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秦始皇最难下嘴。

一是说不得。

二是说不清。

三是说不完。

何谓说不得?

一谈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焚诗书坑术士”,马上有人说:这是为秦始皇翻案!

一说秦始皇“统一文字”未取得完全成功,马上有人说:这是诬陷秦始皇!

无论是引用司马迁在《史记 · 儒林列传》中所说的“焚诗书坑术士”代替通行的“焚书坑儒”,还是从大量出土的秦简多为秦隶得出秦始皇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并未得到广泛流行的结论,两者似乎都不容置喙。只要谈及秦始皇,都必须以流行说法为准,不许说三道四!

何谓说不清?

秦始皇的贡献说不清。一般认为,秦始皇的贡献中最核心的两个字是“统一”。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其实,秦始皇的最大贡献不只是这些。他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帝国制,或曰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并非虚言。他是中国古代史上帝国制度的开创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创帝制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就是一部帝国制度史。邦国制、帝国制、共和制成为中国自古至今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始皇开创的帝国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这么一大贡献能被忽略吗?

政治人物的最高成就是开创一种政治制度。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帝国制的开创者,仅此一条,足以让其不朽。无论是颂扬他,抑或是贬斥他,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都是一个难说再见的人物。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中国史部分只评述了三位皇帝:秦始皇、唐太宗、清康熙。可见我们在传承历史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也少不了秦始皇,而且他在进入历史课本的三位大佬中排“老大”。

为什么他是“老大”?因为他是开创者,一种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长的政治制度的总设计师。秦国至秦始皇时已是超级大国。邦国制早已不复存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已经呼之欲出。秦始皇顺应了历史潮流创立了帝国制。秦帝国短命,十五年玩儿完了,但帝国制却生命力旺盛,一传就是两千多年,至清末才为国人所抛弃。秦始皇的最大贡献之二是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世界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大国的重要性。其实,一部国际关系史就是一部大国博弈的历史。小国很难有资本玩国际游戏。当然,大国也要强,孱弱的大国还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羔羊。但是,弱可以变强,小不可以变大。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再想通过战争吞并他国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虽然还有,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小国随时可能被大国作为牺牲品牺牲掉,20世纪的历史让人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悲剧。秦始皇创建统一的帝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至今仍然能够成为大国的基本框架。这算不算贡献?当然要算,而且是大贡献。何谓说不完?一千年后,两千年后,我们仍然绕不开秦始皇。千年之后仍然能够留名青史者叫千古留名,留下美名者叫千古流芳,留下恶名者叫遗臭千年。秦始皇留的是什么名?恐怕又要见仁见智了。

摘选自王立群读史记丛书

(分册名称:千古一帝秦始皇)

王立群读《史记》

全系列精装典藏版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王立群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王立群读《史记》”全系列图书全新升级,推出精装典藏版。该系列完整囊括“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全部经典作品,包括《千古一帝秦始皇》《西楚霸王项羽》《布衣天子:汉高祖刘邦》《无冕女皇吕后》《文景之治》《汉武大帝》。这套书汇聚了王立群教授五十余载《史记》研读心得,将《史记》从学者的象牙塔搬到大众的书桌上,带你见证从秦皇到汉武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局。王立群教授通过历史文本的仔细甄别,提出很多大胆猜测,从而揭开诸多历史谜团:如秦始皇的生父是谁、鸿门宴刘邦如何脱险、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等。为论证《史记》内容的准确性,书中引用了大量其他史书内容作为补充互证,如《左传》《国语》《战国策》《汉书》等,做到严谨、准确、全面。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