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胡丹萍 姚亦欧

“没想到土地里还藏有‘黄金’。”“这些药用植物居然有这么多功效。”5月5日,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十分热闹,来自武汉市经开区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跟随老师走进药用植物园,深入认识药用植物,学习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精髓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桂春博士介绍,药用植物园以收集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常用药用植物活体标本为重点,引种了乔木和灌木约200种,草本植物约400种,目前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的多种药用植物正在盛花期。桂春带着小学生们漫步药园,鼓励同学们发现药用植物的识别特点,认识药用植物。她更是带着铲子、枝剪等工具,带着学生们去发现藏在土地里的“宝藏”。

走进药园,在一块冒有一些嫩苗的土地上,桂春带学生们挖到了第一个宝藏“姜黄”。只见她顺着嫩苗的周围,用铲子在地上挖,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块姜黄。“同学们看到这个植物根茎是不是和生姜有一些像,但它的颜色是黄色。”桂春说。她又将姜黄切开,只见切开部位的黄色更加明亮。据她介绍,姜黄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在另一处土地上,放眼望去土地上生长着一些矮小的植株。“这里面也藏有宝藏。”桂春介绍,随后她用铲子顺着植株的底部挖下去,不一会儿她便挖出了一种中药植物多花黄精的根茎。被泥土包裹的黄精从外表看来类似姜黄,颜色也为黄色,但其外形呈长条结节状。“它们二者并不是亲戚,黄精的亲戚是百合,在地下是横向生长的。”桂春说。她还带着同学们认真观察了多花黄精的叶子,其叶子为披针状,叶脉则类似一条直线沿着叶片生长。桂春介绍,黄精有滋补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可用来做药膳煲汤等。她还介绍道,黄精喜阴凉,可以在家里小规模种植一些。“这些知识我们家长听着都觉得很有意思,孩子们听了肯定是一样的。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后面我们还要继续多用百校百馆平台,带孩子去更多高校展馆参观。”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二年级一班林书韵同学的妈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当天,跟随桂春的讲解,同学们还认识了金银花、桑树、夏枯草、薄荷、鱼腥草、柽柳(红柳枝)等药用植物。在识别鱼腥草和薄荷时,桂春将它们发给同学们,通过眼观察、手触摸、闻气味、尝味道等系列操作切身体会中草药的差别。“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希望他们不仅是听我说,更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去认识了解中药知识。更希望借此机会在小朋友的心里埋下中医药的种子!”桂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据悉,自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上线“百校百馆”平台以来,该校仅4月以来已接待了三批团队参观,来自武汉市的百余名小学生走进药用植物园,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做好市民朋友参观学习,该校还专门组织了学生志愿者队伍,并进行了讲解培训。

2023年12月20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依托极目新闻建设的“百校百馆”——湖北“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有高校、中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展馆等69个基地入驻“百校百馆”平台,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科普基地、教育基地等各类展馆上百个,其中许多展馆为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点击“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百校百馆”;或在对话框私信回复“百校百馆”即可预约参观。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