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历史当中,不仅有着武将的对决,同时还有谋臣的博弈。如果说在三国的前半段都是在争地盘,那么三国的后半部分出现的两个人物,就不得不好好说一下,两人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对冤家的博弈过程,也为三国的历史岁月增添了不少的光彩。诸葛亮是司马懿的一生之敌,几乎次次交手都会被对方算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懿遇事决断果敢,生活上不拘小节,拥有过人的谋略和才能。如果两个人要是在同一阵营的话估计就会惺惺相惜,作为对手两个人旗鼓相当且又太过了解,而且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反而更悲伤。

最著名的空城计,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很少有占下风的时候,当时的司马懿手握十五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诸葛亮淹死。司马懿如果真的害怕城内有埋伏的话,完全可以派几千军马进城一探虚实。即便是城内有大军埋伏,几千军马的损失对于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来说也微乎其微,司马懿照样可以与蜀军正面对决。而如果城内没有大军,几千军马擒住诸葛亮也如同探囊取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司马懿还可以直接命令弓箭手向着城楼上的诸葛亮射箭,诸葛亮也势必会死于乱箭之下,而才智过人的司马懿却毫无作为,只是“惊恐撤军”。司马懿此举只有一个解释:司马懿内心并不害怕蜀军埋伏,他只是不想杀诸葛亮而已。

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在魏国朝堂之上,司马懿威信极高,文武百官都对司马懿十分尊重。曹操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够镇压得住司马懿。于是,曹操在临终之前嘱咐自己的子孙们:司马懿可以重用,但一定要提防。曹丕对司马懿有知遇之恩,司马懿知恩图报,对曹丕忠心耿耿,然而好景不长,曹丕在位没几年就死了,司马懿彻底没了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叡即位之后,谨遵祖父的临终遗言,极力排挤司马懿,将司马懿在朝堂上的权力架空。之后,诸葛亮的离间之计再次让曹叡对司马懿的不满达到了极致,直接让将司马懿逐出魏国朝堂,赋闲在家。当时司马懿的处境就是暂获皇帝信任,被皇帝当枪使。

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与城中的诸葛亮一样,地位岌岌可危。司马懿意识到,如果此时杀掉诸葛亮,大胜而归,回到魏国,兵权被回收,等待他的仍旧是曹叡的排挤,甚至是杀身之祸。想要在魏国真正翻身,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让曹叡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假装害怕,选择撤军,装模作样仰天长叹自己不如诸葛亮。为了抵消皇帝的疑虑,甚至还派出了一支军队去送死。

空城计两个人一个保命一个保权,谁也没输,在众人眼皮底下演戏,还没彩排没通知,只能说默契足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诸葛亮不停地北伐,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司马懿抓住了这点,继续坚守不出。诸葛亮为了能早日击败司马懿,为蜀汉拿下长安等地,送给了司马懿一套女性的衣服,想以此来羞辱司马懿,让司马懿被愤怒冲昏头脑,前来和蜀军决战。

司马懿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后,虽然表面上很气愤,但实际上,他已经猜出了七八,他问使臣诸葛亮的饮食、睡眠,以及工作情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连罚二十军棍之事都要过问,一天只吃数升饭时,对将士说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这更坚定了司马懿不出战的想法。使臣回来后,将司马懿的话报告给了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不会出战了。但是身体每况愈下,他已经没有机会击败司马懿,匡扶汉室了,再没有人有能力击败司马懿,灭掉曹魏了。死前诸葛亮都在为了蜀汉和司马懿斗争,但是终究熬不过司马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诸葛亮时候,姜维用假诸葛吓跑司马懿,司马懿在追歼姜维途中,遇到姜维掉头进攻,反而后撤,并不是害怕诸葛亮,而是不想消灭蜀汉军队。司马懿不想趁机消灭蜀汉军队,不是同情蜀汉,也不是宽恕蜀汉,而是为了他司马懿自己,留着蜀汉牵制曹魏,以图自保。

司马懿预测,一旦曹魏消灭蜀汉。曹魏在外部没有了威胁,就会对内部动刀子。司马懿很高明,先是追击,后遇到姜维的掉头进攻而撤退。没有给曹魏皇帝留下任何把柄。诸葛亮在死后还间接的救了司马懿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死后,最担心的就是司马懿,难过的是最了解自己的对手没了,另一方面是曹魏集团,在抵挡不住诸葛亮的时候就对司马懿委以重任,没有危险的时候就束之高阁。所以司马懿的处境一直都是随着诸葛亮变化的,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灭掉了蜀国那他自己命也没了。所以有诸葛亮,司马懿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