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里,雪是圣洁的,它晶莹飘落于人间,所到之处白雪皑皑。但这一片片鹅毛般的雪,却埋葬了多少哀伤、相思和苦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诗圣杜甫眼中,雪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下,是对沧海桑田的咏叹;在唐代诗人刘长卿眼中,雪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冬夜里雪化身愁景,是对人生艰难的喟叹;在边塞诗人岑参眼中,雪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雪中送别挚友,雪化身世间最动人的友谊之花,一夜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首首写雪的经典,将我们带入一个个纯净的世界,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场元代的雪,却似乎来得并不对作者胃口,没有惊喜反而多了风趣幽默。这首元曲名叫《蟾宫曲·雪》,出自元代著名文人薛昂夫,薛昂夫的曲多学马致远,但却有着与马致远没有的通熟易懂。这首曲中的雪,大概是文坛最让人纠结的一场雪了,开篇6个字就惊艳,句句绝美却让选择困难症患者很受伤。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蟾宫曲·雪》
元.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首句的一个比喻,就相当惊艳了。这雪如碧玉琼瑶般晶莹透亮,似天上的仙子洒向人间之物。“点点扬花”将雪比作杨花,“片片鹅毛”形容雪下得大,下得密。这句中作者信手拈来,将雪之美,雪之大写得跃然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句则是大雪中自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访戴归来”是用典,当年东晋名王徽之想起了远方的好友戴安道,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风雪夜他乘舟去看对方,但是到了对方家门口,却过而不入,他的解释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寻梅懒去”再次用典,孟浩然隐居期间经常冒着大雪,骑着毛驴踏雪寻梅,他自己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而“独钓无聊”毫无疑问写的是柳宗元,在《江雪》中柳宗元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极美的千古名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三位先贤名士在雪中之行,作者的点评可谓令人啼笑皆非。访戴终究还是要归来的,叫我踏雪寻梅我懒得去,让我去独钓寒江雪也太无聊了吧!于是作者有了第三句的一问,问读者我是在炉暖中吃着羊肉串好,还是骑着毛驴在野外溪边的桥上挨饿受冻好呢?作者将这两个选择升华,一个是清高,一个是粗豪。毫无疑问孟浩然等先贤是真雅士之风,而躲在暖阁中的假文人却是粗俗不堪的假豪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曲连用三个典故,将名士与自己对比,语言风趣幽默,实力诠释了什么是真清高,什么是假豪情。不过最后一问也让不少选择困难症犯了难,又想要暖阁羊肉串又想骑驴寻梅,该怎么实现呢?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