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广东商会秉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初心,投资建设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我们希望从拓展市场渠道、提升研发能力、推行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智慧园区孪生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五个方面,推进电镀企业转型升级,形成环保电镀产业生态圈。

——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总经理陈云才

位于金清镇的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155亩,总投资7.5亿元,是全省电镀行业唯一一家五星级小微企业园。目前,园区已有55家电镀企业入驻,共有122条电镀生产线,全年总产值超1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质”

规上企业从0家到10家

早在建设之初

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

就制定了企业入园标准

工艺新、效益高、污染低

台州焓鼎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专业从事镀铬的企业,主要生产水泵轴,产品单一且质量不稳定。搬入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后,该公司决定转换赛道,将主营业务改为化学镀镍,并将手动生产线升级为自动生产线,推动产品加工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转型,资金是绕不开的坎儿。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得知台州焓鼎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的发展困境后,主动对接多家银行,帮其成功融资100万元。

有困难,找园区。

台州焓鼎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唯愿说,产品质量提升后,市场拓展到了山东、安徽等地,公司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计划今年再增加一条生产线。

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

组建120人的运营团队

设立品牌孵化、营销拓展、技术研发等平台

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园后,少了很多烦心事。

台州市翰达镀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兵说,环评审批、消防验收这些事都由园区管,企业只管专心做业务就行。

削减“大路货”,转型“高精尖”。台州市翰达镀业有限公司以入园为契机,投入1500万元将半自动产线升级为全自动产线,同时淘汰了一批附加值低的产品,主营中高端产品。

如今,该公司和星星冷链、雅迪等5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产值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30%,成功“升规”。

在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的培育下

园区规上企业从0家发展至10家

电镀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逐“绿”

数字赋能绿色生产

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含有铬、铜、镍等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剧毒物质和大量有机污染物,水质复杂且不易控制,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为此,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投入1.75亿元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日污水处理量7000吨的架空式污水处理中心,实现园区电镀企业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排放。

“污水站主要采用立体化结构设计,运行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为入园企业降低‘三废’处理成本4%。”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副总经理马亮介绍,园区各车间废水从生产线管道排入对应的车间收集池,然后自流至污水处理中心进行逐级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才会排入市政管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设立楼长,采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正确履行安全、环保义务,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走进该园区其中一家电镀企业,生产车间干净整洁,墙上张贴着的二维码,十分显眼。“在日常巡查时,我们会扫码录入企业存在的问题,相关信息会实时同步到系统里。”

马亮口中的系统是

智能电镀园区孪生中心

打开该系统,碳排放削减量、废水处理量、废气处理量等信息一目了然,每家企业被赋予绿、黄、橙、红等“安全肤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色是安全生产的最高等级,红色是安全生产的最低等级。依靠智能电镀园区孪生中心,我们形成了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

——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副总经理张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级“无废园区”

省级减污降碳标杆园区

第一批浙江省星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之恩环保(电镀)产业园

正在努力助推电镀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望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沈雨露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年产值10亿!规上企业从0家到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