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中国数学水平尚不及美国194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综合凤凰网和星岛日报网星期二(5月7日)报道,丘成桐4月30日做客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演讲。

丘成桐说,中国要在科技上成为强国,就须掌握基础科学,而数学是物理学和一切工程理论的基础,但目前中国数学界对中国数学水平处在世界上什么位置并没有搞清楚。

他说,任何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数学成就必须名列前茅,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有很高水平,中国数学还没有到达这个成就。

丘成桐直指,中国数学的水平尚不及美国上世纪40年代。

数学

他指出,中国评估奖项和晋升大部分意见由国内同行决定,而重要学者年纪偏大,往往因循守旧。在此背景下,年轻学者会继续因循守旧,逐渐和世界前沿发展脱轨。

丘成桐又批评,中国诱导学者做学问的方法太过注重物质奖励,没有照顾到学问本身的成就。年轻人不敢去做最前沿的学问,因为部分评委不懂这些前沿学问,也怀抱私心,他们恐怕前沿学问在中国流行以后,自己没有一席之地。

他在演讲中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出生于广东汕头,祖籍梅州蕉岭,美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成桐

丘成桐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本科三年获得学士学位;1969年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助理教授;1974年加入斯坦福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1979年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82年获得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1984年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1987年加入哈佛大学,历任数学系教授、Higgins数学讲座教授、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数学讲座教授;1994年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97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3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08年—2012年担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2009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2010年获得沃尔夫数学奖;2013年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2014年担任哈佛大学数学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2020年担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2021年担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2022年担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2023年获得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丘成桐的研究范畴包括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和广义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