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哈马斯竟然也不想打了。其实,这并不意外,大家心里其实应该都清楚,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5月4日,巴方传出消息,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协议,将很快公布。并且,美方对他们做出了重要保证。此外,他们还称,本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一阶段是要释放一部分人,并要求以色列从加沙部分地区撤退。二阶段是释放全部人,并继续和平。三阶段是交换阵亡的遗体。

那么,哈马斯为何突然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难道它怂了吗?还是说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其实,看待这些事情,我们不应该用“怂与不怂”来描述,而是利益的妥协。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为他们鼓掌,认为他们敢于反抗以色列,是英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这种勇气值得称赞。而且我认为,当时那种情况,他们只能这么做。我们与他们的情况不同,所以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巴勒斯坦是一个弱国,而以色列对于它来说,又比较强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如果不做出反抗,内塔尼亚胡就会得寸进尺,所以他们才行动起来。不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自己也认清现实了,那就是说:他们不是以方的对手,再做抵抗的话,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而且,如果现在不做出妥协,内塔尼亚胡真有可能要消灭他们,这是他们不敢想象的结果。而现在妥协的话,不仅可以保存自身,还可以换取一些谈判条件,为自己争一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说,这是妥协的结果,而不是怂与不怂。而且,妥协也不是不好,这是一种智慧,大家从很多事里面都能看到妥协的影子。

上面我从比较宏观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了一下原因,下面我们再看看具体的原因。

就在不久之前,内塔尼亚胡和伊朗达成了平衡以后,他就抽出身来与哈马斯纠缠了。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内塔尼亚胡马上就集结在了拉法地区,数百辆坦克,摆出一副誓不罢休的态势。

这可不是演戏的,内塔尼亚胡这个人,从上一次伊以摩擦中,大家就能看出来,他可不是个善茬。如果他们还不做出让步的话,这些坦克可能就要冲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哈马斯的这个决定,是比较明智的。

如果不这样做,那成千上万的加沙民众,该怎么办?内塔尼亚胡的作风大家不是不知道,他们更加清楚,他在加沙的所作所为,真的令人发指。

可是,尽管这样,谁能约束他呢?除了美国,还有谁能约束他呢?

而恰恰此时,美方由于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它反而更希望展现出它管控这些事情的能力。

这么做是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展现给他们的xuan民看的。跟此前伊以摩擦之时,美方着急灭火的态度一样,这一次也还是为了这一目的。

所以,它才急匆匆的要推动这件事情的完成,甚至还向巴方做出保证:以方会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它的这种保证,有没有用呢?从短期来看,是有用的,否则它不会答应,而且还对外公布,它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他们的能力和“信力”,如果这时候反悔,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是。如果从长期来看的话,还是不太可能。因为巴方和以方的这种矛盾没有消失,只是短暂的被人为的按下去而已。

经过短暂的冷静以后,又会不断的膨胀,并且蓄势待发,时机一成熟,就会开启新的一轮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事情,难道发生的还少吗?

从美方不让巴方进入联合国就能看出来,它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要帮助它,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到时机成熟,才不会管现在签订的什么协议。

但是不管怎么讲,因为巴方的弱,以方的强,双方之间又有矛盾,所以他们的摩擦,不会一直停止下去。而且,如果巴方不找到发展自己的办法,那么它应该会是吃亏的那一个,这是我们不愿承认,但又是现实的事。

话到结尾,还是给巴方点个赞吧,能冷静下来,不因为冲动,让民众遭殃,就是值得点赞的。此外,也希望这种平静能够持续得久一点,不要前脚刚说好,后面马上又反悔,那可就让人不知道说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哈马斯的缓兵之计,等到缓过气来,还会继续它的行动。那么,你认为,这究竟是美方的拖延之计,还是哈马斯的缓兵之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