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自从进入市场以来,以其寿命长、比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低温使用存在容量低、衰减严重、循环倍率性能差、析锂现象明显、脱嵌锂不平衡等问题。然而,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低劣带来的制约愈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报道,在-20℃时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只有室温时的31.5%左右。传统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在-20~+55℃之间。但是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动车等领域,要求电池能在-40℃正常工作。因此,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质具有重大意义。

一、制约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因素

1、电解液导电性下降

电解液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离子的传导和能量的传递。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的粘度增加,流动性降低,导致离子传导速率减慢,从而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2、正负极材料性能下降

正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储能核心。在低温条件下,正负极材料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缓,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容量降低。

3、SEI膜稳定性降低

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是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一层保护膜,能够防止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电池的自放电。然而,在低温环境下,SEI膜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导致电池内阻增大,影响电池的低温性能。

二、对于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因素的探讨

1、材料改进

为了提升锂电池的低温性能,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正负极材料。通过优化材料的晶体结构、提高活性物质的比例,可以提高材料的反应活性,从而改善锂电池的低温性能。

2、电解液优化

针对电解液在低温下导电性下降的问题,研究者们通过添加特殊添加剂、调整电解液的成分比例等方式,改善电解液的低温性能。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电解液的粘度,提高离子传导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低温容量。

3、电池结构设计

电池的结构设计也对低温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优化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增加热隔离层、改善散热性能等,可以减少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热量损失,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

三、其他可能导致锂电池容量降低的因素

除了上述制约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锂电池容量在冬季降低。例如,电池老化、电池充放电次数过多、使用环境湿度过高等,都可能对锂电池的容量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1、使用不当也是导致锂电池容量降低

例如,长时间将电池暴露在低温环境中、频繁进行深度放电等,都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害。

2、锂电池的低温性能是制约其广泛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制约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提升锂电池的低温性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使用环境。同时,用户在使用锂电池时,也应注意避免不当使用,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锂电池的低温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深圳市鑫达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拥有多名领先行业水平的专业锂电设备研发工程师,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电池保护板测试仪、锂电池充放电老化柜、锂电池成品/半成品电池综合测试设备等一系列锂电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