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渡过长江后,白崇禧放弃武汉,经湖南省向广西撤退。

为切断白崇禧军队的退路并将其歼灭在湖南省内,林彪此时确定在长沙、衡阳地区发起一个被叫作“新的百团大战”的战役。

因此,林彪电令第四兵团迅速渡过赣江,经宜春地区,进入湖南省醴陵、衡阳、株州一线,与白崇禧部队主力决战,并指定了开进路线:

命第四兵团的三个军为第一梯队,第十八军作为兵团的第二梯队,沿浙赣铁路以南;

第四野战军的第十五兵团作为右翼,沿浙赣铁路以北,向湖南省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战役命令下达时,四兵团司令员陈赓不在家,由郭天民副司令员召集各军长开作战会议进行研究。各军长思想上都不大同意这种打法。

因为根据当时第四兵团态势(第十五兵团到南昌后,陈赓兵团已进至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地区),实施林彪计划,是向西方运动,只能侧击白崇禧部队的尾巴。

大热天,白跑路,不仅搞不出名堂,对下一步围歼白崇禧部队还将造成更大的困难,觉得实在是多此一举,徒劳无益。

但是由于林彪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大家不好明说,都沉默不语。

这使郭天民很为难,几位军长都不表态,这个仗怎么打?于是说司令员很快回来了,由他决定吧。你们回去先做好行动前的准备工作。

陈赓不在兵团部但已经知道了这个战役计划,深感不安,他才返回到后方司令部,就急着打电话给郭天民,表示不同意部队去他的老家湖南省。

陈赓还要郭天民正式向林彪提出建议:部队南下,迂回广东。

但林彪听不进去,不同意更改计划。这使陈赓感到很为难。

经过几天思考,并组织兵团党委讨论后,陈赓于22日和郭天民、刘志坚联名打电报给中央军委并报林彪和刘伯承、邓小平,说:

我们完全同意军委的进军命令……但我们考虑:

甲,目前正值酷暑,如马上行动,则极为困难。我们不久前到吉安地区,即发生热病七千多人,马病百余匹。如勉强酷暑行军,将发生严重减员。

乙,即将开始的行动,距离较远,并进入山地行军作战,部队思想与物质均须必要的准备。

我们部队渡江以来,体重普遍减轻(有的减轻四五斤至十余斤),在进入长途山地行军作战之前,须尽力争取休息一下,并要在全军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野补给我们的东西,现都尚在途中,须争取补到部队,否则部队越走越远,东西丢在后面用不上,部队亦无法行军作战。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提议出发时间推到三伏以后……

关于作战问题,也作了陈述:根据过去同白崇禧部队作战的实践证明,此人十分狡诈,正面进攻不能歼灭他的部队,必须取大迂回、大包围方式。

而这次的侧击行动,根本不是迂回,也构不成对敌人的包围。我们如此大的部队行动,敌人容易发觉,会很快地向两广退缩,造成下一仗的困难。

故建议:充分利用我兵团之有利态势,继续向南推进,作大迂回运动,占领广州,堵截白崇禧部队向广东省的逃路。

同时也表示:部队正在待命,准备执行第四野战军的作战计划。

陈赓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是在和黄埔军校老同学作战,除一期的胡宗南、黄维等之外,那些晚他几期的同学就更多了。

在打过长江之后,凡是领兵和他在战场上较量的同学都失败了,不足挂齿。

但是又从背后走出一位林彪同学来,并且是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和他进行新的较量,自然这比在战场上和用真枪实弹的同学们的较量要困难得多。

但是为了党的利益,他又不能不进行这种较量。林彪虽然指挥了赫赫有名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但不熟悉在江南水网地区作战,没有和自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交过手。

同时他又不能像刘伯承、陈毅在淮海战役中那样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促使陈赓更加信赖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他们的指示和命令。

而林彪呢?他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统帅,不等中央军委回电,也不征求刘伯承、邓小平的意见,重申前令:“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立即执行!”

其实陈赓既不是对他摆老资格,也不是故意和他唱对台戏,是基于自己对打过长江后的战略考虑。

白崇禧的溃败已成定局,而是怎样才能避免它不会率兵逃到沿海岛屿去,造成以后的困难。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没有理会林彪抢先发的电报,给陈赓复电说:第四兵团与第四野战军笫十五兵团(两个军)由陈赓指挥,9月份,经赣州进军广东省。

占领广州后,第十五兵团留粵,经营该省。第四兵团深入广西省寻歼白崇禧之南路军,再进入云南,经营云南省。

陈赓接到电报非常高兴,于24日去南昌市,同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会晤,商讨并肩入粤问题。

陈赓顺便问邓华:“你对那个打法怎么看?”

邓华苦笑了一下回答:“现在我们部队实际上不能作战,非战斗减员特别严重,每天几千人几千人生病,拉肚子、打摆子、发高烧。”

“你们为什么不报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总这个人,你还不了解?他决定了的事情,别人提意见他能听吗?报告也没用。”

不过邓华想不到,陈赓的报告就起了作用,真“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在老虎嘴上拔了毛。”

陈赓回到吉安后,决定先拿下赣州作为进军广东省的出发地。遂将已渡过赣江的部队撤回,深入开展“人马健康”活动。

并根据第二野战军党委的决定,开展在胜利形势下的反骄傲运动,为进军作好体力、物质和思想准备。

“人马健康”运动是陈赓亲自倡导下搞起来的。他反复强调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他和大家说,“当年曹操带领八十三万人马已进到长江上的赤壁,由于长途跋涉,水土不服、病疫流行而遭到失败。”

“大革命时军阀吴佩孚的失败,固然有他政治上的多种原因,但带着北方兵到南方来,因水土不服失去战斗力,不能不说也是失败的一个原因。”

由于他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领导对这一工作都很重视,把它定为部队的中心任务之一,号召大家都来对“人马健康”活动作贡献,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工作。

不仅医生、护士积极行动,连中草药也都用上了,而且伙食和管理工作也得到改善,从而使发病率大大降低,战士体力明显的得到恢复和加强,军马服役能力也提高了。

第四兵团领导机关9月4日进驻赣州,当时叶剑英和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方方等人,以及第十五兵团兵团部也都到了那里。

9月7日陈赓协助叶剑英召开了进军广州的作战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研究向广州进军的计划和部署。

会议结束,陈赓亲自起草向中央军委的报告,请叶剑英审批。叶剑英看后说:“写得很好,没有意见,就是把电文后的署名勾了一下,把叶陈改为陈叶。”

陈赓急忙说广不行不行!我的名字怎么能放在参座前面?”

“这是作战问题,不是别的问题。”叶剑英坚持说,“中央叫你指挥作战,你的名字当然要放在前面了,不然就你一人署名好了。”

陈赓取回电报稿,又将署名勾回来,才送到机要处去。

9月下旬,第四兵团开始向广东省的曲江前进。为了巩固“人马健康”运动的成果,使部队逐渐适应在南方的行军作战,陈赓亲自制定了行军节奏:

开始时进行适应性行军,每天四五十里,而且主要是利用晩上天气凉爽时走路。

打前站的人事先在沿途烧好开水,还设有宣传鼓动棚,鼓锣打鼓、唱歌、呼口号、说快板,使部队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距曲江还有两日行程时,即采取星夜兼程前进,奔袭包围之。

曲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领了它就切断了粤汉铁路线,也就切断了白崇禧集团和广东省余汉谋集团之间的联系,堵住了白崇禧南逃广州的退路,使余汉谋集团处于孤立境地。

陈赓指挥翻越江西省和广东省交界处的以梅花闻名的大庾岭,迅速夺取了广东省的南雄、始兴等县城。

广州的余汉谋大为震惊,急忙将部队集结在英德县地区,破坏交通,阻击人民解放军,保卫广州,而仅留一个军在曲江。

陈赓指挥部队加快速度向曲江前进,余汉谋的那个军害怕被歼,弃城南逃,曲江遂告解放。

由于进军速度快,敌人虽然在重要桥梁及铁路设施上安放了炸药,大都来不及引爆。

曲江解放,广东省门户洞开,部队像潮水似的,沿着所有通往广州的道路奋勇追击逃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汉谋

余汉谋急迫间想在广州外围部署防线,但部署尚未完成,清远、英德等县即被陈赓部队占领,广州外围无险可守了。

这时,林彪接连来了几个电报,叫第四兵团主力停止前进,休整一段时间后即由曲江、英德地区直向西进,进入广西,以协同第四野战军于湘、桂地区解决白崇禧集团。

中央军委于10月10日复电说:“同意(林彪)这个建议,陈赓兵团即由曲江、英德之线直插广西的桂林、柳州,断敌后路,协同四野聚歼白军。”

陈赓根据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和当前战况,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林彪关于把白崇禧集团歼灭在湘、桂边境、不使其退入广西省老巢的想法是对的。

但在这时命令第四兵团不进攻广州,转往桂林、柳州地区堵击白崇禧集团的考虑欠妥。

因为第四兵团与桂林、柳州直线距离为一千三百余里,以时间计算,不如就近调派第四野战军部队迅速得多。

第四兵团各部正沿粤汉铁路兼程追赶逃敌,每日以一百三十里的行程前进,广州指日可下。夺取广州,不仅在军事上,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大意义。

此刻广州敌人增加了一个兵团,如果第四兵团来个急刹车,仅靠第十五兵团两个军进攻广州,势必迁延时日。

同时,第四兵团此刻去广西,仍须集结部队,重新进行动员及筹措新行动的后勤所需,结果会造成“尖担两头脱”的局面:这边广州不能迅速解放,那边路远也赶不上……

问题是,这次中央军委同意了林彪的意见。一个前线的战役指挥员,自己有了与中央军委不相一致的想法,如果向上提出,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

但是陈赓和兵团党委研究后,还是决心提意见。于是由他亲自起草,于10月10日当日发出致林彪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说:

“第四兵团如立刻向桂林、柳州前进,实际上仍须集结部队,重新动员;则一方面路远赶不上,另一方面广州不能得到迅速解放,有两头失落的顾虑。”

最后说:“也许这是偏重局部的看法,你们从全局考虑认为必要,我们将坚决执行。”

中央军委立即复电:同意陈赓意见,决定第四兵团仍照原任务执行。陈赓马上电令各军督促部队继续向广州急进。

广州敌人不敢抵抗,于13日炸毁市内的海珠大桥弃城逃跑。

14日,秦基伟军长报告,他的第四十五师先头部队接近广州市郊,查明广州守敌又逃窜。

陈赓、郭天民、刘志坚研究决定:部队不进广州城。

陈赓亲自打电话给秦军长说,我们决定部队不进广州,命令四十五师急行军直插佛山市,如发现广州逃敌就坚决截住;如果逃敌已越过佛山市,四十五师就继续追击。

秦军长回答:“我们坚决执行!”

陈赓对他的答复很赞赏,放下耳机说:“哈,我原以为不让他们进广州城,他们会有意见哩,殊不知他的全局观念强,看到追击敌人比进广州空城图个虚名,意义大得多。”

秦基伟

陈赓判断:敌人不会从珠江口乘船逃跑,因为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船。

陆上的逃路有两条,一是沿海岸线向雷州半岛逃窜,控制雷州半岛,策应白崇禧集团由雷州半岛逃往海南岛。所以他命令第四十五师直插佛山市。

另一条是向广西逃窜,所以陈赓立即和第十四军军长李成芳通话,命令他们“兼程前进,迅速占领广州西边的三水、四会等县城,防止广州之敌逃往广西,行动越快越好。

李军长回答也很干脆:“坚决照办!”

接着陈赓又和第十三军周军长通话,简单介绍了秦、李二军的行动计划,要求他们沿北江南下,进军高要地区。他的答复也是坚决执行

郭天民听了三位军长的回答之后,高兴地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听话的部队,这么听指挥的军长,都是二话不说的。”

周希汉

“有的部队就是不让进广州这条,也得扯半天皮。我们这个部队太好了,说明司令员威信高。”

陈赓说:“不。是因为他们几个都懂得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有了这一条,我们说话他们就容易接受了。”

正在陈赓兴高采烈地指挥部队奋勇追击逃敌时,10月15日,林彪又打来电报,内容是:

如你们追不上敌人,则望停止追击。关于广西作战,须待整个的部署与配合,然后再统一行动。

这相当于又一次叫高速追击蒋军的第四兵团踩急刹车。

林彪的电报都是同时发到各军的。陈赓认为,这时如果对南逃的敌人停止追击,就会放跑敌人。

如果他们逃到海南岛去,将会增加我军解放该岛的困难。这样做,既不符合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也违背中央军委指示精神。

林彪不相信陈赓能追上敌人,陈赓则认为应该追上敌人,也能追上敌人。

所以,他不理会林彪的电报,给部队下了继续追击敌人的命令。

10月16日,第十四军追歼敌第三十九军,迫使第一O三师四千余人起义。

17日凌晨,李军长报告:“据起义的师长提供的情报,广州逃敌是向海边的阳江县逃窜。”

此前,兵团监听室也听到敌人是向那一带逃跑,想经过阳江县到雷州半岛去。

摸清了敌人逃跑方向后,陈赓立即决定:由李军长统一指挥在前面的第十四军和十五军、十三军的一个师,星夜兼程向阳江县地区合围逃敌,不准他们去雷州半岛。

10月17日夜10时,陈赓收到毛泽东电报:“广州逃敌不是向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岛。第四兵团应乘胜追击……”

接着,叶剑英报中央军委并转发第四野战军及陈赓的电报也来了,建议陈赓兵团向南追击敌人。

陈赓看了电报激动地说:“毛主席英明,叶参座正确,今后我们追击敌人合法了。”

参谋们议论说:“中央军委、毛主席、华南军区、叶参谋长和陈司令员都主张追歼逃敌,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唯有林彪是蛤蟆长毛——特别!”

第十四军由三水向阳江县前进途中,又乘了一天船,这次在船上架设的报话机很顺利,和兵团联络畅通。

陈赓发现第四十五师前进速度较慢,就通过报话机找崔师长讲话问原因。

崔建功

“王先生(陈赓代号王先生),我们不是不想快走,因为带的东西太多,走不快。”

“快把东西扔掉!加速前进!”

“请王先生等等,我向你汇报。”崔师长对密语不熟,査了一阵才说:我们捉了六千俘虏,带着他们走不快。”

陈赓笑了:“用小部队押送他们,主力部队快去追击敌人!”

23日,解放军主力对阳江地区之敌形成了东、西、北三面包围,25日,14军40师第120团赶到,完成了南面的包围。

经过激战,于26日12时全部结束战斗,全歼逃敌六个军的残部近五万之众。

阳江战役,是一次很重要的战役。当时敌人是两个兵团,如果他们控制了雷州半岛,控制了湛江港口,和白崇禧集团拉上了手,或是逃到了海南岛,将是很麻烦的事。

这次战役所以能取得胜利,主要由于陈赓连续进行了三次机动指挥:

一是发现广州敌人弃城逃跑,决定部队不进城,全力追击逃敌。如果贪图攻占广州的虚名,叫部队去广州绕一圈再去追击敌人,这一仗就打不成了。

二是林彪来电不让追击,陈赓未予理睬,命各军继续追击。

三是得知敌向阳江方向逃窜,即决定由李军长指挥六个师围歼之。

由于情况紧急,都是他在未经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决定的,他心中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直到10月25日在阳江包围了敌人,他心上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26日全歼了敌人之后,他兴致勃勃地领着参谋人员在曲江街上转了一圈,给大家讲有关韶关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讲了大革命时期几次攻打韶关的历史故事。

陈赓还带大家在一家小饭铺吃了面条,并亲自下厨房做了一盘鱼给大家吃。

当然,陈赓拒绝了林彪的“不准追击”的命令,如果部队没有追上敌人,陈赓还是难以下台的。现在争气的部队追到了并歼灭了敌人,陈赓自然可以轻松地做盘鱼吃吃了。

至于为什么林彪不让第四兵团追歼逃敌?至今是个谜。

据笔者分析,认为林彪主要还是有些谨慎过头,他认为任何战斗都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具体到这次战役来看,广州逃敌有2个兵团部和6个军,兵力为5万多人,而陈赓兵团有3个军近7万人,兵力对比1:1。

林彪认为,光靠陈赓是很难把这5万敌人歼灭的,还不如先放弃广东之敌,让陈赓去广西堵截白崇禧集团。

更关键的是,林彪当时眼睛老在看着他面前的白崇禧部队,认为歼灭他是当时华南战场上的主要问题。

但是白崇禧很狡猾,林彪一时半时抓不住它,并且还吃过小亏。

由于第四兵团处于左翼突前的位置,总想调它去协助歼灭白崇禧部队。没有立足于全局的战略眼光,不了解白崇禧的问题必须在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中才能解决。

10月27日,阳江战役结束的第二天,陈赓率兵团部乘火车向广州前进。

乘火车走,当时很多人不同意,特别是负责城市军管的同志更是不赞成。因为沿路各车站的职工大多跑散,英德铁桥被炸毁,火车直接开不过去,感到铁路行车不安全。

但陈赓的着眼点是指挥不能间断。当时,部队向南追击逃敌时,兵团部一直在曲江未动,就是因为不能间断指挥。

这次向广州移动,不能在路上拖得太久,靠别的交通工具太慢,只有乘火车快些。

四兵团首长和家属合影

由于英德铁桥被破坏,陈赓是先乘火车到桥前,再由广州派火车到桥那面来接。

一路上,由侦察部队和铁路工人坐压道车在前面探路、搬道岔,车上还备有高射武器防空。

到了广州,司令部住处什么家具也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把椅子,请陈赓坐下。他挥了下手说她算了,快把地图铺在地上吧,指挥作战要紧。

之所以要把地图铺在地下,是因为墙壁很漂亮,陈赓怕在墙上钉地图,会把墙弄坏。

他爬在地板上看地图,在兵团历史上还是初次。

不久,叶剑英来看望陈赓,同来的还有邓华、赖传珠、方方、林平等人。当时邓华负责广州市的警备工作。

陈赓热情地同来宾寒暄:“这里只有一把椅子,只好请叶參座坐,诸位只能站着了。”

叶剑英一看屋里的情景就问:"咦?你们参谋怎么蹲在地上打电话?趴着标地图呢?”

"我们来了之后,”陈赓笑着双手一摊,“屋里的东西都被搬走了,什么也没有,只得这样。”

叶剑英没说话,转身进了陈赓的住房,一看连床也没有,睡地铺。又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样也好。”陈赓笑道;保持战争年代的传统作风嘛!”

叶剑英生气了:“这个地方是留给陈赓同志他们住的,怎么屋里的东西全没有了?你们必须立即将取走的东西全部拿回来,少一件也不行!”

陈赓笑着摆手:“算了吧,我们是临时住几天就走了,只要能指挥打仗就行了。家具有没有无所谓。”

此时,第十三军已进抵廉江县,第十四军攻占了湛江港,已经完全封锁了雷州半岛的入口。

陈赓放心了,请各军首长来广州那间小屋子里开会,总结前一段歼灭余汉谋集团的作战,研究和部署下一步歼灭白崇禧集团的问题:

确定部队在廉江、信宜县一线布防,挡住白崇禧部队进入雷州半岛的作战预案。

陈赓还利用会议间隙请各军领导人观光了广州市容。

11月11日,广州市人民欢庆解放,举行了二十万人的大游行,陈赓随叶剑英一起检阅了部队。

当天晩上叶剑英还举行祝捷宴会,宴请陈赓和第四兵团在穗的团以上干部。

会上叶剑英高度评价陈赓的指挥才能,表扬第四兵团是英勇坚强、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部队。

从江西省出发,冒着狂风暴雨、翻越高山峻岭,日夜兼程,以一百里至一百五十里的日进速度,追击两千里,终于将广东敌军歼灭在祖国南疆。

还说:“广州城市这么大,物资这么多,原来上级有命令叫你们进城,你们发现敌人跑了,就不进城去追击逃敌,没有很高觉悟是做不到的。”

11月7日,第四野战军主力由湖南向广西省进发。陈赓就决定离开广州,到前方指挥作战。

参谋人员建议”反正有线电话无法架设,用无线电话指挥,在哪里都一样,不一定要移动指挥所。”

陈赓说,叶参座可以在广州坐镇指挥,我不能,我身份不够,必须靠近部队。”

11月中旬司令部乘船到了开平县以西的赤坎镇,按计划在这里只停几天就去茂名县,可是林彪的超越指挥又来了,陈赓在赤坎镇无法走脱,一直到粤、桂边战役结束。

当时,白崇禧集团还有五个兵团,加上广东省逃去的残敌,共约十七万人。

它企图逃跑的道路有两条:一是西入云南省和贵州省;一是南逃海外。11月15日,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解放贵州省会贵阳市,白崇禧感到西去的计划难以实现。

白崇禧认为解放军南路兵力不强,故决定发动“南线攻势”,控制广东省西南滨海地区,打开逃向海南岛和国外的道路。

白崇禧在其动员令中说,“此次南路攻击,乃我生死存亡之关键,胜则大量美援立即可获,败则涂地……”

为此,白崇禧命令其主力张淦兵团,向广西省的博白、陆川、玉林等县秘密集结,准备夺取雷州半岛。

同时命令其鲁道源兵团的一个军于岑溪县以东佯动,以掩护张俭兵团的南线攻势。

当时毛泽东给第四兵团的任务是:“着重切断白军退往越南的道路,应尽一切可能不使白军退往越南。”这就是叫陈赓沿着祖国南疆兜击白崇禧。

但林彪被敌鲁道源兵团的佯攻所迷惑,又怕他的第十五兵团吃亏,慌忙下令调第四兵团北上歼灭鲁道源兵团,只留一个师在廉江县阻击白崇禧集团向雷州半岛的进攻。

陈赓和郭天民感到诧异,认为白崇禧几个兵团下来,一个师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如被突破,白崇禧占领雷州半岛后,歼灭它将很困难,他从海上逃走将很方便。

如果第四兵团堵住雷州半岛的入口,待第四野战军的主力赶到,不仅可以歼灭魯道源兵团,整个白崇禧部队都是瓮中之鳖。

陈赓的眼睛 紧盯着雷州半岛,因此认为林彪的命令是荒唐的,便向他提出上还建议。

但林彪哪里肯听,回答又是:“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命令各军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出动,歼灭鲁道源兵团。”

郭天民是个急性子人,一看林彪的复电就冒火,立即提起笔来,亲自拟稿发给中央军委,措词激烈:

“留下我们一个师在廉江,势必要把白崇禧部队放到雷州半岛去,等于放敌人从海上逃走……”

陈赓看后笑了;你这稿子完全是批判性的,感情太盛了,我们还是用建议的语言来写吧。”

于是他亲自起草了电报稿,讲了很多道理,最后提出:建议我们部队牢固占领廉江、信宜一线,控制出海口,截断敌人的海上逃路……”

还附了一句,各军正待命出动,准备随时执行第四野战军命令。

毛泽东回电很快,也很简短:同意陈赓同志建议。

郭天民看电报后非常激动,挥着电报大嗓门地说:“毛主席英明伟大。看,真理在我们手中。”

陈赓低声和他说:“老兄,别这么激动,参谋们看见要笑的。”实际上,参谋们都看见了,都笑了。

于是陈赓布开阵势:把第十三军摆在廉江县以西,把第十四军摆在信宜县以南,第十五军摆在信宜县以北,紧紧把守着雷州半岛的入口,专等敌人前来。

11月25日,白崇禧的张淦兵团果然来了,向第十四军、十五军阵地发起攻击,攻了两天,损失惨重,未能越雷池一步。

在受到第十四军、十五军反突击时,张淦兵团就向广西省的博白县退去。

白崇禧知道夺取雷州半岛行不通之后,遂改变计划,转向西南方向,准备从广西的钦州、北海等地从海上逃往海南岛。

陈赓了解敌人意图后,就指挥部队沿着海岸向西追击敌人,堵住敌人新的出海口。

谁知道,在第十三军离开廉江县,向西走了一天多路程时,白崇禧集团的沈发藻、喻英奇等部万余人却乘隙占领了廉江县城。

陈赓得知这一情况后,因敌人主力已西进,决定第十三军继续向前走,去截击敌主力,而廉江的敌人只用小部队钳制就行了,实际上是丢下它暂时不管。

但他的指示还未发出,第十三军已决定派部队返回廉江歼灭这股敌人。

因为他们觉得是毛主席叫守好雷州半岛的,廉江怎么能从他们手中丢掉呢?

这时陈赓和郭天民从报话机里听见第十三军副军长在给第三十八师下命令,叫他们立即回头去打廉江。

郭天民说:“哎,既然他们已经下了命令,就让他们回去吃这块送到嘴边的肉吧。”

“不行。”陈赓坚持说,“这样的仗在长江北面是可以打的,现在战略形势变了,不能去吃这块肉。十三军必须继续前进,占领北海、钦州,挡住白崇禧的主力部队。那才是块大肉哩!”

接着从报话机里又听到13军副军长给第三十七师下同样的命令。陈赓就叫兵团的报话机对准第三十七师的波长,叫第十三军先和兵团讲话。

因兵团报话机距离远,声音小,第十三军没有听到呼叫。陈赓副军长下达命令后,和第三十七师说了句“廉江见”,报话机就关了。

这事怎么办?陈赓焦急的思索了一会,挥着手说:“算了,不要呼叫了。部队已经回头走了,再叫他们转回来也赶不及了。现在赶快给我呼叫李成芳。”

陈赓和第十四军李军长讲:“现在白崇禧的第一、第十两个兵团由北向南进军,离钦州还有四百里地。现在你们的位置离钦州还有六百里地。”

“你们的任务是要在他们前面赶到钦州,堵住他们逃出海外的路。我在地图上算了一下,你们每天必须走一百六十里地,这是件很困难的事,但是你们必须做到。”

“公路少,你们要人休息路不休息,不要考虑前队、本队、后卫,谁能走在前面就好。”

“部队饿了就闪开路吃饭,让后面的部队往前走。总之,要交互前进,充分利用道路,不准停留!”

这样一来,就成了走路竞赛,后面的部队拚命向前跑,前面的部队也不甘心落后,那脚上打泡、脚板走烂、腿走肿的人就太多了,但是部队你追我赶,一心向前。

那时身体不行的,掉下队来,部队不用管,后面有人专门组织收容。还有一个团,在追击途中,两天没有吃饭……

连续行军,每天走那么多路行不行?陈赓一直非常担心,日夜注视着部队情绪及行军情况,及时了解部队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

第十三军返回廉江的部队,当夜就解决战斗,歼敌六千余,活捉中将司令喻英奇。战斗一结束,第十三军的这两个师立即回头西进。

向钦州前进的第十四军,第一天行军就超过了一百五十里,第二天又超过了一百六十里。

部队全力向前赶,战士个个争先,最后也没有什么队形了,结果比白崇禧部队早半天到达钦州城。

这时,林彪又发来个怪电报,为了叫第十三军尽快占领合浦、北海等地,命令他们乘船渡过小海峡,直线到达合浦县。

陈赓拿着电报对照地图说:“这不是见鬼吗?这是十多里宽的海峡呀!我们到哪里去找那么多船?他们大概用的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指挥吧?不管它,告诉十三军绕过海湾前进!”

第十四军一部分部队刚过钦江,江水突然上涨,后续部队受阻,李军长告急。

不过,很快就搞清楚是海水涨潮,倒灌到钦江来。陈赓说:“我知道,广东的潮汐间隔不大。”

要李军长将部队沿江一字摆开,摆它十多里长,变纵队为横队,潮水一落,一拥过江。

大约在零点时分,李军长报告:部队已全部渡过钦江。

此时.白崇禧已乘飞机到海南岛,又乘军舰回到钦州湾。

为了安定军心,白崇禧宣称明天要亲自登岸指挥部队渡海。郭天民副司令员听到这消息很高兴,叫马上告诉李军长,注意活捉这条上岸的“大鱼”。

12月6日上午6时,渡过了钦江的部队包围了钦州之敌。17时发动总攻,22时结束战斗。

此战,我军歼敌华中长官公署及直属队12000余人,缴获野炮42门,汽车400余辆,其中有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轿车,连李宗仁总统佩带的宝剑也缴获了。

只是没有捉到白崇禧,因为他根本没有上岸。

然后十四军又挥师北上,在小董圩、大寺坪地区,截住了白崇禧所有番号的残敌数万人,12月7日晨粉碎敌人抵抗,俘敌四万人。并与南下的第四野战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第十五军按照兵团的命令向广西省博白县方向前进,先头部队对敌设置的小股阻击部队,总是歼灭了再前进,因此前进的速度慢了。

陈赓通过报话机催他们快速前进,对秦军长说:“用小部队处置敌人的阻击部队,主力部队绕过去迅速前进,再不快走,敌人就out side,(英语出界意)了。”

秦基伟军长立即向下传达也是说:“再不快追,敌人就out side了。”

他们击溃敌第一七一师后,于30日占领陆川县城,12月1日凌晨在博白县与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会师。

这时陈赓命令他率部队继续向西急进,占领上思县一带,截断敌黄杰兵团逃向越南的去路。

这时,陈赓又接到林彪的命令,叫第十五军留在当地剿匪。

剿匪当然是必要的,但晚两天关系不大;如果部队晚两天赶到上思,敌人就有逃往越南的可能。

因为毛泽东早有第四兵团“应尽一切可能不使白军逃往越南”的指示,这指示林彪也知道。

郭天民副司令员一见电报又火了,生气的说:

“这又是在搞什么鬼?我们是过路部队,沒有兼管军区的任务,怎么叫我们队剿匪呢?他们部队多,可以抽调自己人剿匪嘛!现在应该让15军迅速西进,不让敌人逃往越南啊。”

陈赓思索了一阵笑着说说:“哎,自从归林彪指挥以来,已经争了两次,这次不是原则问题,不好再争了。”

“剿匪也是党的事业,就叫十五军留下剿匪吧!咱们给十五军堵截黄杰兵团的任务,林彪也知道,他会派部队到那里去的。”

接着他向秦军长发出指示:剿匪就要认真地干,你们就将博白地区张淦兵团的散兵游勇和土匪流寇一网打尽吧!

秦军长认真执行命令,由于部队高度分散,他用报话机直接指挥到团和营,嗓子都喊哑了。

陈赓有时打开报话机听听他和部队讲话的情况,不止一次的赞叹说,这种任务,没有哪一个部队甘心情愿担任。他们接受了任务,还如此认真的指挥,这就是党性。

第十三军副军长于12月6日率第三十七师赶到钦州。

这时陈赓发现林彪并没有派部队追歼向越南逃窜的敌黄杰兵团,就命令副军长率领第三十七师西进,冲上十万大山,追歼黄杰兵团。

他们紧追不舍,但只抓住了敌人的尾巴,歼灭六千余人,其余两万人逃入越南国境。

如果当时让第十五军西进,可以早到两天,黄杰兵团就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国了。

至此,历时一个月零五天的“粤桂边战役”胜利结束。第四兵团歼敌七万余人。、

黄杰

第四兵团自从划归林彪指挥以来,认真的讲,林彪并没有指挥动陈赓。

当然,诚挚的陈赓当时并没有想故意顶撞林彪,只是出于战争的利益不得不和他争执。

如果说这场争执中谁占优势的话,余汉谋集团被歼灭于阳江地区,白崇禧集团被歼灭于粤桂边,就应当是结论。

海南岛解放后,叶剑英给没有参加海南岛作战的第四兵团官兵发了“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就是对陈赓两次违抗林彪命令、围歼蒋军于大陆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