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突然发现,算计全世界这么多年,却反被中国算计了!

西方国家有点冤!准备拆了中国的台,结果中国成功过河却把其他国家带沟里了!

火力发电行业,这是发展中国家升级打怪的必经之路,就目前而言,能提供稳定且相对廉价的电能只有火电,尽管污染很大,但对于国家来说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也是走得通的,中国不就是这样走过来了吗?

所以对于印度、印尼以及越南和一大票发展中国家而言,国家的发展远高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他们来说,污染没所谓,火电建设正当时,但这些国家自身缺乏过硬的火电技术,要么是连自家都看不上的高污染高能耗煤电,要么就是引进外资投资或者承包建设,就前些年而言,都是中国给当地建设火电厂。

但这个故事在2021年9月21日戛然而止了,因为在那一年,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原因很简单,中国煤电建设受到了《巴黎协定》中制定的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路线图的巨大压力。

因为科学家已经确定,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层排入了太多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中国也非常负责任的制定了节能减排的路线图: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还在2021年9月下旬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为全球净零排放时代。

西方国家门槛:放进了中国,却意外阻止了其他对手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巴黎协定》看似非常公允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环保要求,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端的门槛,比如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比如碳汇与碳交易等制度设计,都是对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向高端的“劝退”,因为这些操作都会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成本高只有死路一条。

印度、印尼、越南等东南亚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都没有过硬的煤电技术,这个技术中国有,而且中国煤电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本来中国煤电还趁着一波技术输出赚一大笔,但在国内也被批为中国制造对手,因为扶持对手的基建能源建设,反过来不是要和中国竞争?

这次禁止煤电输出,国内也是一片叫好声!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设置了这个门槛,同时也给国内增加了制造成本,不是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作为制造业狂魔的中国早就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做成了一门产业,比如燃煤电厂的粉灰处理早已经成了一门赚钱的生意。

除了处理善后的“后悔药”以外,中国还搞了一大波源头上就是零排放的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前者中国已经占了全球85%以上的产能,后者中国也占了60%以上。

这事儿越来越有趣,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能源的成本无疑都是高昂的,还不太稳定,但在西方国家设定的节能环保要求下,捏着鼻子也得装,问题是西方国家设计这个策略时本想着自己挣大钱去的,然而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把这些生意都做了,搞得西方国家都快自闭了,现在连欧美自己要发展绿电都要向中国买太阳能电池板。

更让欧美国家绝望的是,中国还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安排好了下游产业,电动汽车,这种对电网冲击很大,短期功率暴增的用电设备,只有快速安装的太阳能电池+蓄能才能满足要求,这不,中国可以全套提供!

你发现了吗?这些产业领域中没有欧美国家啥事,所以现在的欧美国家有些反悔了,比如欧美环保汽车路线到2035年终止燃油车销售看来是要泡汤了,国内部分媒体也受到NGO的资助开始阴阳怪气说电车不好,不环保,成本太大等等,但这个政策作为中国的国国策不会变了。

现在俄乌战争下,欧美国家能源吃紧,又开始重启煤电了,那个节能减排遥遥无期了,为了不觉得太尴尬,甚至还让BBC造谣中国植树造林实施不当,可能对环境起到负面作用等等反智文章。是不是很有趣?

欧美突然发现,算计全世界这么多年,中国人按欧美的要求,不仅顺杆上了,而且还用欧美国家设置的机制把一大波竞争对手关在了门外!更绝的是,关在门内的西方国家发现,放进来的是一个制造业比整个西方国家加起来还要大的庞然大物,这游戏怎么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