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一定是世界上最难开发的软件!没有之一。以谷歌浏览器的内核为例啊,如果说把谷歌浏览器源码完整的下载下来,可能需要十六个g这么多,还没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如果编译完的话,大概有一百个g吧,十六个g的文本,你敢想象吗?几千万行的代码一点都不夸张。

单单拎出来一个模块都是巨大无比的一个系统工程。像这些模块,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够写好几本书了。而且你还要让这些模块之间要完美的在一起工作,这个复杂程度难以想象。简单来说,开发一个浏览器,就像一个修仙的人,什么模块的武功都要会,而且你还要把这些武功融会贯通,配合打出连招,不能走火入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览器的复杂程度,不比windows本身这个操作系统从0开始开发简单,代码量甚至超过windows。

微软也是w3c成员,标准也有他的一份,微软之所以不做内核了真实原因就是自己做不出来那么强大的浏览器内核,反而离谷歌越来越远,没办法只能抛弃,拥抱谷歌,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

消费级浏览器只有IE和Chrome两种内核,消费级处理器也只有AMD和Intel两家,浏览器开发的难度可见一斑。目前大多数浏览器内核都是chromium内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romium是谷歌发起的开源项目,但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贡献,也有很多中国的开发者在提交代码。这代码集中了全世界各地顶尖开发人员花费数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开发成的,不比重新激发一套操作系统简单。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是完全开源的,一行代码都没闭源,这也是为啥各家浏览器都可以用他的原因。不光浏览器,在世界上很多的牛逼app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个开源项目的代码。

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浏览器内核而且是开源的,你想看啥代码随便看,你想把代码全部下载下来自己重新二次开发也可以。

“站在巨人肩膀上”、“不重复造轮子”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发展,互联网公司做事情最喜欢谈“价值”,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的事情产生了什么价值,从头研发不符合互联网公司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3C制定标准,有中国人的,不少标准还是国内厂商提的。难的不是标准,而是生态,没办法再从底层重新搞一套,并且浏览器重点在推广和生态,当时起的晚了,用户习惯都已经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