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月四日青年节的晚上,《 887 》上海首演结束。

导演、也是唯一的演员 罗伯特·勒帕吉(Robert Lepage) 在如雷的掌声中三次谢幕。

当晚豆瓣网的评分就冲上了 9.3分 ,很多人都决定再买票二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4日首演谢幕

这个被誉为 “剧场魔术师” 的男人,首次携作品来到中国大陆,便邀请我们一起叩响他儿时记忆的大门,从个人化的自述出发,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图景。

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空间像时间般流动,时间则在意象间跳跃,魁北克的往日历史与少年的成长历程钩织在一起,谱写成一首隽永的史诗。

《887》是一场堪称完美的表演,罗伯特的讲述细腻又带着他自己独有的幽默,让人感受不到往常看独角戏的疲惫感。

而他背后的 Ex-Machina(机械神) ,安静精确地运转着,用令人目不暇接的技术营造出另一个世界。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两年没有演过这出戏。

又或者说,《887》是一段旅程,漫步于罗伯特的人生缩影,也照见你我此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obert Lepage

为了回到这场迷人旅程的起点,我们与罗伯特·勒帕吉展开了一次长聊,关于《887》背后的故事,关于创作,关于他念念不忘的故乡和诗。

最后, 还会送上关于 《887》里 的8个彩蛋。

这是一个特殊的记忆盒子,现在,打开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全城热议《887》,我们跟导演聊了聊

01

「这一次,讲述“我”自己的故事」

作为享誉国际的“大导”,罗伯特·勒帕吉非常擅长处理长篇幅和高难度调度的作品,他早期的《龙之三部曲》长达六个小时,同时他也执导过电影、歌剧和马戏等 。

而独角戏在他的作品中也占到不小的份额,《 887 》则是他第一个以自己身份,自述性展开的剧场作品。

为什么他如此钟情独角戏?演绎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这是他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Erick Labbé

剧焦: 你创作和执导过许多大型的戏剧,但同时你也非常热衷于独角戏的形式,比如《887》,《库维尔1975:青春浪潮》,《针头与鸦片》,所以创作独角戏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罗伯特·勒帕吉: 我做过很多大型的集体演出,但我也喜欢做独角戏。因为在集体的戏中,我无法做太多个人的表达。我得考虑集体协作性,有时就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很好地相处。所以每隔6、7年,我会定期创作一个独角戏。《887》 就是如此,舞台上只有我自己在运转,我可以表达很多其他时刻无法表达的东西。

剧焦: 演绎独角戏会更困难,还是会更有趣?

罗伯特·勒帕吉: 我觉得这一部比较难,因为我不扮演任何角色,没法躲在角色后面,只能真实地去讲述自己。 不过我觉得这部作品特别有趣的地方是,我发现很多人是害怕剧场的,他们很怕一进来台上的人就用听不懂的方式在说话,不通知他们就把灯关了......所以这次开场我会尝试从跟大家的交谈开始,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让大家适应剧场,让剧场里的一切都慢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887》其实是你首次以自述的方式演出,它与你成长的地方和那段历史有紧密的联系,那对于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中国观众,可以怎样更好地理解?

罗伯特·勒帕吉: 关于尝试这种自述,我的观点是,当你越多地自己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讲述就变得越有普适性。这个作品是关于我的童年和我所处的社会,当时社会的进化与我作为一个人的进化是并行的。所以当我们在世界任何地方演出时,即使观众们并不了解我的社会背景,他们也可以产生连接和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所以我经常会将重要的社会议题带入一个家庭内部的亲密的世界。这样一来,作品就会非常具有普遍性,人们会产生真的共鸣。魁北克的文化和历史,在全世界都不是非常为人所知,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社会,但它依然与全球不同的文化存在相通之处。

剧焦: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记忆”和“童年”作为《887》创作的开始?

罗伯特·勒帕吉: 最开始,我就想做一个探究记忆怎么运作的作品,因为随着我的年龄增大,我开始很难记得最近发生的事,但我却记得很多年的电话号码,所以我对记忆产生了好奇。研究之后我发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品味和志向,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种子。我就想到,当你还是个小孩,或者到青少年的时候,你对一切都很开放,你并没有自己的观点,但成年人有。当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你那时只是旁观者,你试图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但你不是参与者,所以这种回溯探究就非常有趣。比方说,我知道我父亲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我并不清楚重要到什么程度。直到我意识到,尽管我的父亲没受过太多教育,但他当时鼓励我们说第二语言(英语),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我的性格,我的国际职业生涯其实都是他给我的礼物。

而这一切,我到50岁才意识到,并且我小时候经历的事情对我所在社会的演变和我个人的成长有那么多的呼应。因此,我觉得以个人化的方式来探讨社会,是一种更清晰的途径,而且这就是在制造人生的缩影。就像你喝一杯酒,回首你的人生并把它变成缩影。然后你顿悟了。(You drink, you take your life and you make your miniature of it. And you understa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所以演绎了这么多场《887》后,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变化吗?

罗伯特·勒帕吉: 这其实跟前面的一个话题相关,我开始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本土化的作品,但随着它去到世界各地,我会发现它与所有的文化都有共通之处。而且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你必须意识到你的创作在其他文化中也会产生和本土一样的回响。有时候你就会变得敏感,但你不能在那种心态下创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回到非常个人的讲述,去呈现那些我非常确信的东西。

同时,这个戏因为讲的是小时候的事,所以非常好玩。英语中戏剧叫“play(玩)”,这就是戏剧该做的事情,但很遗憾的是,我看到在舞台上玩起来的人是不多的。所以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越发有信心观众会愿意跟我们一起“玩”。

剧焦: 《887》其实也讲述的是关于你家人的故事,我很好奇,你的家人怎么看这个戏?魁北克的观众又怎么看呢?

罗伯特·勒帕吉:我的父母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所以他们没能看到《887》。出于诗意的处理,我其实小小修改了一些事实,我妹妹是很喜欢这样处理的,但我哥哥不喜欢,他觉得就必须跟事实一样,哈哈哈,不过他们都认同和喜爱这个故事。

而魁北克的观众喜欢这个作品是因为,《887》并没有用过去发生的政治来激化政治,而是用它编织出诗意。你知道,过去已经过去了,但我们需要了解今天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时至今日,魁北克有很多人还是生活在过去,他们试图“解决”过去的问题,但你永远无法解决的,你只能决定未来。所以这是本土观众觉得耳目一新的地方,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焦: 上海观众看到的版本,和加拿大演出的版本完全一样吗?

罗伯特·勒帕吉: 是的,除了我的年龄有所增长。

02

「技术是为了讲个好故事」

在《887》中,罗伯特·勒帕吉和Ex-Machina用旋转装置、微缩景观、实时影像、影戏和操偶等多重方式来构建了这一场梦境。

罗伯特在此前的采访中,也多次提及自己的剧场技术方法论,比如他会采用High-tech(高科技,如实时影像等)和Low-tech(更基础的技术,如偶戏等)的结合,比如剧中被放大或微缩的景观,其实源于记忆研究的逻辑,记得清楚的就放大,不那么清楚的就缩小。

听起来像是个“技术狂魔”,然而在我们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他痴迷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整个剧场所展现出的繁复魅力,以及“讲故事”的本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除了戏剧,你其实也涉足电影和很多其他艺术形式,那你认为剧场表演艺术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罗伯特·勒帕吉: 拿拍电影来说,不论过了多少年,我再看到电影片段,那只代表那时的我和当时的想法。但在剧场里,那是当下的我,而且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一走上舞台,我们就是共同在场的。我认为这就是表演艺术非常宝贵的地方,但它又如此短暂,转瞬即逝,所以你必须亲临现场。这就像传说中,有一天米开朗基罗爬上佛罗伦萨的山,山上下雪了,于是他被委托用雪建造了一座雕像,周围的人都觉得这是他们见过最美丽的雕像。但当然,雪下午就融化了。我想戏剧就是一个雪人,一座用雪做成的雕塑,我们试图让它富有美感和艺术感,它存在过,尽管很短暂,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剧焦: 你的作品中也总是有很多的科技元素,你是怎样将科技和其他剧场技术融合的?

罗伯特·勒帕吉: 这些技术的使用其实比较分散,但他们都服务于这个故事,所以我一直在尝试以更微妙的方式使用技术。我们大概 10 年前做这个戏时,我经常用到 iPhone ,当时这是非常革命性的,但现在每个人都这么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会试图去做一整个大型的特效,而是用分散的技术手段来增强故事诗意的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说到科技,你的剧团Ex-machina(机械神)的名字其实是“由人制造的奇迹”的意思,而我们当下正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技术爆炸,那你对AI怎么看呢?

罗伯特·勒帕吉: AI当然是一个大问题,它就像火种的发现,火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也会烧毁一切,所以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AI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做出很美的东西,我不会抗拒使用AI,但我也会很警惕它潜在的危险。去年好莱坞发生了罢工,AI就是导火索之一,电影工作者们担心自己被AI取代。他们担忧的是,假设你去片场拍摄了几天,然后电影公司就获得了你的数据,可以去克隆数字人。我说,这太荒谬了!但我的电影服装设计师朋友告诉我,现在他们在测量服装尺寸时,衣服会被放进小屋里进行扫描,这样电影公司就可以保存数据再随时复制它们。所以这些听起来很未来的事情,已经不遥远了。

AI还发生过一个奇怪的事儿,有一天人们向AI提问:我们如何才能解决地球上所有的问题?AI的回答是,消灭人类。所以当一种技术既有拯救性又有毁灭性时,作为艺术家我会尽可能多使用它好的那一面。

剧焦: 你有什么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创作模式吗?

罗伯特·勒帕吉: 我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旅行, 甚至我觉得环球旅行还不够,你得真的对另一块土地发生的事情更加好奇,有时候我也会专门去学习那里的语言。我会把这种创作称为一种地理诗歌(Geo-poetry),而且我的很多创作都是在飞机上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03

「剧场的诗,不止是文本」

《887》的故事由一首诗开始,也由一首诗结束,而整个故事即便是对真实故事的叙述,其间也充斥着多种感官下意象的流动。

两种语言的摩擦,飘落的枫叶与改名的街道,倒行的《马赛曲》与昔日人们脸上的辉煌……历史汹涌,而诗意流淌。

我们追问了罗伯特这种“诗意”的来源,以及,如何写一首剧场的诗。

剧焦: 诗歌《Speak White》在《887》中贯穿始终,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罗伯特·勒帕吉: 《Speak White》是个有趣的作品,它谈论语言以及语言的使用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在加拿大是英语阶级占主导地位。而我是法裔加拿大人,说法语和说英语的人之间一直有冲突。那等到了60年代,法国部分地区开始自我解放,《Speak White》这首诗就是一种见证,它对英语这种语言说:不要压迫我的语言,也不要用英语来压迫我。但这不仅仅是对英语的控诉,这也是对任何压迫性语言的控诉,其实法语也被用来压迫刚果人民的。所以这首诗在表达,说你的人民所说的语言,而不是强迫他们说更主导性的语言。我在剧里也有说明,就是在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时代,压迫者会让黑人“Speak white(说白人的语言)”,这就变成一种通用的表达。而我想借它表达,每种语言都代表某种文化内涵,没有一种语言应该强加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887》用英语和法语构建出了一种紧张的关系,这让人想到你之前用三种语言写作的《龙之三部曲》,它们都有着跨文化的背景,可以谈谈你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多语言”和“文化冲突”吗?

罗伯特·勒帕吉: 我想在我的创作里始终贯彻的是肢体剧场,偶剧这种形式,语言对我来说反而不是首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以前我用不同的语言写作,以向特定的人展示,讲故事不是基于文本的。我知道有些戏剧人只相信文本,但我觉得要更好地了解当今的世界,需要更好奇。

《龙之三部曲》是关于在加拿大三个不同城市的华人社群,以及这些移民群体早期彼此之间的误解,所以三种语言的使用意味着这些社群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族裔已经有75年的历史,他们现在当然有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我很提倡通过学习其他语言去理解别人,而不是躲在你自己的语言背后,这其实是我辩证性看待魁北克法语捍卫者的观点之一。捍卫自己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不该以抗拒英语的方式,我觉得学习了越多的语言,反而会使得你对母语的理解更加丰富,这是我作品表达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我注意到,《887》中的音乐是很特别的,基本是古典乐和爵士乐,而且这些爵士乐几乎都来自于60年代,这刚好就是你的故事发生的时代。可以跟我们聊聊你在音乐选择上的想法吗?

罗伯特·勒帕吉: 对于这个作品,我倾向于使用“有源音乐”(source music),而不是原创配乐,因为那样的音乐可以成为一种记忆的触发器。《887》整个作品都在寻找这样的记忆触发器,有时候是一条街的名字,有时候是一个电话号码,有时候是一首歌,也可能是气味,尽管在剧场创造气味真的很难。(笑)我其实不知道中国的观众对于这些音 乐会有什么感受,但对我们来说,我们每天听着魁北克电台盗录的美国歌长大的,那就是一个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7》剧照 摄影 : Erick Labbé

剧焦: 你的作品总是被形容为“富有诗意的”,其实我们刚才聊的过程中,你也一直提及“诗”,那这种“诗”究竟怎么理解?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罗伯特·勒帕吉: 诗对我的影响确实非常大,而且这种诗歌并不局限于文本性的诗歌。我从小受到的表演教育中就包含很多默剧(mime)和肢体的形式,要求我们用诗意的方式,而不是自然主义的方式来讲故事。

我很喜欢莎剧中的诗,而且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诗歌一般的限制会迫使你更好地表达你想要的东西。当你想要押韵,它迫使你去重组你的想法,诗一般的创作让你去反复探究你要表达的本质。举个例子,当你像散文一样表达,它可能很长,很详细,但当它是一首诗,这些你自己创造的规则会让作品更有艺术性,当然也会更有挑战性。如果我做一个音乐剧场,每两幕之间你就得安排一首歌曲,而我在《887》里做的也一样,当我不“说话”时,我会穿插那些也同样富有意义的时刻。

04

《887》中的彩蛋

《887》中藏着许多关于罗伯特本人和魁北克本土文化的小细节,我们整理了其中的8个彩蛋,可以配合观演来更多了解~

●魁北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魁北克省,是导演罗伯特·勒帕吉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超过80%的魁北克人是法国后裔,魁北克也堪称加拿大的文学艺术中心。上世纪70年代,在魁北克人的捍卫之下,法语成为魁北克省的官方语言。

●Speak Whit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peak White》是诗人 米歇尔·拉隆德 Michèle Lalonde创作的一首法英双语诗歌,从创作之初它就以演讲的形式公开表演和发表,在魁北克诗歌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米歇尔本人除了是诗人,也是剧作家,她的作品都非常关注历史。

●Cold Cu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字幕译为“冷饭”,本意是法餐中的“冷肉”,剧中指的是当地电台为纪念名人录制的一种讣告,其中会提及名人生前的杰出事迹,以表怀念。

●“多变”的加拿大国旗

历史上,加拿大国旗曾有过许多个版本,剧中看到的是这三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架上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勒帕吉在书架前提及的两本书,分别是 皮埃尔·瓦利埃的《美洲白鬼》(White Niggers of America)和 雅克·布劳特的诗集,前者曾被加拿大列为禁书,后者则是魁北克诗歌的代表。

●电影《Lost Highway》与《Lost Horiz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勒帕吉背诗时搞混联想的电影,一部是大卫·林奇的电影《失落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是一个记忆错乱引发的悬疑故事,另一部则是弗兰克·卡普拉的电影《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讲述了一群人得救并进入一个乌托邦般村庄的故事。

●计程车中的两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勒帕基扮演的爸爸最后在计程车中听的两首歌,前一首是剧中出现了两次的《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这是一首由Cher原唱,又被爵士名伶Nancy Sinatra翻唱,再被魁北克电台盗录的歌曲。后一首歌则是Pasty Cline的《Leavin' On Your Mind》。仔细听听前后两首歌的歌词,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阿里斯托芬《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勒帕吉走入戏剧学院时,同学们正在表演的剧目是阿里斯托芬的《鸟》,这也与之前的剧情有所呼应。《鸟》是一部富有幻想色彩的古希腊喜剧,其中也展现了对乌托邦的想象和批判。

05 还没结束

很多观众说,看完《887》走出剧场,有种“不真实感”。

或许是因为那个用回忆建构起来的世界,既有来自现实具象而沉重的力量,又有被岁月抛光过而显得“不太真实”的温度。

然而当我们回首罗伯特·勒帕吉对创作之道的分享,又是如此明晰而具有探索精神。

也许诚如他所比喻,戏剧是一个终会融化的雪人。而对于流连过这场幻梦的观众,则像是雪夜访戴,各自拾获,兴尽而归。

我们会记得,在那样静谧和深邃 的舞台里,涌动过什么。

采访 撰文 | 於文漪Ringo

编辑 | 摸戏校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关于罗伯特·勒帕吉的介绍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