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王庄的庙会热闹非凡。锣鼓喧天,人流如织。一位容貌俊秀的青年男子,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台上的大戏。他就是王庄的秀才王学文,一头乌黑的长发编成粗大的辫子,微微晃动,颇有几分书生意气。

就在这时,台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王学文只觉头上一阵冰凉,辫梢不知怎么就缠住了什么东西,使得整个人都被生生拽了过去。他赶忙低头察看,原来辫梢正好勾住了一位少女的发卡。那少女羞愤难当,面色绯红,挣扎着想要逃离,可两人的发髻越缠越紧,场面顿时十分尴尬好笑。

"咦,这不是李庄的胡小姐吗?"旁人开始私语。果然,那少女就是胡家的独生女胡月婵,天生丽质,容颜绝代,被人赞为"小西施"。只见她娇羞万分,竟生生用力一挣,终于挣脱了两人的发髻,拂袖而去。

王学文赶忙检视,发现辫梢多了一只银丝步凤卡,想必是胡月婵遗落的宝贝。作为一位曾渡过童生课的秀才,他自是礼义廉耻,当即心生歉意,决定将发卡亲自还给失主。于是急忙离开人潮,追赶胡月婵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一大早,李庄一阵骚动。胡月婵的嫂嫂刘氏推开房门,顿时惊呼出声:"哎呀,姑娘上吊了!"一旁丈夫胡月德听声赶来,二人合力将胡月婵从横梁上放下,已是气息全无。邻人们听讯后也纷纷赶到,有人发现月婵的枕边竟躺着一根长长的黑色辫子。

"莫非是个男子伤了我家姑娘的心,致使她寻短见?"刘氏扑通一声跌坐在地,泪水涟涟而下。

很快,大名鼎鼎的徐州知府张文远便听到了这件震惊徐城的怪事。他带领差役和巡捕急忙赶到现场勘查。只见胡月婵已先人去世,脖子上确实有道深深的勒痕。张知府仔细端详了一番那条发辫,断定:"这油亮柔顺的青丝,不是一般年轻男子的发辫吗?这案件若从发辫入手,必有新的线索浮现。"

于是,张文远当即命令人在附近几个庄子全面清查,只要有单身汉子少了辫子,一概供人盘问。不久,王学文便被押解到案。果然,他头上已蒙着一顶毡巾,从汗津津的额头可窥见已是无发可尝。

王学文被带到张知府跟前,只见张公公正气昂昂,一双如烈火般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自己。王学文战战兢兢,不禁为之怯场。他赶忙将昨晚在戏台的遭遇娓娓道来,还特意提及那只镶银丝翎佩的发卡就是胡家姑娘所遗落。

"咳咳!"知府清清嗓子,沉声质问:"你身为秀才,怀揣这般龌龊念头,是犯了什么阴谋,方才锯了发辫潜逃?难道就是为了逼良为娼,伺机污辱胡姑娘?似你这般人,实在是朝廷之耻!"

"大人息怒,小人实不敢啊!"王学文吓得跪地求饶:"我对胡姑娘别无他念,只因见她发卡失落,便想将之还予,却不料竟惹祸生灾,否则岂敢剪去自己宝贵的发辫?望大人留个全尸,以证我无罪!"

张知府沉吟片刻,终于下令:"依你所言,你只是一时意气用事,并无犯上作乱之心。不过案情关系重大,朝廷理应严惩不贷。你我行我素,擅自剪发,已是大不敬之罪;更有甚者,竟致使一位怀春少女寻短见,其罪当不轻恕!今你革去秀才功名,另要纹就银两百,即刻前往胡家舁柩守灵,以折射我朝尚有王纲残存。限你三日,若能查清死者死因,仍可从宽处置;否则,定当从重问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夜,王学文闷闷不乐地在胡月婵的灵前坐卫。他原本只是出于善意,何曾想会惹祸生灾,害得一条年轻性命就这样凋零?可那胡姑娘又做错了什么,偏生遇上如此不测?王学文禁不住潸然泪下。

忽而间,灵前的灯火渐渐暗去,只余一线曙光。王学文用力揉了揉通红的双眼,不放心地掀开了棺盖,想要再见胡姑娘一面以证清白。谁知,就在这一瞬间,棺中之人竟然"咳咳"几声,然后慢慢睁开了双眼!

"啊...活...活人!"王学文惊怆万分,捂着嘴大叫。很快,胡家夫妻听闻动静赶来,见到妹妹竟死而复生,无不又惊又喜。胡月德连忙将月婵从棺中抱出,让她渐渐恢复气力。

月婵缓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看了看一旁的王学文,小声说道:"当日剪你辫子,其实是我一时糊涂,被你年轻时的话语所迷惑,真不该做出那等糊涂事。你若不责怪,我必当赔罪。"说着,她从枕边拽出一叠纸张,递给王学文,"这是我临终前写给你的谅解书,你可开看。"

王学文接过谅解书,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

"王学文兄:一念之差,我剪去了你那宝贵的青丝,害你蒙受不白之冤,尽失身家性命,我实在是做错了事。我胡月婵今生无缘,只盼来世重新修得尘缘,还你一头青丝,也求你怀大智慧,原谅我这番孟浪之作..."

读到此处,王学文热泪盈眶。只见谅解书的下面,还有一行字迹凌乱的遗言:"某若有金银家资,当归还于王生,以作度尘天路之费。"

原来,这谅解书就是胡月婵临终前为自己所写的遗书!王学文内疚万分,想不到自己竟让这么一位端庄娴雅的闺阁女子,为了一根发辫就想不开寻短见。看来自己的清白,也是她在黄泉路上最后的挂心事啊!

"姑娘,我明白了。"王学文跪在床前,双手合十,磕头如捶,"都是我无心之过,你若无恙,我实在是求之不得了!"

胡家夫妇见这一幕,也都热泪盈眶。谁知妹妹这番作为,竟全因为一时糊涂?看来眼前这位青年儒生,确是一位有为之士,他们决意力保王生清白,还他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一早,胡月德夫妇就率先带着妹妹胡月婵和王学文来到徐州府衙门,要求当面向知府张文远禀明案情真相。胡月婵颤抖着亲口说出了自己的一时糊涂寻短见的经过,并拿出了昨夜王学文所写的那封遗书为证。

张知府拍案而起,双眸有神地说:"往往有世人为一时之气而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今日总算有一个世人为昭雪冤案而想通生死哲理的真知!胡姑娘生还,实出我意料之外;而你王生则是一位遭无妄之灾的怀才,实在可叹可悯。有如此仁人同在,徐州终非遭天谴之地!今我判处:王学文秀才功名当即恢复;胡月婵姑娘虽有过错,但系一时糊涂,不须赎罪。希望二位珍惜今日修得的因缘孽障,终身为徐州一源清流。"

王学文听罢,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拜伏于地,连连谢过。胡月婵亦是羞惭万分,只低垂着绣花鞋头,轻轻拽了拽王生的衣袖,似乎有什么话还未说出口。

"胡姑娘可有什么要说的?"张知府慈眉善目地看着她。

胡月婵红着脸,娇羞地说:"知府大人,小女子确有一事相求。昨夜乃是王生救我于水火之中,令我死而复生,怀王生大恩。只是小女未及谢恩,如今王生功名恢复,将离开徐州,我实在......实在有几分舍不得啊!"

王学文愣了愣神,旋即会意,也是面露难色。他正待开口,却见张知府已是会心的一笑,从案几上取过笔砚,在宣纸上写下一阕佳作: 发卡牵线结缘由,割发原为误报仇;羞死哭活双钟情,辨子姻缘传风流。

张知府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吐出四个字:"姻缘天作!"

他环视全场,洪亮有力地宣布:"本官有见及此,朝夕为伉俪之事,其可矣。你二人才俊并重,正该携手白头。今就在徐州城之内,备好酒席,成就这对良缘。王学文,你可愿娶胡月婵为妻?"

"愿意,再愿意不过了!"王学文闻言,禁不住热泪滚滚。

胡月婵低头玩弄着手中的绣球,脸蛋儿红扑扑的,却也在偷偷地点头。

从这天起,王学文和胡月婵的姻缘就这样被张知府一锤定音。很快,徐州城中就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婚宴那日,新人二人手挽着手,喜气洋洋。张知府亲自将二人的双手覆上了一方红绸,祝福他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当王学文举起红盖头的那一刻,只见胡月婵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