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厄夫人原名果尔达·马鲍维奇,1898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以色列的第四任总理,被世人称为中东“铁娘子”。对以色列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来简单叙述下她怎么成为以色列的开国元勋的(下文开始称她为梅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厄出身的当年乌克兰就爆发了反犹太主义事件,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她,从小就开始思考犹太人的将来如何立国。而在1903-1909年,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再次席卷全国。所以,1906年,梅厄跟随家人去了美国的密尔沃基。

在密尔沃基,梅厄念完了中学。毕业后她母亲居然想将她嫁给一个中年犹太商人,这使得梅厄离开了母亲,来到了丹佛,投奔了姐姐谢依娜。在丹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梅厄随即成长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并完全支持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观点。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犹太人因为受到了《贝尔福宣言》的影响,开始举家迁往巴勒斯坦。为此到了1921年,梅厄也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同谢依娜、莫里斯(丈夫)三人一起前往了巴勒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厄与莫里斯

梅厄在抵达巴勒斯坦后,起初的生活条件非常的艰难,同时还要面对阿拉伯人的恐怖袭击。但这样的条件也激励了她真正开始为犹太复国主义事业行动。她首先加入梅尔哈维亚基布兹(犹太人的劳动组织),参加劳动,她随后被选为劳动指导委员会委员,负责制定劳动政策。这也是她接触政治的开始。在那里她也结识了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和第三任总理列维·艾希科尔,第一任议长约瑟夫·斯普林察克和第三任总统扎勒曼·夏扎尔等人。此后,她不仅展现了她的领导能力,演讲能力也得到提升,这些都为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时间到了1933年,这年的犹太人迎来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因为这年纳粹成为了德国的执政党,此后的德国乃至欧洲都开始了驱逐犹太人,为此大量的犹太人逃亡到了巴勒斯坦。这样也引起了当地阿拉伯人的“恐慌”。而英国人为了安抚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情绪,不得不开始实行新的犹太人政策。所以在1939年5月17日,英国政府通过了《麦克唐纳白皮书》。此白皮书不仅限制了犹太移民人数,规定在之后的5年里仅仅允许75000名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还规定了只能在阿拉伯人同意的前提下移民。很明显英国政府是想通过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来缓解阿拉伯人的“恐慌”情绪,但是这种政策对犹太人来说却不是好消息。而更变本加厉的是到了当年9月,二战在欧洲战场全面爆发。此时的德国加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对犹政策由战前的驱逐变为“种族灭绝”。因此,营救欧洲犹太人就成了巴勒斯坦犹太人的重要工作。而能用流利英语交流的梅厄,自然也就成为了与英国进行谈判的代表。

只不过,没有实力做后盾的谈判注定不会有结果。所以哪怕是二战之后,英国也没有改变其对犹太人的政策,甚至还在1946年4月在塞浦路斯设立难民营,以阻止各国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这样一来,犹太人与英国政府的矛盾不断被激化。到了当6月29日,英国人逮捕了包括时任政治部主任,也是日后以色列的第二任总理的摩西·夏里特在内的数千名犹太人。但是梅厄也因此意外的就成为了政治部代理主任。而在摩西·夏里特被关押的几个月里。梅厄走访了塞浦路斯的难民营,并成功使英国政府释放了一部分的犹太人,这样的“成就”也让她得到了戴维·本古里安的赏识,就此梅厄终于成为了日后以色列的核心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厄抽烟的招牌姿势

而此时的英国面对阿犹之间的越来越激烈的冲突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只得撒手将巴勒斯坦问题交给联合国处理。于是在1947年11月9日,联合国通过投票表决,同意了犹太人单独建国的决议。但是此举遭到了全体阿拉伯国家的反对。

到了1948年5月14日,这一天可以说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为之骄傲的日子,因为流亡了2000多年的犹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当看到独立宣言的时候,梅厄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但是仅仅12小时之后,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就遭到了袭击,阿拉伯国家联盟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几乎同时向以色列发动了攻势,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以色列如果要自卫,那么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军队及购买武器,但是对于连基本的行政体系都没有建立以色列来说,根本拿不出钱。而首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又要留守国内以应对时局。国家危难之时,梅厄决定挺身而出,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求援。凭借其出色的口才以及当年积累的人脉,她在美国之行中总共筹集到了五千万美元。虽然美国提供援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正是有了这笔援助资金才帮助以色列度过了刚建国的危局,所以说,梅厄可谓是真正的开国功臣。

不仅如此,梅厄还被任命为首任驻苏公使。事实上,梅厄因为童年的经历,对苏联非常的抵触。但是为了祖国,梅厄还是在1948年9月2日来到了莫斯科,并于9月15日拜访了外交部副部长佐林,正式与苏联政府商议允许当地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因为她清楚的意识到,以色列建国的关键就是能否吸收到更多的犹太人移民。而这个问题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取决于当时苏联的态度,因为在苏联乃至东欧都有数量庞大的犹太人群体,但是由于二战后苏联人口锐减,此时两国的国力又不在一个量级,所以,以色列这样的政治诉求注定是无果的。只是有了访美、驻苏的工作的经验,梅厄在1956年很自然的接替了摩西·夏利特成为了外交部部长。

但是此时的国际形势对以色列已经不容乐观,特别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指责。为此,梅厄考虑将外交方向定在了第三世界的非洲。并提出以技术援助的方式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因为非洲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是自己的“后花园”,以色列此举在地缘战略上来说可谓是开辟了“第二战场”。而且非洲的人口众多,可以为以色列提供广阔的贸易市场,其广袤的土地上又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可为土地贫瘠的以色列提供原材料。为此梅厄专门成立了一个直属于外交部的机构:马沙夫。这个机构专门与非洲国家分享技术和经验,并提供专业的教育服务。同时也开展了高层之间的互访。从1958年开始,梅厄先后对非洲多国进行了访问。她以技术援助为外交目的的“善举”得到了非洲各国的理解和支持。到了1962年这样的访问甚至升级到了总理的级别。也正是得意于梅厄出色的外交手段,使得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的时间段内,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如此,她在民间和政府的威望都到了人生的顶点,以至于在1966年辞职之后很快就重新返回了政坛,而且这次的职位已经是国家的“大脑”:总理。此时的她已经70岁了。

上台之初,梅厄立即开始解决移民问题。因为移民在带动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刚移民至以色列的犹太人的生活如何保障。如何继续吸引新的移民。新移民与老居民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执政者最需要考虑的国家内政建设。为此,梅厄时期的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共房屋,并配套教育设施。另外还为低收入者在粮价方面也提供补贴。除此之外,由于1967 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防军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给以色列国民增加了非常多的就业岗位。这意味着以色列开始了经济结构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型。这样的经济转型也意味着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移民,由此以色列的国家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内政之外,领土边界历来就是以色列的军事国防的重点。而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占领了西奈半岛,这样一来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和约旦河这些天然屏障都成为其“国界”,对此,以色列遭到了世界舆论的指责,所以前任政府认为归还战争中占领的部分领土可以缓和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张局势。但梅厄则认为归还领土不能为以色列带来和平,因为在占领区的以军时刻都在与阿拉伯联军发生短暂的交火。在这种双方缺乏和平基础的局势下,她反对归还领土。而且国内民众也反对归还西奈半岛,国内的支持也使梅厄对其立场更加坚定。为此,她甚至拒绝了美国的罗杰斯的调停。

当然,梅厄的强硬还不止如此。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中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九月”绑架并杀害了以色列运动员之后,梅厄签署对恐怖分子的必杀令。并留下了以色列国民的至今铭记“上帝复仇”的至理名言①而这样的言语不仅让梅厄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起了作风强硬,做事雷厉风行的形象。更让世人看到了以色列政府对待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慕尼黑惨案》剧照

但也正是由于强硬的国家理念,以色列政府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1973年10月6日下午两点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军队开始了空袭,随后埃及在短时间内就控制了苏伊运河东岸。而叙利亚也兵分三路攻击了戈兰地区。到了10日,以军才开始了反击。19日双方在美苏的调停下停火,随后重新开始了谈判,但此时以色列居然以强硬的态度首先破坏了停火并攻进了苏伊士城。到了25日美国以双方外交关系相威胁才迫使梅厄做出了让步。事实上这次战争,梅厄在前期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扭转了局部战局。但是因以色列受到的多方限制,最终只得在11月11日宣布撤军。

而整个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承受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战无不胜的神话被阿拉伯人打破。国民不满的情绪到了最高点,大街上游行者的海报中甚至写着“果尔达,回家吧”的标语。面对国民的不满情绪与示威活动,梅厄只得在1974年6月辞去总理之职。事实上,整场战争的结果对以色列来说的确是国际形势下不得已的妥协。只不过这一次的代价作为小国的以色列是承担不起的。

最终在1978年12月8日,梅厄因肝炎离世,中年80岁,这位堪称“以色列母亲”的离世也标志着属于以色列开国元勋的那一代人的时代结束了。那一代人以极其强硬的立国姿态向世人展示了犹太人的建国理念。而梅厄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典范,她那慈祥而又强硬的头像至今仍被以色列作为国家法定货币使用着。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