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张建中

冯唐是西汉大臣,其祖父为战国赵国中丘人。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汉文帝时被拜为中郎署长侍奉。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有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不讳地答道:“即使您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任用。”汉文帝很不高兴地离开了冯唐,走回宫去。后来冯唐向文帝做了道歉,才得到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景帝即位后,冯唐被任命为楚相,时间不长,很快就被罢免。汉武帝做了皇帝后。匈奴又骚扰边郡,朝廷大量征召有德有才的将领,有人就举荐冯唐,可是,这时的冯唐已经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年过古稀的他很难再带兵打仗了,朝廷只好任命他的儿子冯遂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冯唐只能喟叹时光如隙,一去不复返。

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就要有勇于进取雄心壮志,及时地抓住机会。在这方面,毛遂就比冯唐积极的多了。

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做说客,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笑笑:“你来到我这里已有三年了,没听人说起你有什么出众的本领。”毛遂说:“如果您早早地任用我,我肯定早就脱颖而出了!”平原君见毛遂说的有理,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

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但却没了主意。

毛遂按剑上前说:“订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无非利害二字而已,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斥道:“我与你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还不与我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唐想用等待获得一个好的机遇,可是等到有机会了,自己已是老态龙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作为门客的毛遂却能积极进取,从而为自己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切记机会不是用来等的,等来的机会也是永远把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