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国翔

四月仲春,满眼新绿。

我出差到万州区的分水镇。这是个热闹的边界镇,与梁平区相邻。在热闹的小镇上,朋友小袁引见了一个壮实而又质朴的汉子,他的眼里充满着坚毅。小袁介绍说他叫罗应波,江津人。于是我们握手,因为我也是江津人。小袁又说他还是杜市镇人。于是我们拥抱,因为我也算是杜市人,我不仅在此读高中,而且在此工作十余年,镇里镇外我都很熟悉。后来罗应波自我介绍说:我是杜市镇太公山上的。我父亲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我小时也常下山到父亲所在学校玩……

我终于想起来一件事来。早在四十多年前我在这所学校读书时,一位老家住在太公山上的姓罗的老师时常时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来学校玩。这学校不大,各个老师家里的情况学生们都知道。这姓罗的老师虽没有教我,但我也偶尔与这个小男孩在操场上逗着玩耍……

人生有许多巧合。十八年后我调到杜市镇工作,曾分管和联系过学校,那时罗老师调到另外一所高完中去了!

这次也算是偶然。在他乡遇到老乡,而且还是我曾就读学校老师的儿子,并且与他玩过,他肯定是记不得的,但对已是高中学生的我,是记得的。只因时间太久,眼前这这个壮实精明、皮肤黝黑、眼神深邃人怎也无法与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小男孩联系起来……

罗应波有他的一番人生经历。1993年他在江津应征入伍,1997年转业分配到江津一家大型军工企业工作,后来单位名称不断变化,现厂名为重庆维柴厂。他曾任车间一线工人、厂办秘书、车间副主任、保卫处副处长等。2021年5月,经单位党组织推荐和市委组织部批准,他被安排到梁平曲水镇聚宝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工作队还有另外两名本地干部。他们的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从江津到梁平,工作和生活都是不习惯的。其实这是一项很艰巨很辛苦的工作。2021年聚宝村虽然脱贫,但怎样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怎样不至于返贫,脱贫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这些都是这支新派来的驻村工作队要做的事。当年这个四五岁的小师弟,如今担当起振兴乡村的大任。曾经的军人、国企中管,现在成为一名“村官”。

他邀我到聚宝村看看。他说:这里现在是“中国最美丽休闲乡村”……

早前的聚宝村虽有一个好听的村名,但自然环境非常差。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曲水镇是梁平区较为边远的镇,而聚宝村则同曲水镇最为偏远的村。这里虽脱了贫,但返贫风险仍大。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罗应波给我讲了“寻宝”的故事。

第一宝是“银疙瘩”李子。李子是聚宝村的老产业,家家都有李子林,满山遍坡是李树。想必是这里水田少旱地多原因。在山路边偶尔还会发现一株或两株百年的老李树桩。罗应波说:现在全村都换上良种脆李,但近两年来问题来了:果子多了一时卖不出去,发生烂果现象。村民总不能天天在自家吃李吧。果滥伤农,于是果农有了罢林捣树的想法。作为第一书记的罗应波立即组织村民修建了五个保鲜贮果的“冻库”,李子可保鲜数月,村民不愁一时难销出。他又引进快递公司,组建电商平台。于是,村民不用进城,网上购物用快递,外销李子用快递。人流、车流、物流使这个山村热闹起来,小李子销往全国,它真成了“银疙瘩”。

第二宝是“老房子”。在前二十多年间,聚宝村的民居民房没有遭到过大的破坏,村舍院落相对完好。罗应波组织村民对村院进行环境整治,凡坏烂腐朽之处进行修旧如旧,或者“穿衣戴帽”,于是,打造出几处如谭家大院这样的古风古韵、古色古香的“民宿”,驻村工作组又挖掘梳理出每个农家院落前尘往事,村院有了故事,乡情乡绪自然而来。这里成为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地方。这些年来,一到春天,百花盛开,来前聚宝村踏青赏花住民宿的城里人络绎不断。聚宝村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第三宝是“地下汽”。走近聚宝村这个半岛状的山坪,一柱天然气井架被掩映在李木桃林之中,妙如图画。一位姓谭的村民说:我在此居住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听祖辈说过这里地下藏有能燃烧的气。罗应波说:前些年气矿部门对此进行试钻探采,表明其藏量丰富。村民对国家气矿部门的试采工作在占地修路、建房等上非常支持,使之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目前他们正在与相关部门联系,附近村民有望能按相关规定就近用上清洁、卫生、便捷的天然气……

我们行走在聚宝村的李林埂道之上,清风气爽,非常惬意。不时遇到村民与罗应波打招呼,称他罗书记或罗队长。罗应波说:全村村民的家,他都去过,他们都认识我。当然,我也能认出他们,但有几个姓谭的村民的姓名有点混淆……

聚宝村“三宝”,稳住了脱贫的成果,并且有所拓展,这里正在走上乡村振兴之路。一个村民走过来,招呼了一声罗书记……

此时,我突然想到这江津人罗应波在他乡聚宝村寻到“三宝”应有后续。其实他和他的团队在这里也被磨砺成一“宝”。同行的小袁问:啥宝?我说:罗应波他们这三个人的驻村团队,在此就成为村民心中的“宝贝”。他们与聚宝村党组织一起,组成了一个坚强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