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小米的白色家电业务可以说是闷声发大财的案例。比较典型的就是空调了,销量一直在悄悄暴涨,已经不声不响地做到了全国第四。非小米主营业务的小米空调超越海尔、TCL等一些老品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品牌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自2014入局空调市场,与美的合作推出具备互联网属性的i青春系列,后来2017年正式推出“小米互联网空调”系列分体空调。小米空调产品最大卖点在于它的家居生态,这些空调都可以通过小米APP或小爱音箱连接,配合其他家电使用十分方便。如果是老人使用,语音操控也是很好的助手。2023年,小米与松下达成战略合作,模式是“小米设计+松下制造”。也就是说,大名鼎鼎松下成为小米大家电的代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调市场,历来是格力的天下。格力是空调领域的专业制造者,有着“好空调格力造”的美誉,并号称掌握“核心科技”。但让现在的年轻人在格力和小米之间选择的话,估计不少人会选择小米。

众所周知,在2013年的时候,格力的董明珠与小米的雷军搞了一个“10亿赌局”。赌的内容是5年内小米的营收会不会超过格力。要知道,2013年时,小米营收仅312亿,而当时格力已经有1200亿了。这个赌局这也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搬上小板凳看热闹。2018年格力总营收2000亿元,小米的总营收则为1749亿元,格力以251亿元的微弱优势击败小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小米2023年财报年总营收2710亿元,格力预计2023年的营收在2050亿到2100亿之间,格力已经被小米超出几个身位。时隔多年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小米在六年内营收增长近5倍,而格力只增长了约70%,更不用提2024小米汽车的大火将带来营收暴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做手机太容易了,分分钟的事情。当记者问,您做手机会超越小米吗?董明珠说,肯定会。不久,第一代格力手机高调发布,号称要挑战主流品牌。而且还自信的在开机Logo上加入董明珠本人照片。市场是残酷的,事实证明除了格力员工以外,几乎很少有普通消费者购买格力手机。时至今日,格力手机官网也已经打不开,公众号停更两年多时间。格力手机完全没有兑现董明珠的豪言壮语。董明珠一直想让格力多元化发展,为此试水了格力手机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业务,但均未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小米空调,一个非小米主营业务,没有高调的宣传,却闷声发大财,销量排名逐步攀升到全国第四,步步逼近格力的主营业务。如果有一天,小米空调销量反超格力,大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外。另外,格力没有做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小米却做得风生水起,小米SU7已经驰骋在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预计新能源汽车会成为小米未来营收最大的增长点。小米,作为一个互联网新贵,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在多元化发展还是主营业务的深耕,格力都被竞争对手越甩越远。想当初董明珠觉得雷军不可能赢她,到如今格力与小米的差距已经是越来越大了。企业的生命力并非由成立的时间长短来衡量,而更多地取决于其管理团队的活力与智慧。如果真有小米空调销量超越格力的那天,格力的心情将会是如何的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