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以上图片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南部县文笔塔位于南部县嘉陵江边上,曾经的南部县城还没有太多的高楼,站在远处就能看见鳌峰山高耸入云的白塔,蓝天下,熠熠生辉,犹如一根破土而出的竹笋,又像一支傲立苍穹的毛笔,人称“文笔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代南部县主簿李揆曾在此建亭一座,并留下“亭趺鳌峰顶上安,凌云人倚石栏杆”的诗句。乾隆四十三年,时任南部知县的湖北云梦人李元奋,顺应潮流,修建了“鳌峰书院”。用以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走上仕途。同时发动县城士绅、商贾出资,在鳌峰山上建起了一座木质结构的魁星楼,供文昌菩萨。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主宰文运。所以,建这座魁星楼的目的不言而喻。但这座魁星楼建成仅仅40余年,后这座木质结构的魁星楼“为水所圮”。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县令李文德将魁星楼移到“东门外曲水口”─即状元溪畔。此后,南部县“科第相继捷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鳌峰毓秀图)

曾经传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3年),新任南部县令黄起元,在例行的巡视中,黄起元发现鳌峰书院旁的山上野狗成群,犬吠声让书院不得安宁,更让他不悦的是,县衙里的衙役们行事相当目中无人,经常违背他的意愿办事,大有“欺生”的感觉。县令原本精通“堪舆”——发现魁星楼地势太低,不能镇邪。遂以“文峰宜高峻”为由,决定在鳌峰山上修建文笔塔,于第二年就破土动工。文笔塔建成之后,“果然野犬销匿,衙役循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成后的文笔塔是一座楼阁式六方形砖塔。三级塔身,高15米,塔径4.5米。由于塔基低矮,故显得粗壮。在塔的底层,开有一道门,二、三级各朝西开窗户一眼。每一级用异型砖叠砌成塔檐,用烟灰泥平抹。塔身用白石灰涂抹,与灰黑的塔檐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塔檐六角悬挂风铃。每当山风拂过,清脆的铃声传遍南部县城。塔内,用木板作楼面,通过梯子可攀上塔顶。在文笔塔第三级,悬有铁锅一口,用于焚烧字纸。塔内壁上,彩色木刻《二十四孝图》。至光绪二十年,文笔塔受到损毁,南部县又发动富绅,在两个月内筹资对文笔塔进行了修缮。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这座历经百多年沧桑的文笔塔,被彻底拆毁。

今天所见的文笔塔,即为重建后的文笔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保护南部县历史文存,在南部县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南部县政府拨款重建文笔塔于鳌峰山顶,新建的文笔塔高九层,是原文笔塔的三倍之高。

来源:方志南部

南部家乡的味道

四十年老手艺人匠心制作

南部农家土麦面

.....包邮到家.....

抢购需知:

下单后一般在次日发货,除偏远地区外全国包邮 (新疆、西藏、内蒙、青海、海南等偏远地区需联系客服补邮费)。

不会网络订购的朋友,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订购!联系电话:19960865678(微信同号)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