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ello!我是苏素。

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不可言说的痛,取消公摊的争论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在此大势下,近期,广东一地明确提出“自5月1日起,商品房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这是暨重庆按照套内面积计价之后的又一试图打破公摊泡沫的举动,引发公众热议,购房者在欣喜的同时也不免担心,房价是不是要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起源于中国香港。

2001年起施行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部分为独立产权,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共有产权。

公摊面积全称为“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

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作为计算房价的标准。

买过房子的都知道,高层的公摊面积最大,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小。网上曾有网友抱怨:110平米的房屋实际居住面积仅61平米,更有公寓公摊面积高达50%。通常来讲,公摊面积包括哪些,买房者并不十分清楚,只能任由开发商信口开河,公摊面积成为了开发商不可言说的可操作地带。而油公摊面积引发的后续取暖费、物业费等衍生费用也会相对较多。

02.取消公摊的利弊

取消公摊的优势主要在于:能让购房者更清晰地了解所购房屋实际面积,减少开发商暗箱操作的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

从2013年香港就已告别公摊面积的成功经验来看,香港房地产销售新规规定:香港新房销售必须按照实用面积标注,否则将被罚款100万至500万港币、判处3至7年监禁;针对二手房售卖,政府要求卖家提供以“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计价的双份资料。处罚实施力度可见一斑。

取消公摊的弊端主要在于:开发商也大概率会把房价调高来填补公摊面积的费用,如果开发商保持总房价不变,由于分母的总面积减少,单价自然会高很多,对于激活本就低迷的房地产销售市场会形成掣肘;但是如果按照之前的单价和套内面积计算,总房价肯定是降低的,购房者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所以,解决取消公摊的弊端还要看政策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的立场,很多网友说取消公摊会直接拉高房价的说法缺乏依据,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您的每一次驻足,都是我坚持每日更新的动力!感恩遇见!感谢有你!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