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是我军战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我军不仅首开攻打大城市的先例,而且从这以后我军由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迅速转变为永久占领大城市和统一大块解放区时代的到来。

济南战役的胜利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战役指挥员的正确指挥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华野司令员陈毅已经调离华东前往中原区工作,粟裕身为华野的代司令,他具体策划并指挥了济南战役,为济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次非常成功的战役中,许世友曾对粟裕的作战计划不满,甚至多次“抗命不尊”。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许世友只负责攻城。”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许世友为何会对粟裕的作战计划产生不满呢?

许世友不满粟裕的作战计划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解放军虽然夺取了原本由国民党控制的许多中小型城市,提高了我军攻坚作战的能力,但还没有过攻占国民党驻军10万人以上大城市的实践。

当时华北野战军包围了长春,华东野战军则孤立了济南,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包围了太原。在这三大城市中,显然我军攻占长春的条件更具优势。

然而毛主席从战略全局出发,坚决而明确地要求东北野战军放弃长春,转而攻打锦州。与此同时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商量后决定,将济南作为我军解决攻克大城市难题的突破口。

王耀武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位于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处,而此时驻守在这里的正是国民党第二绥靖区的司令官王耀武。王耀武手下有正规军3个整编师9个旅,以及非正规军5个保安旅等10万余人。

他们依托济南内城、外城和商埠构成基本的防御阵地,并用东山和飞机场等坚固工事作为屏障,防御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的毕业生,他崇拜孙中山先生,效忠于蒋介石,甚至有“黄埔三期第一将”之称。让王耀武真正扬名的则是在抗日战场,他在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以及上高会战中,都显示出不凡的战绩。

1945年4月,雪峰山一战令王耀武的军事生涯达到了巅峰,日军坂西一良中将正是被王耀武打得落荒而逃。也是由于这一战役的成功,王耀武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在1945年日军的投降仪式上,当王耀武收下坂西一良的战刀时,驻扎在高邮的岩奇大佐也将自己的佩刀双手举过头顶交给了粟裕,并说:“谨将这柄祖传的紫云宝刀先给仰慕已久的中国将军!”

从这里足以看出王耀武是国民党的代表将领,而粟裕则是我党的代表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

“不是冤家不聚头”,粟裕和王耀武就是这样的关系,他们算得上是老相识了。红军时期的谭家桥一战,王耀武令粟裕败走麦城,而在1948年的莱芜战役上,粟裕又一刀砍去了王耀武手下6万名“弟兄”,连他的副司令李仙洲也成为我党的阶下囚。

当华野分成内外线兵团作战的时候,经验老到的王耀武预感到济南将成为我军攻击的首要目标。果然外线作战的粟裕在豫东战役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接到了中央要他们攻打济南的电报。

而《粟裕传》编写组的成员温镜湖对这段历史是十分了解的,他回忆道:

“济南战役在1948年初豫东战役之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了,粟裕曾提出三个纵队暂时不过江的想法。豫东一战我军消灭了敌军9万多人的兵力,而粟裕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粟裕认为我军打歼灭战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的,势必会造成决战,因此在4月18日的时候,粟裕提出打完豫东后相机攻济南。”

粟裕

当粟裕接到中央的电报后,内心是极其复杂的,有高兴也有担忧:

首先是部队连续征战,疲惫不堪,如果此时继续攻打济南的话,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其次是敌人有非常强大的援兵,一旦援兵抵达济南,而我军还没有将济南攻下,那么反而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粟裕认为,夺取济南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兼顾攻城和打援双重任务的复杂作战。

不久后粟裕给中央军委发去一封电报,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意见,此后半个多月,中央军委和华野的电报来往频繁,反复商讨具体的方案。

最终毛主席和粟裕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计划,那就是攻城和打援同时进行,这个计划一反“一真一假,一虚一实”的传统打法,将32万人的华东野战军兵分成两路,分别组成攻城集团和打援集团,粟裕担任打援集团的总指挥。

这也是在军事指挥上推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毛主席和粟裕一生中极少有的真攻实打的分兵作战。

粟裕

8月25日到29日,粟裕在曲阜主持并召开了济南战役作战会议。在会议上粟裕确定了攻济打援的战略方针,既要攻城取地,同时也要歼灭相应援敌,以策万全。

不过这对我军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也是粟裕继黄桥兵行险招,扬名战神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指挥行动。因此在战役开始前,粟裕就确定了高度集中统一,各部队之间步调一致的密切协同作战方案。

粟裕独自率领18万的兵力负责打援,而许世友则率领14万的兵力负责攻城。

9月,在作战技能和心理上都做了充分准备的几十万华野大军,按照攻城和打援两大部署全部抵达指定的阵地,只等统帅一声令下。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突然发现自己内定的攻城总指挥许世友不见了,于是立即发去电报:“许世友去哪里了?怎么没有见到他?”

原来许世友由于天天骑马,导致后背受伤,因此在胶东养病,直到济南战役开始之前,他才养好病回来。

不过对于粟裕提出的作战计划,许世友却有些不满,因为据守济南城的是国民党将领王耀武,他不仅是黄埔嫡系,还手握11万大军,能征善战,打过不少胜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此次许世友率领的攻城部队只比王耀武部多了3万人,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而且国民党的武器装备是非常好的,再加上此次也不符合我军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方针,因此许世友向粟裕建议:

“能否从18万打援部队中抽调一个纵队的兵力来支援攻城部队?”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却遭到了粟裕的反对,许世友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军委和毛主席。但大家也知道济南战役是我军高层领导经过多次商量后才作出的决定,对于粟裕的作战计划,毛主席也是十二万分的支持。

济南战役马上就要打响,指挥员之间却突然在意见上出现分歧,很有可能会对战事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为了统一前线思想,毛主席给许世友发去电报,一再强调攻济打援的重要性,并在电报的最后写了一句:“你只负责攻城,粟裕负责统筹全军指挥!”

毛主席和许世友

许世友收到毛主席的电报也只能同意,大家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疑惑,在军中不是最忌越级报告,最忌不服从命令吗?那么许世友对上级粟裕不满,甚至越级向毛主席汇报,为何毛主席还让许世友担任攻城的总指挥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毛主席选择许世友作为攻城总指挥,不仅仅出于个人之间的情感,还因为许世友能打仗。许世友带领的部队大多都是山东人,十分擅长打硬仗,因此济南战役交给他,毛主席是一百个放心。

获得济南战役的胜利

1948年9月16日晚上,正是农历中秋团圆节的前夜,此时国共两党的几十万官兵都在寂静的夜晚中等待。午夜零时,决战正式开始,刚刚发布完进攻命令的许世友,正坐在指挥部研究一张张电报,观看着标有红蓝两色和圈圈点点的地图。

攻城人数是14万人,而守城人数则是11万人,在人数上我军并不占优势,毕竟按照常规攻守比至少应该是3:1才对。更何况此时是广阔的平原,对拥有现代化运输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来说,从徐州到济南的路程是用小时计算的。

一旦敌人的援军抵达,那么我军的打援部队是否能顶住大炮、坦克的进攻呢?而这些都是决定整个华东野战军命运的关键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许世友突然发现自己发布的作战命令竟然被人改动了,而此人正是原定助攻东线总指挥聂凤智。原来聂凤智将“助”字改成了“主”,而他所率领的部队也从助攻变成了主攻。

在我军战史上,争当主攻的事情并不奇怪,但擅自更改作战命令担任主攻的却是非常少见的。

众所周知许世友的脾气是非常暴躁的,但当他得知这件事后竟然没有生气,而是对手下的人说:“这就是牛刀子战术,东边一把,西边一把,然后一起往里插,搅乱他的五脏六腑。”

谁也没有想到,聂凤智此次私改军令,刚好打乱了王耀武之前策划好的“守株待兔”的部署。大战刚刚开始,王耀武就判断出西面是我军主攻的方向,因为西面有空中通道,争夺飞机场是关键。

然而当东面打得十分激烈的时候,王耀武就开始怀疑自己判断失误了。这一下子可苦了担负激动增援任务的国民党守城预备队,他们一会被命令紧急援助城东,一会又被命令紧急援助城西,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不久后王耀武的部下吴化文,经过多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努力劝导和说服,最终认清了形势,并于9月19日率领国民党两万多人起义。一直在关注吴化文起义的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他们起义当天收到来自粟裕等人发来的电报后欣喜若狂。

第二天,中央军委发来电报:“应力争吴化文部引我入城,作为内应,共同解决王耀武。”

不过吴化文的起义并没有让毛主席放松警惕,21日毛主席致电粟裕等人:“攻城第一阶段虽然顺利发展,但第二阶段可能要费很大的力气,千万不能轻敌。”

攻城部队勇猛神速,再加上吴化文率部起义,令济南西部门户洞开,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动摇了王耀武固守济南的信心。王耀武原本打算率部进行突围,但蒋介石却下达命令,让他继续固守,准备等待支援。

王耀武为了拖延时间,下令让部队缩短阵地,集中兵力,以内城防御为主,固守城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3日晚上,华野攻城部队开始对内城发起激烈的进攻,由于内城是济南的军事核心阵地,再加上城墙又高又厚,又有明碉暗堡。

军东西两大集团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对内城发起了进攻。第9纵队25师73团在团长张慕韩的指挥下,击败国民党军“敢死队”的多次反扑。

我军攻城集团各纵攻入城内后,即和守军展开逐楼、逐岗等的争夺战。王耀武见状连忙将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辛理,自己则化装逃跑,攻城部队最终攻进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大院,罗辛理被迫投降,内城的守军全部被歼灭,济南战役胜利结束。

早在9月20日,也就是济南战役开始的第五天,毛主席就预计到王耀武会逃跑,他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给粟裕发去电报:

“吴化文起义后,我军进一步攻城也达到最紧急的情况,王耀武很有可能会率领心腹突围,或逃往天津,或逃往青岛。你们在部署上,必须预先估计到这种可能的情况,从各方面布置,已达到全歼的目的。”

毛主席

9月22日,毛主席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出电报,布置多层堵击力量,最终在我军的层层包围下,乔装成难民的王耀武逃到寿光后被我公安人员抓到,到此,济南战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粟裕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粟裕一生打了很多胜仗,是毛主席麾下众多战将中最得心应手的一员爱将。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到了解放战争的中期,毛主席看粟裕的仗越打越大,越大越好,歼灭的敌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决定放手用他,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职务交给粟裕担任。

1948年4月,毛主席对粟裕说:“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陈毅同志要和邓子恢同志一起去中原局,去中原军区工作,那里的工作更需要他。”

粟裕听了毛主席的话感到十分意外,同时也是非常着急的。粟裕从指挥战争方便的层面考虑,一再恳求毛主席不要将陈毅调走,如果实在要调走的话,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职务还要给陈毅保留。

毛主席

毛主席考虑了粟裕的意见,采取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陈毅调走的命令不变,但他司令员和政委职务仍保留,除此之外粟裕担任代司令和代政委的职务。”

毛主席这一处理办法,不仅解决了粟裕的请求,还让陈毅能够按照之前的安排顺利上任。

毛主席对粟裕的重用不仅如此,只要有重要任务的时候,毛主席经常考虑由粟裕担任,让他挑担子。比如说渡江战役胜利后,紧接着就有一个解放台湾的问题,那么该由谁来负责解放台湾呢?

毛主席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粟裕负责,于是将这一重任交给粟裕来承担。不过粟裕知道后认为自己难以担此重任,便向毛主席提议:“主席,解放台湾的重任我恐怕难以胜任,我建议由刘伯承和林彪同志承担。”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毛主席并没有改变这一想法,他还是决定让粟裕负责解决台湾问题,大家从这里足以看出毛主席对粟裕有多么器重了。后来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解放台湾这一任务也被搁置了。

粟裕

我军的解放战争刚刚结束,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美军在仁川登陆,金日成向我军求助,希望我军能够支援,那么该由谁担负这一艰巨的任务呢?毛主席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粟裕,他相信粟裕能够用自己出色的指挥艺术打败敌军。

但粟裕由于身体不是太好,实在无法前往朝鲜参加战役,毛主席这才解除了粟裕担任司令员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粟裕的军事才华,毛主席和刘少奇、朱德等人商量后,决定调他来到解放军担任总参谋部,先是担任副总参谋长,然后担任总参谋长。

粟裕一再向毛主席请求:“主席,还是让我抓一项具体工作比较好,如果让我去统帅部的话,我担心做不好,难以胜任啊!”

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经过商量后,并没有同意粟裕的请求,毛主席还专门找粟裕进行了一次谈话:“粟裕啊,我们都是相信你的,你是可以胜任的。”

粟裕

粟裕到总参谋部后,对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等建设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对自己的期望,日夜操劳,最终写下了不少报告,也向毛主席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由于粟裕总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再加上自己局部的实际情况,因此他所提出的意见都是非常合理的。毛主席只要看到粟裕提交上来的报告,都是十分认真、细致的查看,并在报告后方批示“同意”、“很好”等字样。

1953年2月,毛主席和陈毅等人乘坐火车从南京等地回北京,而这一路所遇到的地方,都是粟裕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打过仗的战场,因此毛主席提了粟裕一路。

当列车经过徐州的时候,毛主席凝视着窗外这个当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感慨道:“粟裕当年是立了第一功啊!”到粟裕曾经“中秋夺城”的济南后,毛主席又说:“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啊!”

陈毅点点头,笑着说:“粟裕是樊哙。”

毛主席

毛主席对陈毅的话似乎有些不满意,说:“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三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是我们解放军的将领,也是人民的好儿子!”这些话,在场的人都听到了,比如说罗瑞卿、李银桥等人。

1955年,中共中央在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的问题,在讨论到粟裕军衔的时候,毛主席说:“不仅要授予粟裕元帅军衔,还要给他极高的评价。”

毛主席顿了顿继续说:“不管是从功绩、资历或者其他方面来看,粟裕都可以担任元帅。在解放战争中,有谁没有听过粟裕的大名?”

但非常可惜的是粟裕已经请辞了元帅,毛主席得知后不禁感叹:“真是难得粟裕!难得粟裕啊!”

1961年,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毛主席,此次蒙哥马利提到了淮海战役,毛主席也说起了粟裕。

毛主席和粟裕

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不可思议。毛主席很是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里,有一位很会带兵打仗的人,他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周恩来的贴身卫士韩福裕曾回忆,新中国成立最初,他跟随周恩来到中南海服务处理发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毛主席。在得知韩福裕是周恩来卫士的时候,毛主席笑着询问他:“你是周总理的卫士?你叫什么名字啊?”

韩福裕说:“主席,我叫韩福裕,韩是韩信的韩,福是幸福的福,裕是粟裕的裕。”

毛主席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这个名字好啊,包含了中国两个大军事家韩信和粟裕,你比他们还幸福啊!”

对韩福裕来说,毛主席的话是幽默的戏言,然而正是这不经意的话语,却也真实地折射了粟裕这位“大军事家”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