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石景山区的东南角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虽然无人居住,但却24小时有武警把守;这里虽地处闹市,但却始终鸦雀无声;这里虽墓碑无数,但却是让国人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一提到它的名字,每一个华人无不肃然起敬,这个特殊的地方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八宝山革命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宝山革命公墓

作为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的园林式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最神圣的地方。这里也埋葬着无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烈,比如说朱德总司令、彭老总等等。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如此神圣的地方,竟然还埋葬着12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比如说卫立煌傅作义、和平将军张治中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声名显赫的将军,并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以及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去世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在这12位国军将领中,却有一人极具争议,甚至至今还有人认为他没有资格被葬入八宝山,他就是黄维。黄维一不投诚,二不起义,被俘后还拒绝改造,甚至在临终前仍抱着效忠蒋介石的念头。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肯悔改的国军将领,不仅获得给毛主席守灵的资格,就连去世也被批准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维

那么黄维为何能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呢?他和毛主席之间有什么渊源呢?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一切都要从1937年8月的罗店争夺战说起。

罗店争夺战,获得葬入八宝山资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一触即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国华北地区接连沦陷,猖狂的日军更是喊出“三个月铲平中国”的口号。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战略,1937年8月,日军将枪口瞄准了当时我国最富饶的上海,淞沪会战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淞沪会战被称为是我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共参战上百万人,持续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场惨烈的战斗,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而黄维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1904年出生在江西贵溪一户清寒的农家中,父亲早逝,全靠母亲耕作维持生计。黄维小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13岁便考入江西第四师范,学习异常刻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黄维19岁从第四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担任小学老师。然而此时我国正值军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的时期,黄维痛心疾首,决定舍身报国,拯救危亡。

巧合的是黄埔军校正在各地秘密招生,黄维得到同乡、共产党人方志敏的热情帮助,于1924年来到上海报考,后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黄维从黄埔一期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而被留校,担任三期入伍生总队区队长,曾两次跟随蒋介石东征。

北伐开始后,黄维先是在严重率领的21师担任先任营长,然后在福建永安和浙江桐庐的作战中战功卓著,受到严重的器重,升任61团的团长。

1936年,黄维被选派前往德国陆军大学进修,后来因为抗战爆发,于1937年8月28日回到南京。黄维向军委报到的日子,刚好是第67师师长李树森在进攻罗店的战斗中受伤离开的时候。

陈诚

18军军长罗卓英和三战区前敌司令陈诚知道这件事后,连忙给蒋介石发去电报,请求任命黄维担任67师师长。蒋介石当即批准,并于9月2日上午召见黄维,询问他在德国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当前中国抗战形势的看法。

黄维先是向蒋介石汇报自己在德国的所见所闻,然后说:“日军虽然很强,但毕竟是小邦,资源匮乏,无法长时间作战,因此我们应该速战速决。校长采取全民总动员长期抗战、逐步消耗日军能力的方针,必定能消灭敌人。”

蒋介石听后连连说:“好,好,我已经决定让你接替李树森担任67师的师长,一会你和我一起去上海。”紧接着蒋介石留黄维中午和自己一起吃饭,并向黄维颁赠他的照片和几本书。

在这张照片的右上侧还写有“培我同志”四个字,落款则为“蒋中正”。黄维见状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是蒋介石有意培养自己,这也让黄维受宠若惊。

9月3日,黄维跟随蒋介石来到昆山,在这里他见到了顾祝同、陈诚、张治中等人。当天晚上。罗卓英带着黄维来到67师师部,向大家传达了蒋介石的指示,并宣布黄维接任67师的师长。

会议结束后,黄维便由熟悉情况的参谋陪他连夜到前线巡视部队,直到次日中午才返回师部。黄维吃完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又跟着参谋长去师直属部队巡视。黄维经过一天一夜的巡视,对全师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黄维在巡视中和官兵交谈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重点要求抓射击、手榴弹投掷等。黄维向来注重实际和实效,不讲究形势,他不仅关心官兵疾苦,还勤于接触基层,素有“平民将军”的雅称。

9月6日午夜刚过,397团的重机枪、迫击炮就从侧方向日军的阵地猛射,随后各个突击队趁机过河冲入敌军的阵地。血战到天明前,黄维部完全占领了罗店镇内河南大片的地域,日军退到河北岸,但他们不肯撤退,仍在负隅顽抗。

黄维和叶佩高等人正计划整顿态势,继续向河北的日军发起进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敌军的10多架飞机突然开始轮番扫射,因此黄维部伤亡十分惨重。

紧接着日援军三股各千余人在战车和装甲车的前导下,分别直扑罗店,猛烈进攻397团和33旅,战斗异常惨烈,形势对黄维部是十分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黄维和叶佩高等人仍在火线指挥士兵们进行反击,一次次打退了日军。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次战役持续到中午,战局仍没有得到改善,因此罗卓英决定放弃罗店。

9月7日,罗卓英下令停止进攻,各部回守原阵地。黄维则亲自指挥199旅在顾家角和日军血战到9月15日,不仅击退日军多次猛烈的进攻,还歼灭日军600余人,成功掩护14师、98师向后方转移。

然而战争打到最后,黄维所率领的部队伤亡惨重,几乎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但黄维仍不放弃,他将部队中的文书、伙夫等人全都派到了战场上。

战斗结束后,黄维所率领的1万兵力最终只剩下不到1000人。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是一架绞肉机的话,那么罗店争夺战就是一座彻头彻尾的血肉磨坊。

虽然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但黄维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仍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仰。淞沪会战后,黄维还得到了陈诚和蒋介石的一致称赞,之后更是将他升任为军长。

而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黄维曾多次率领部队给日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黄维才能在去世后被批准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淮海战役,被我军俘虏

如果说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惨的一场战役,那么淮海战役应该是解放时期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1948年11月6月,淮海战役打响后,黄维兵团奉命从河南出发,日夜兼程驰援徐州战场。黄维的第12兵团是1948年9月成立的作战兵团,下辖第10、第14、第18和第85军,另有一个机械化的快速纵队,被蒋介石当作中原战场的主力。

东进以来,第12兵团凭借着机械化的快速优势,前锋很快就抵达安徽蒙城。黄维本来准备通过蚌埠方向补给粮食和弹药,然后再向前伸展兵峰,毕竟大兵团作战不能没有后勤支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伯韬兵团被我军围困,蒋介石连忙命令黄维兵团火速前进,以解黄伯韬兵团的困境。黄维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只好继续前进。

黄维兵团渡过浍河不久,就发现前方有解放军的强大阻击阵地,他知道情况有些不妙,但此刻是想退也退不了的,因为蒙城已经被追踪而来的解放军给占领了。

前有重兵,后无退路,黄维只好向固镇前进,固镇位于铁路线上,既方便补给,又方便增援。然而黄维兵团刚动,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大军就四面云集,并于11月25日将其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黄维兵困双堆集后,蒋介石一边命令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驰援黄维,一边向第12兵团所在地空投粮食和弹药,并将该兵团的副司令胡琏空运到双堆集。

骁勇善战的胡琏从天而降,给黄维兵团打了一针强心剂。黄维自知军事经验不如胡琏,便索性放手让他指挥第12兵团。

12月6日,解放军在对黄维劝降无效后,正式开始了总攻。我军攻击的重点则放在第10、第14和第85军的方向,准备先歼灭这三个军,然后和黄维的王牌军第18军决战。

这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中原野战军在坚持大别山作战的时候损失惨重,但面对蒋介石王牌兵团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说:“我们一定要干掉黄维兵团,即使这一仗将中野都拼光了,其他各路的野战军也要继续下去,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短短一个月内,第12兵团进行了数次突围,但全都被我军给打了回去。在弹尽粮绝之际,不少国军士兵选择起义,一时间黄维的12兵团乱成了一锅粥。有些国军将领甚至趁乱逃跑,但都被我军抓了回来,令人意外的是,我军始终没有发现黄维的身影。

直到12月15日晚上,一个奇怪的身影引起了值班战士薛振英的注意。当时薛振英等人奉命驻扎在一个刚刚被占领的村庄里,晚上12点左右,薛振英和营教导员带领一些人在村口巡视,忽然听见离他们不远的村外田地中有些嘈杂。

薛振英连忙带着两个人过去查看,快走到跟前的时候,对方发现了他们,于是薛振英停下来大喊道:“口令!”对面的人答不上来,只说是“自己人”。由于天黑看不清,再加上对方没有对上口令,因此薛振英便怀疑对方是敌人。

薛振英刚打算抓住对方,没想到对方撒腿就跑,薛振英等人连忙追了上去。当薛振英跑到刚才那些人站的地方的时候,突然发现脚下的地沟里还趴着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振英没有继续再追,而是径直走到趴在地沟里的那个人身边,用枪指着他说:“给我起来!”对方没有反应,薛振英便踢了他一下,对方还是没有动。

薛振英知道对方在装死,便厉声说道:“赶紧给我起来,再不起来我就毙了你!”对方知道自己的计谋被识破,只好慢慢地站起来。薛振英上下打量了一下,只见对方40多岁、个子不高,但行为举止看上去和普通的士兵不一样。

薛振英先搜了一下对方的身,没有发现武器后问他:“你是谁,叫什么名字?”对方只是说了句“我是30军的书记员”,然后再也不肯开口说话了。

薛振英无奈,只好押着他朝驻地走去。回到驻地后,营长杨镇海和教导员范天枢见他身份不简单,便开始审问他,但对方一直说自己是30军的书记员,除了这句话再也不肯开口。

由于外面还在战斗,解放军战士顾不上仔细审问他,就将他关在营部的一间房子里,派两个人看着他。第二天杨镇海率部转移,这名俘虏也跟着他们,还替他们扛了一个小钢炮的炮架。

毛主席

直到第三天,营里才将他和其他俘虏一起送到团里,在团里关了3天,他的身份仍是一个谜。后来团里又将他送到师里,到了师里,他知道自己身份藏不住了,便说:“我是黄维,我要见刘伯承!”

毛主席:不予黄维处死惩罚

刘伯承知道自己的手下抓住国民党中将黄维后,十分开心,随即给中央军委写信,希望能够将黄维就地处决。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毛主席没有同意就地处决黄维,而是说:“黄维只是听命行事,不予处死惩罚。”就这样,黄维侥幸活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北京功德林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和辽宁抚顺监狱设为战犯监狱,用于对日伪战犯和国民党战犯进行关押和改造。黄维被俘后,先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尽管黄维成为阶下囚,但他仍不服气,甚至多次公然对抗。当中原野战军联络部长让黄维在写给杜聿明、邱清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劝降信上签名的时候,他恼羞成怒,说:“自古以来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

带着这种“顽固思想”,黄维先后走进北京功德林、秦城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在此期间,黄维在功德林和秦城曾“蓄须明志”,声称:“在国民党时期留下的胡子,坚决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

除此之外黄维和秦城还整天在口袋里揣了本文天祥的《正气歌》,宣称:“我要坚持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坚决不向自己的敌人投降!”

当时,所有国民党战犯都在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随后会书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黄维不仅不写笔记,连别人在作报告的时候他都是一言不发的。

某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黄维用餐的时候,妻子劝他和中共合作,争取早日被特赦。结果黄维听了妻子的话,直接将筷子一摔,大声斥责道:“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吃你做的饭,你以后也别来看我了!”

尽管黄维并不配合,但共产党和毛主席还是以最大的宽容对待他。黄维刚到功德林监狱的时候身患五种结核,比如说肺结核、淋巴结核、精囊结核等等。

周恩来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指示公安部用黄金到香港购买链霉素等药物,这才将黄维的病给治好。但结核病治好了,黄维还有一些老病没有得到治愈。

对于黄维的病情,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医生张维周大夫是十分清楚的:“黄维不但心脏不好,还有严重的痔瘘。”原来黄维早就患有痔瘘,虽然经过各大医院的诊治,但始终没有得到根治。

1972年,黄维旧病复发,每天流血不止,甚至引发了贫血性心脏病,随时都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这也令黄维倍感痛苦和折磨。为此,张维周专门前往沈阳痔瘘医院,找到著名的专家李润庭:“黄维的痔瘘已经非常严重的,这也成为他心脏不好的根源。你如果将他的病给治好了,你就在改造黄维的问题上帮了我们大忙……”

李润庭听了张维周的话,感到责任重大,但他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棘手的任务。随后李润庭带上各种手术器具,和医院党总支书记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为黄维进行手术。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治疗,手术圆满完成。术后观察,手术完成的非常成功,这也令困扰黄维几十年的痔瘘终于得到根治,这一结果也令黄维喜出望外。这次手术后,黄维的抵触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为毛主席守灵,去世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从1959年开始,我国便开始对战犯进行分批特赦。不过我国对被特赦的战犯也是有要求的:认错态度良好;矫正反动思想;积极接受劳动改造。

黄维便是因为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所以迟迟没有得到特赦。直到1975年,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记挂着狱中的战犯。

某天,毛主席突然对工作人员说:“那些战犯都放了吧,我们强迫人家进行改造是不好的。我们之前杀恶霸和地主是为了让人民安心,但这些战犯是不会对老百姓造成威胁的,都将他们放了吧。”

黄维接过特赦令

3月19日,特赦全部战犯的决定被公布,而释放战犯名单第一个就是“国民党第12兵团中将司令黄维”。这天,黄维等战犯乘坐快车进京,23日下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饭店为战犯们举行了一次宴会。黄维第一个代表被释放战犯发言,他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战犯的改造和特赦。

除了被毛主席下令特赦外,黄维后来还获得了为毛主席守灵的殊荣,这令黄维本人也十分疑惑。

黄维被特赦后,本想带着妻儿回江西贵溪老家安度晚年,但中央却让他留在北京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不仅能享受政协委员的待遇,每个月还有200元的工资。

晚年的黄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国军”抗战能够给承认。黄维说:“抗战是不分国共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期间作出的贡献。”

黄维一家

同样,黄维的朋友也是“不分国共”的,他从不回避和共产党早起革命者方志敏的友谊。1977年10月,黄维在参加完国庆28周年观礼活动后,女儿黄惠南就陪着他南下参观考察。

在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时候,有个烈士的名册被锁在玻璃柜里,黄维看第一页的时候发现上面有自己的同学,于是要求管理员将名册拿出来看看。黄维翻了几页,发现上面好几个都是自己的同学,其中就有方志敏。

一时间黄维感慨万千,对女儿说:“我要去参拜方志敏烈士的墓。”那天,在方志敏的墓前黄维伫立许久。

即使经过27年的改造,黄维也没有对蒋介石进行过大批评,他曾在一次谈话中说:

“国民党内部的坏人是不少的,但有两个人我是不会骂的,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陈诚。为什么呢?蒋介石是我的校长,最高的长官;陈诚则对我恩重如山,没有他的重用,我提升的也没这么快。”

1989年3月20日,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黄维去世后,党中央批准他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做出贡献的英雄,尽管黄维在改造期间多次不服从,但我们不可否认他在抗战期间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他能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重要原因。#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