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55年参与首次授衔仪式的千余名开国将军中的一员,李德生将军的履历可谓是相当不平凡。

战争年代,李德生身经百战,打了很多漂亮仗,立下了赫赫战功;和平年代,李德生更是从地方去到了北京,短短几年就从一名野战军军长做到了中央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

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李德生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李德生将军的人生履历不断被刷新与续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李德生人生中的“三次意外”。而这“三次意外”的发生,又都和毛主席息息相关。

“哪个是李德生?”

1968年10月,毛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按照惯例,这种规模的会议也不是短短一天就能开完的,一般都要在第一天先进行小组会议,之后才是大会。

为此,会议一开始,周恩来总理率先宣布了分组名单,中途念到了“李德生”的名字。

一旁的毛主席听到这里,眼睛一亮,直接脱口而出问道:“哪个是李德生?”

彼时,李德生作为安徽地区的主要负责人,就坐在台下。

在此之前,李德生率12军赴安徽,在芜湖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短时间内稳定了安徽的局势,凭借此出色的工作表现,李德生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关注。

李德生(前排左一)与12军合影

会议召开前,正在安徽农村检查生产情况的李德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被通知以安徽省代表的身份进京,参加此次会议。

台下的李德生听到毛主席叫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然后就看到周恩来总理用手指了指自己这边的方向。

紧接着周恩来率先开口向毛主席介绍道:“李德生同志是12军军长,参加这次会议是作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

毛主席听到这里,当即环视会场,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李德生的方向,一边招手一边说道:“李德生同志,请你站起来。”

李德生当即从一众列席人员中站了起来,并用宏厚的声音答了声:“到”,然后将手臂举起,冲着毛主席和周恩来敬了个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李德生还不知道毛主席突然点自己的名字是干什么。

同样的,会场内的其他人也很不解,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突然对一个列席人员,一个军长感兴趣,也纷纷回过头去看李德生。

毛主席则开始了熟悉的见人三件套,那就是询问对方姓甚名谁?哪里人士?多大岁数?

这边,李德生于是一一作答道,“我是河南新县人”,“今年52岁了”。

紧接着就听到毛主席直接将李德生近期的工作表现对号入座道:“芜湖的工作整得不错嘛。”

李德生听到这里,也听出了毛主席夸赞的意味,原来此次点名不是坏事,是自己工作得到认可了。

“你是怎么搞的?”毛主席继续追问,想要李德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经验。

台下众人听到毛主席这么问,又转回头去看李德生,准备听李德生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好学习学习。

“就是要大造舆论!”就听见李德生中气十足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一共7个字,以示自己的答案。

众人还等着听李德生继续说下去,一听究竟。

结果李德生的回答戛然而止,会场内寂静无声,没了回音。

众人包括毛主席在内,片刻才反应过来,李德生这是已经说完了。

紧接着会场内就爆发了阵阵笑声。

不过李德生对大家的笑声也不在意,因为他对自己的答案很是自信,而且这也确实是自己率领十二军在安徽芜湖工作时的重要经验,也不需要多余赘述。

“就是要大造舆论”,能说出这句话说明,李德生已经具备了其他大多数军事干部所不具备的独特本领。

如同在战争年代带兵打仗,要在纷繁复杂的战局中找到一击即中的制胜环节,在和平年代,李德生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工作中的要害关系,且善于总结。

在芜湖工作,无论是成立革命委员会,还是致力于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建设,李德生当然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可讲。

但是在当天大会的小组点名环节,长篇大论显然不适用,所以李德生就对经验进行了浓缩,这样“大造舆论”4个字精华就被概括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毛主席对李德生的答案很是满意,会场内笑声起伏时,毛主席也跟着笑了起来。

紧接着,就听到毛主席接着李德生的一句话经验说道:“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了,就是要靠造舆论,要不然,怎么能拉起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解放军,那么多队伍。要是不做群众工作,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了。”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对李德生一句话经验的重要肯定,而李德生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经验,给毛主席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