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你可能无法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红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食品内参消息,华彬集团(中国红牛)将全面关停2B、2C及区域社区电商平台,时间节点定在通知下发后一个月内,也就是5月18日左右。

具体来看,2024年4月18日起,两周内,首先完成淘菜菜、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兴盛优选的全面关停;一个月内,完成对所有2B平台、2C百亿补贴平台、社区电商平台的关停。

也就是说,以后买红牛只有线下了,令人无法意料的是,红牛居然这么硬气,直接硬刚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这些互联网巨头。

其实,说起来有点好笑,因为现在你去主流电商平台搜索红牛,基本上搜不到华彬集团旗下的红牛了。

有网友会说,你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分分钟就能在网上下单,给你买几箱红牛,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买的红牛,不是中国红牛,而是泰国红牛。

红牛不是中国饮料

如果我告诉你,红牛不是中国的,你还会花6块钱去买一个250ml的饮料吗?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这句广告词,你一定很熟悉吧!没错,它就是红牛的广告语。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其实市场上有4大类红牛饮料,分别是: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红牛安奈吉饮料和奥地利红牛。

前三种基本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奥地利红牛份额很小,很难买到,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隶属于中国华彬集团,但实际上是一款侵权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和红牛安奈吉饮料属于泰国天丝,是正宗的红牛。

是不是有点乱,那么我就来捋一捋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泰籍华人许书标在泰国创建了天丝集团,1970年左右,许书标在工厂研制出一款含有糖、咖啡因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饮料,取名为“红牛”,饮用后能够保持清醒和精力充沛,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1993年,许书标受邀来到海南发展,在海南成立了红牛饮料有限公司,并首次在中国区使用中文“红牛”命名。

1995年,许书标结识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双方共同成立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和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也就是“泰国红牛”和“中国红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许书标病逝,其子许馨雄接管了天丝集团,并在2016年宣布终止华彬集团的“红牛授权”。

但是华彬集团患上了“红牛依赖症”,放不下这块肥肉,无奈天丝集团将华彬集团一纸诉讼告上法庭。

一审判决华彬集团侵权,要求其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商号,同时赔偿原告天丝集团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

2021年4月,天丝集团针对华联超市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提起民事诉讼,朝阳区法院作出判决,责令华联超市停止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并冻结其银行存款1512万元。

这件事之后,各大连锁超市、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主流的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拼多多都开始下架“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以规避避免侵权问题。

这是不是很像王老吉和加多宝,双方也因为授权问题打的不可开交,最后闹到法庭上,结果被其他品牌钻了空子,现在王老吉和加多宝早已和中国饮料TOP10无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牛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局面,谁也没想到花6块钱买的红牛居然是泰国饮料,如果华彬集团彻底放弃“红牛”时,无论是中国红牛,还是泰国红牛的销量必然会快速下滑。

因为品牌使用方赚钱了,就想着一味提高授权费最终将导致合作破裂,受伤的将会是整个“红牛”品牌,双方这种“内耗”最终会两败俱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彬集团在此次诉讼中也损失了不少,至少超过了3亿,三家工厂也关停在即,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去代理一款产品,防止“产品火了,对方突然终止代理”,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滋味不好受,或者我们自己去努力研发产品,然后做强做大。

此次华彬集团终止“电商红牛”会掀起多大的浪呢?

我们都知道电商改变了国人的消费观念,网上零售额持续攀升,去年达到了15.42万亿,还催生了快递、外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

受网购影响,昔日的线下巨头苏宁、国美纷纷陷入了亏损,大量的实体店凋敝,纷纷打出了“旺铺转租”,活下来的实体店也被迫在淘宝、京东和拼多多平台上同步开启网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华彬集团(红牛)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全面关停电商平台,将货全部投向线下实体店,时间节点更是定在618网购促销节之前的518。

这有点耐人寻味了,如果红牛此战能够胜利的话,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呢?大量的品牌商家联合起来搞一个专门的线下518促销活动?

不过红牛的此次行动,并非是一时冲动,也没有网上传的“为消费者服务”那么高大上,而是迫不得已。

早在2018年,红牛的广州分公司就和阿里搞过一次“切割”,因为在合作条件、销售策略、市场操作上出现了矛盾,红牛广州宣布与停止阿里合作,并且禁止所有经销商、分销商向阿里平台供货。

虽然双方经过协商握手言和,但是事实证明,红牛与电商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最终出现了这次全面切割。

没错,就是一刀切!并且对那些“不遵守规定”的经销商加大处罚,很可能会更换某些区域的总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牛之所以如此的果决,是因为公司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因为授权问题,整个渠道商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加上电商平台的低价促销、串货等行为,又影响到了渠道商的利润,整个红牛市场已经很混乱了。

如果再不出手,渠道商很可能会放弃中国红牛,转而投向泰国红牛,你想一想,一边是天丝集团的持续诉讼,官司输了就意味着赔钱,一边是低价、串货影响自身的利润。

只有利润足够多,才能冒着风险去干,利润一旦不足,靠义气、靠合同是无法留住渠道商,那么到时候红牛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利润了,而是整个市场。

尽管很多品牌商对于电商的低价促销很反感,但是目前来看还没有哪家有实力敢对电商巨头说“NO”,华彬集团的行为或许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行为。

未来实体与电商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形成消费共振,还需要多次的磨合,协商。“一刀切”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是这也是磨合的一个过程。

红牛封杀电商平台,究竟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是“拨乱反正”,还是“逆势而为”?电商平台的存在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呢?是“多元化选择”还是“市场乱象”?

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貌似只有打开一瓶红牛,坐在板凳上静看传统品牌和电商平台之间的极限拉扯。

我是科技铭程,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