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即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麻烦他人,尽可能独自解决问题,很少请求他人的援助。

当在街上碰到熟人时,他们更倾向于避开而不是打招呼,参加社交活动时感到疲惫不堪,急于回到家中的安静。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看见熟人想绕道走,一聚会就觉得累,这是一种危险人格。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个现象:

一、社交宿醉现象

语言学家肖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引入了“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这一概念,

描述的是内向人士在经历高强度社交活动后出现的症状,如出汗、疲劳,甚至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如果一个内向的人所在的社交环境远超他们的预期或承受力,他们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思维困难等症状。

想象这样的场景:

当你被邀请参加一个小型聚会,原本以为只有几个熟人,可以轻松聊天、喝点饮料,但没想到会有几个陌生人出现。 你本打算在社交场合停留两小时就离开,却未料活动持续了六个小时之久。 你原本计划的轻松周末被突然到访的客人打乱,你不得不精神饱满地招待他们。

以上这些情形都是内向人士易感到社交宿醉的典型例子。

心理学家荣格于1921年提出了内向外向两种人格特质,其主要区别在于个体的心理能量的指向。

内向型人格的人从内部获取能量,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很感兴趣,偏好独处和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喜欢独自一人静静地待着,这能让他们感到舒适。

内向者通常认为自己是封闭的,不愿与人交流,也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交往中的自我展示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长期缺乏自我展示,抑制内心的情绪、想法和需求,

这将对亲密关系的建立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心理距离的三个区域

这一理论来源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大致可分为三类:

舒适区(Comfort zone)、拉伸区(Stretch section)、恐慌区(Stress zone)。

这三种状态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交交往场景。

在心理学中,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当个体感受到威胁时,会采取某种方式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自我保护状态。

这是因为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如果不与任何人交流,就不会遇到危险的情况。

因此,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甚至害怕社交的人来说,常见的应对策略就是独自一人,呆在舒适区内。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会有各种需求,这使得我们必须与他人互动。

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不与外界进行交流,我们可能逐渐变得越来越内向。

因此,我们需要主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成为更主动的人,避免自我封闭。

内向的人经常会自我质疑,思考为什么他们不能更加外向,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或者像外向的人那样在各种场合下自如地与人交流。

三、交往中的障碍

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着特定的挑战。

1.难以从社交中获得满足。

外向的人可以从外部环境的刺激中获得积极的情绪反应,但内向的人往往恰恰相反。

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将志愿者分为两组进行双盲测试

一组使用了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药物利他林,而另一组没有接受任何干预。

结果显示,外向的人群更易受药物影响,产生大量多巴胺,情绪反应也更为积极。

而内向者受药物影响较小,这说明药物对外向型人格的刺激效果更显著。

当被问及为何感到高兴时,外向者通常会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与当前环境或所观看的视频联系起来,认为是外部因素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情绪。

相反,内向者的快乐更多是基于内部的主观感受,与外部因素关系不大。

2.内向者的过度敏感性和情绪积压。

根据研究,与外向者相比,内向者更容易在外部刺激下变得注意力分散。

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深藏心中,与外界保持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在人际交往中发生冲突,他们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表现出愤怒,而是选择表现得若无其事,将所有负面情绪隐藏起来。

然而,这些情绪并非无故消失,而是会随着时间积累,最终可能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

最后,有计划地进行社交也是一个策略。

可以先从小规模的交流开始,选择自己擅长的话题与他人进行交流。

当你逐渐意识到社交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时,你的自信会增强,逐渐变得更加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