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表明人们的行动往往是被利益驱使的。

在人的生命旅途中,我们相聚于利益也因为利益离开。

在社会结构中,个人无法避免与他人的交往。

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不仅使我们能分享个人见解,而且在遭遇挑战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所拥有的朋友数量不同,虽然有些人的朋友众多,但真正密切的朋友却寥寥可数。

心理学家们有过这样的指出:

没有了利用价值的你,会发现自己周围根本就没有朋友

对此,许多人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朋友之间的关系与利益挂钩是不合理的,真正的朋友应该在困难时伸出援手。

那些在你落难时离你而去的人,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朋友,没有他们也无妨。

一、人际关系的理解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梅约(mayo)首次定义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

1.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2.人际关系由三个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 3.人际关系是通过彼此的交往逐渐构建和发展起来的。

应当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并非仅仅基于经济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人们之间的利益交换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平衡,但亲情、血缘、友情、爱情等都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纽带。

在《乱世佳人》中,郝思嘉和媚兰并肩作战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显示了对其才能的认可; 李世民与魏征的交往,则是“君臣之间的典范”。

即使贫困,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能使两个经济地位悬殊的人成为密切的伙伴。

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关系并不容易就此断裂。

二、资源稀缺时的人际互动

美国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对资源稀缺下的人类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度占据时,会显著影响其认知和判断能力。

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人们容易忽视重要的事项,引发内心的焦虑和管理资源的困难。

在人际互动中,人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会受到潜在利益的影响,这些利益不仅限于金钱,还包括关心、爱、陪伴等。

例如,在工作中,同事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对工作有益的信息;

在私人生活中,朋友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支持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果一方只是单方面索取而不给予,这种资源交换就会失衡,甚至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社交潜规则:

互惠互利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果朋友无法从你这里得到他们需要的好处,你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选择离开你。

这种现象说明,在人际关系中,互惠的原则至关重要。

三、社会心理学的探讨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领域,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指出,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刻板印象的根源。

当人们之间的差异源自于诸如教育、认知或经验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时,这种差异通常被视为“命中注定”,难以摆脱。

在社交互动中,这种不平等常常带来痛苦和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往往倾向于避开那些带有过多负面情绪的人。

这类人可能正经历困顿或衰落的阶段。

换言之,当人们认为别人失去了对自己的利用价值时,他们会选择逐渐与这些人保持距离,以免自己受到负面影响。

四、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形成

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认为,社会让低社会地位的人接受并信服自己的地位,这既是社会的一大成就,也是一大失败。

我们常常看重将个人利益合理化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为何有些人对底层出身的人持有刻板印象?

这主要是因为存在心理上的不平等感。

这种不平等实际上是由于财富带来的地位差异,这种差异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并内化为一种共识。

总体来说,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它不仅产生不平等,还通过道德和文化来合理化这些不平等,从而维持一种社会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建构理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视角来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话和情境构建个人身份,形成社会秩序和利益关系的。

人类的本能中有求生的一面,人们通常对那些无法给自己带来帮助的人持有排斥心态。

心理学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曾提出,

无需将邪恶归咎于超自然因素,人类自身的本性足以实施各种恶行。

大多数人很难在内心找到平衡,他们自负并充满偏见,这种心态容易导致对他人的伤害。

例如,在一个拥挤的电梯里,人们通常会对最后一个挤进来的人感到厌烦,因为他占用了本已有限的空间。

虽然人们不会直接表达对他的厌恶,但这种情绪是对资源竞争的一种自然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曾梦想着一个理想的国度,人们在这里不是根据肤色,而是根据品格来评价他人。

人类虽可能表现出自私,但重要的是不伤害他人。这是我们应持续警惕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