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座水坝旁,一座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雕像正式建成,在一片独具印度欢庆气氛的歌舞声中,印度总理莫迪来到了开幕式现场。

莫迪发表讲话称,该雕塑将成为印度人民的自豪和门面。

然而,就在印度人民正沉浸于这座伟大雕像所带的喜悦之中,团结雕像却被爆出了并非印度制造的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政府兴建全印度人民的民族偶像,原本应该受尽国民的认可与赞扬,但大功告成之时,涌之而来的竟是接踵而至的骂声!

“印度制造”的谎言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建筑,例如中国的乐山大佛、俄罗斯的列宁纪念碑、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等,这都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象征。

印度团结雕像的原型是印度开国元勋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关于帕特尔,他的一生几乎都奔走在加强印度各种族的融合、及保护穆斯林的道路上,可谓在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帕特尔在印度各民族的受爱戴程度,不亚于我们中国人在历史课本上的英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怕特尔当时的许多主张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如反对工业国有化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主张让工业家经营工业,增强国家财富等等。

帕特尔是真正将“知行合一”做到极致的民族英雄,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民心,帕特尔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而莫迪建筑这座雕像的目的,一则是彰显印度的“实力”,扩大印度的国际影响力;二则是丰富他在任期间的政绩。

团结雕像体现了莫迪政府的野心,比如雕像的高度,超越了美国和中国的现存雕像,暗示着莫迪政府想要超越中、美的野心。

而且,其高度甚至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雕像,这极大地满足了印度上下的虚荣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团结雕像筹建过程中,莫迪通过媒体广泛宣讲雕塑建成的好处,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雕塑的建设。

民众们受到莫迪的鼓舞,纷纷将家里的铁制品、铜制品等金属贡献给政府用于雕像的建筑。

在莫迪长期的宣讲下,最初一部分民众对莫迪的言论以及雕像的建设产生怀疑的民众,也逐渐都放下了戒心。

终于在大多数印度民众的期盼下,团结雕像历时4年得以建成。然而在建成不久后,民众对团结雕像的怀疑情绪已经无法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开始是有流言传出,团结雕像的内部元件是从中国加工好以后再运印度组装的。印度起先非常不愿意承认这个传言,奈何证据确凿、无力辩驳,最后沦为笑谈。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游客的反馈——团结雕像的观光体验非常糟糕。团结雕像开通对外接待游客后不久,出现了漏雨的问题;

政府不但不处理问题,还企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遮掩问题。可想而知,这与当初发展旅游业的愿景大相径庭。

建筑雕像的资金高达299亿卢比(约4亿美元),倘若将这笔资金资金用于学校、医院、道路等的建设,或是用于印度贫民窟援助活动中,其效益可能都比用于建设团结雕塑更大。

尤其在这座打着印度制造幌子的雕像被证实是中国制造时,民众的自豪感一度崩溃。

如果摧毁掉这座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所建成的团结雕像,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因此民众逐渐认可这座雕像以及背后的中国制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的合作逐渐频繁。团结雕像的建设过程也体现了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名片——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是中国名片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常能从身边物品的中发现“made in China”的标签,这个标签在世界上拥有较高的认知度。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在世界市场中扮演着世界工厂的作用。

商品质优价廉是其最大特点。并且“高品质、高科技、有保障”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在消费者心中的新形象。

中国制造的商品依靠它较高的性价比,在世界市场中好评如潮,因此中国商品成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首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国制造在一次次的对比中凸显优势。

比如印度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发展经济,于是提出了修建高铁的想法;

但基于莫迪上台后对西方的谄媚表现,他必然最先考虑考虑由欧洲国家承建高铁,但在价格的协商过程中并不顺利。

于是莫迪将眼光投向了日本,但在试运行中发生了翻车、自燃、铁道被偷等事故,高铁建设计划无奈搁置。

后来印度见识到中国速度,感叹中国地铁所带来的便利,便有了和中国接洽的想法。

然而地铁的建设也不容易只能求助于他国,面对西方国家的高额费用和日本铁路建设的前车之鉴,印度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在约法三章后,开始了地铁建设。

耗时八年完成了新德里八条地铁线路,吸引了众多博主和游客前去打卡,其环境和工程质量令人赞叹不已。

印度的团结雕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高度和内部的精密设计,若仅依靠印度本国的技术难以完成修建,因此不得不借助于我国的基建工具。

在此次建设过程中,三一重工的起重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一重工的起重机不仅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体现了中国的重工装备和技术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基建中所用到的装备在推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成为基建狂魔离不开这些自主化的设备和技术。好的工具在施工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

《印度建成世界最高雕像!中国技术功不可没》——新华社,2018年11月25日发布;

《中国企业助力印度首都地铁建设》——新华社,2014年9月1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