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高考的最后一个月,大部分学生认为成绩很难再提升,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时间不够充足,在努力复习也毫无进展,于是有些同学开始自暴自弃。但事实上考前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努力复习都不算晚,主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待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在备战高考最后阶段确实应该重视基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而不是过度偏重于做复杂的练习题

**理解四九法则**:了解高考试卷的命题规律是很重要的。掌握常考、必考的题型和内容是关键。重点将精力放在这些题型上,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对这部分内容的把握程度。**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做好高考的关键。在最后一个月里,要确保已经牢固掌握了所有基础知识点。通过做基础题巩固知识,填补漏洞,提高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合理分配时间**:在最后一个月内进行复习安排时,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和复习需求,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做难题上,而是优先攻克基础和常见题型,确保能获得更多分数。**选择适合的练习题**:针对四九法则所说的常考题型,可以选择相应的基础和中等难度的练习题来做。通过不断练习,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重视基础知识、合理安排时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学生可以在最后一个月内提高复习的效率,为高考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做准备。

二在备战高考的最后阶段,理解记忆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学习后记忆衰退的规律,强调了重复学习和温故知新的重要性。因此,我会选择理解记忆方法,而非死记硬背。

理解记忆方法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背诵。通过深入理解概念、原理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在应用时更加得心应手。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延缓遗忘曲线的衰退速度,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特别对于英语科目而言,理解记忆方法同样适用。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语境。通过理解语法结构、语言规则以及语言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加自然地运用英语,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此外,对于有英语偏科的学生,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被有效利用来提升英语水平。通过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积累常用词汇,并结合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进步。这种“瞬间提分”的理论基于对英语学习的系统性和方法性,即使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够显著提高高考分数。因此,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选择理解记忆方法,注重深度理解和系统学习,将会是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端正心态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至关重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应对考试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在这最后30天,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付出的努力必将得到回报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学会放松自己,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应对考试挑战。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适量的锻炼和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体力和抵抗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应对考试的能力。尤其在备考高考的最后一个月,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考试发挥,因此务必重视起来。最后一个月是冲刺阶段,全力以赴,但也要保重身体,保持平衡。端正心态,坚持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确保身体健康,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考场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逆袭学弟,我初中的时候成绩在班上中等,一直排全校一两百名,是有希望考进省重点的。结果中考的时候考了三年最差,600多名,然后我爸给我交了3万6择校费让我进了省重点高中。当时开学时学校让我们选文理科(虽然是高二才分文理科,但是可以提前高一选文科然后读那个人文实验班,相当于提前直接读文科)。我爸一直想让我学中医,因为他觉得他那些祖传的药方丢了挺可惜的,中医药大学理科生招的更多。所以虽然当时我非常想读文科,我爸还是建议我读了理科。进理科班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好的理科班,虽然是平行班,但是班主任上一届带的是实验班。但是在理科班,我始终找不到我的方向,可能是还不懂事,没有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也可能是我实在太蠢,学不会理科。从入学到放寒假,我的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最高七十多,一般都是五六十分,化学更是只有三四十分,六门课只有英语好一点,能考130多。但是总排名一直稳居全班倒数第一,偶尔倒数第二。放寒假那次的期末考试,平时能考五十多分的物理也只考了二十多分,我当时说绝对不可能,肯定是分加错了,我爸让我别找客观原因,(后来转班后我去办公室找卷子,发现的确改错了,本来应该是五十多分的,如果当时我物理考了五十分,我可能就不会转文科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然后和我商量要不就转文科班,当时还是高一,全校只有一个文科班就是那个人文实验班,我想了想同意了。然后我爸就和班主任商量把我转到文科班,到了文科班之后我的数学有所起色,至少能及格了,然后政史地学起来也很轻松,但是那时候我还是没有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暑假的那次期末考试,我又考了全班倒数第二。然后高二全校分文理科的时候,我被文科实验班的班主任踢出来了,踢到一个文科平行班(全校只有三个文科班,两个实验班,还有一个是我后来在的平行班,平行班基本都是各个班成绩最差的转过来的)。我爸知道后很生气,在家里对我又打又骂,恨铁不成钢,甚至找文科实验班班主任为啥把我踢出来,但是班主任说我成绩倒数,我爸也无话可说了,我觉得平时一向要强的爸爸那时是第一次无话可说。

高二我到了全校最差的班级,老师也是最差的,同学也是最差的,但是之前把我提出来的班主任教我们班政治。我当时仍然不思悔改,并没有想到去努力学习。加上当时同学全都在玩,那时候我下课踢足球,上课看龙族,过了大半个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我都没抱希望,结果成绩一出,我竟然考了全班第4名,年级88名。虽然排名不高,但是对我那时的心灵产生了巨大震撼,我第一次排名正数,甚至能在年级排的上名次,我意识到努力是有回报的,即使我当时没有怎么努力。然后从那之后的时间我奋起直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虽然有点中二,但我的确是这样)。我心中似乎渐渐燃起了一团火,我想让之前看不起我的人和老师对我刮目相看,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出最好的成绩。于是从高二到高三,从那次第4名之后,我在班级的排名一直稳居第一,偶尔第二,年级排名最高到过30名(年级30名是文科211线)。之前的文科实验班班主任甚至找我谈话,认为我可以冲击211。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爸直接找到那个班主任,说“凭什么说我儿子不行”,那个班主任只能尴尬的笑笑,那是人生中我第一次觉得我为我爸争了一口气,也为自己争了一口气。

来到了高三,我知道这一年的总复习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复习好了可以弥补我之前落下的基础,这个时候我遇到了阿欣学姐,阿欣学姐了解我的情况过后给我定制了相关的学习计划,这点很重要,高三复习的时候从零开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机会,你要好好思考下在复习的过程中你的薄弱点在哪里,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复习,阿欣学姐除了给我定制计划以外,还会每天指导我学习和教我学习方法,不会的地方及时给我解决,错题本每周的错题都要解决掉,有了方向学习心里面踏实了,时间感觉过的也挺快的。最后我高考考了602分,这个成绩超出了我父母和学校的预料,抓住好最后的一年,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