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1年春,老农彭友胜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他正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给自己昔日的战友毛主席写一封求助信。

信件寄出后一连数日过去了,却仍旧没有什么消息。老伴见状数落到:“毛主席为国家大事忙前忙后,你这不是为难主席吗?”

那么彭友胜究竟是谁?他与主席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君初相识

彭友胜于1899年出生在湖南省衡东县三樟乡,他的童年并不如大多数人那般安稳,仅读了半年书的他,便早早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

15岁的他,背上了行囊,决心走出家乡寻找自己的新出路。1907年,23岁的彭友胜参加了湖南新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他为人忠厚,做事勤快,无论大小事务,总是尽心尽力。他在军队中逐渐崭露头角,慢慢地从一个小兵提拔为副班长的位置。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值时局混乱,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不断派兵镇压,而湖南新军也在这场风起云涌的斗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武昌起义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在这场起义中,彭友胜担任了湖南新军北路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奋勇抗争,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彭友胜的英勇表现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最终武昌起义的胜利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这个腐朽王朝的统治历史。

在那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年仅十八岁的毛泽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涌动着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

他不愿看到百姓继续沉沦在苦难的深渊之中,这场起义深深影响着他,激起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于是他便决定弃笔从戎,决心参军。

彭友胜与毛泽东的初相识,是在1911年10的一个深秋之夜。

那晚,军营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年轻人,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英气。

彭友胜一见到他,便被他那从容不迫的气质所吸引,他谦逊地自我介绍,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卑不亢的自信。

彭友胜没由来地对这个年轻人很是喜欢,他热情地邀请毛泽东到自己的营房,从此,毛泽东便成为了彭友胜上铺的兄弟。

当时军营的条件还比较简陋,被褥等生活用品都还没有分配到位。但彭友胜并没有因此而冷落这位新来的战友。

他对毛泽东非常关照,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衣物和被褥,与毛泽东分享。

彭友胜最初对毛泽东的印象,不过是一个因时局动荡而被迫加入军营,寻找一口温饱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两人相处的深入,他逐渐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毛泽东的学识之渊博,让彭友胜叹为观止。

无论是谈论天下大事还是日常生活琐事,他总是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见解独到,令人信服。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虽学识渊博,却从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待人温和谦逊,让人如沐春风。

彭友胜在与毛泽东的相处中,渐渐养成了向他请教的习惯。每当遇到难题或困惑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毛泽东,寻求他的意见。

而毛泽东也总是耐心地倾听,给予中肯的建议,让彭友胜受益匪浅。

军队中大部分人都是因生活所迫而参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毛泽东却不同,他不仅自己学识渊博,还乐于助人。他经常帮助战友们写家书、读信等等。

在军事训练中,毛泽东更是从不马虎,对待每一个动作都极其认真,常常是队伍中的示范“教官”。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转瞬间,毛泽东已在军营中度过了半年的时光。次年3月,毛泽东告知彭友胜自己想要离开军队,继续读书。

彭友胜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五味杂陈。他对这位年轻人早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毛泽东的离开让他感到无比的惋惜和不舍。

但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想抱负。第二天,全班的战友纷纷凑钱为毛泽东置办了饯别宴。

宴会上,战友们举杯相庆,为毛泽东即将开始的新生活送上祝福。大家脸上虽挂着不舍的笑容,但眼中都充满了对他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彭友胜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珍藏已久的银元,递给了这位即将离去的朋友。只留一句:“多多珍重。”

与君再重逢

毛泽东离开军营的那一刻,他深觉,要想真正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凭借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再次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自修、深造,积极参与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1919年,五四运动的烈火燃烧了整个中国大地。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罢课、游行示威,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唤醒了整个民族的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的脉搏,于是在1920年,毛泽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湖南创建了共产主义组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省级支部之一。

他们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组织工人和农民进行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毛泽东又赴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他积极领导工人运动,用实际行动捍卫着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权益。

彭友胜在毛泽东离开后,则选择留下来继续当兵,10多年后而他所在的部队转到了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任少尉排长。

10多年没见的彼此,彭友胜在得知毛泽东也来到广州后,便一番梳洗打扮,几经辗转,找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到自己曾经的副目来找自己,连忙起身迎接,热情地招呼着彭友胜。两人坐下谈论着彼此近几年的近况。

毛泽东也感叹道革命这条道路的曲折坎坷,充满危险。他表示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当务之急就是要唤醒民众的思想,奋发起来一起战斗。

他向彭友胜详细阐述了革命的道理,让他明白了革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彭友胜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毛泽东认真地对彭友胜地说:“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你愿意跟我一起干革命吗?”

彭友胜听后心中激动不已,但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介武夫,大老粗,这种革命治国的大事自己实在没有头脑,于是便婉拒了。

毛泽东听后并没有强求,他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遂便不再提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转眼间已至黑夜,彭友胜便不再过多打扰,起身离去,各自投入到各自的战场中了。

彭友胜回到军营后,继续他的战斗生涯。在战斗中一次次立下战功,最终提升为了副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日军践踏我国土时,国民党却奉行着不抵抗政策,对内斗争激烈,对外却毫无作为。

彭友胜对此深感失望和痛心,他觉得自己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他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军营,回到了家乡务农。

毛主席的回信

彭友胜回到家乡后,年复一年,他辛勤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深扎根在宁静而富饶的家乡土地上。

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遍四野,彭友胜才得知那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毛泽东,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主席。

他为这个曾经的老战友而高兴,这么多年终于苦尽甘来。他常常与乡亲们分享他与毛主席共同度过的岁月。

大家对此半信半疑,问道:“既然你与主席都有如此交情了,那你怎么还在这乡下,没在他身边共事呢?”

彭友胜对此也十分遗憾,他时常想,如果当初自己能够跟随主席的脚步,或许今天的生活会截然不同。

1951年,三樟乡的土地革命落下了帷幕,彭友胜一家被划定为贫农,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去北京,见一见那位久违的老战友。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萦绕了许久,但每当他想到自己的冒昧和唐突,便又犹豫了。最终,他决定给主席写一封信,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期望。

为了这封信,他特意请来了当地最有学问的夏金声老先生代笔,信的内容一是表达自己对主席的欣喜之情,二是委婉地向主席请求给自己安排个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彭友胜的期待逐渐化为了失望。老伴见状数落到:“毛主席为国家大事忙前忙后,你这不是为难主席吗?”

就在彭友胜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好消息突然传来——毛主席回信了!他一遍遍地看信的内容,并仔细收好。

之后便起身怀揣着毛主席的信件前往湖南了。抵达后,程星龄亲自面来迎接的这位老人,并嘱咐秘书吩咐照顾好彭友胜。

招待所得知彭友胜是毛主席的客人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热情地款待彭友胜。

但彭友胜对此有些不自在,他此行并非是为了享受这种待遇而来,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天天在招待所里好吃好喝,什么都不做,这让他感到有些心虚和不安。

程星龄看出了彭友胜的心事,于是,他亲自向省委写了一封公函,他提到彭友胜是辛亥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家,但年事已高,到了退休年龄。

因此,他建议按照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给予彭友胜一定的生活补助。之后彭友胜回到了家乡继续务农,但也享受着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

结语

彭友胜知道主席爱喝茶,对于这位曾经给予他无限关怀和指引的领袖,彭友胜无以为报。

于是,每年都采取新鲜的茶叶邮到北京,以自己的方式,向毛主席表达那份感激。

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这一寄送茶叶的习惯,彭友胜坚持了整整十八年。直到1969年11月23日,彭友胜意外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

这十八年的坚持,不仅是对毛主席的深情厚意,更是彭友胜对自己信仰和承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