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一儿童在吃东西时,不慎被一生活中常见物质灼伤,左眼球被“熔化”。

送医之后回天乏术,左眼彻底失明。

仅仅二十分钟的时间,眼球就被“熔化”了,这到底是什么物质?罪魁祸首威力竟如此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人民资讯《短短20分钟!8岁男孩整个眼球被溶解,终生失明》】具体链接螫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二十分钟眼球熔化

2014年,江西一小男孩可可放学回家的时候,阳光正好,他一路小跑着,嘴里哼着歌儿。

在路上的时候,他还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很多零食。

可可开心地踏进超市大门,直奔零食区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琳琅满目的零食让可可欣喜不已,他挑选了许多自己最爱吃的品种——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薯片......

一进家门,可可就把购物袋往茶几一扔,三下五除二就开始撕开包装袋开始吃起了零食。

他的母亲去厨房开始做饭,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就在这时,可可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慌忙跑出来,只见可可捂着眼睛痛的在地上滚来滚去。

妈妈脸色煞白,她摘下可可的手,顿时被吓了一跳——可可的右眼已经红肿流泪,眼白上布满了血丝。

二话不说,妈妈抱起可可冲出家门,赶紧就奔着医院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即便最近的医院距离也有一段,可可的情况也在风驰电掣般恶化,他的眼球看上去仿佛要熔化一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检查后,一头雾水,但是仅仅二十分钟的时间,可可的眼球就已经迅速恶化,即便是医生全力抢救,最后也无济于事

当可可妈妈背着哭喊不止的可可冲进医院大门时,所有人都被这位焦急万分的年轻母亲吸引了目光。

她眼眶通红,语无伦次地向医生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诊的医生虽然见多识广,但当掰开可可紧捂的双手、看清他的眼睛时,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医生当机立断进行手术,开始全力抢救。

然而损伤太重,这只眼睛已经很难保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什么东西伤到了可可的眼睛?在出事之前,可可是不是碰到什么了,那一声尖叫因何缘故?

经过医生初步判断,是某种强碱性物质,溅入眼中后迅速溶解了角膜组织。

就在此时,可可妈妈灵光一闪,对了,可可吃的那包零食!

还有他身边散落的瓶子以及洒出来的不明液体。

一般零食袋子里都会有一小包干燥剂,上面还会写着“干燥剂,请勿食用”。

答案很快水落石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将零食里的干燥剂放进了饮料瓶子里,水和干燥剂发生了反应,导致孩子的眼睛被灼烧。

可可恐怕在嬉闹时撕破了干燥剂的包装,然后和水产生了反应,溅入了眼中。

原来,这就是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干燥剂中含有对眼睛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成分,一不小心摄入,后果非常严重。

可可的眼球吸入了飞溅的干燥剂粉末,导致了眼睛严重受损。

她后悔不已,如果当初注意到饮料瓶上的标识,管教得再严一些,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然而,失去已经失去,后悔于事无补。我们唯有引以为戒,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燥剂的威力

零食中的干燥剂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干燥剂,就比如氧化钙,还有一种是物理干燥剂,分为硅胶、活性炭之类的。

像是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生石灰,接触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干燥剂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用于建筑等领域。

生石灰这种化学物质强碱性十足,遇水猛烈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溅入眼中,角膜、晶状体都会被快速“融化”,后果不堪设想。更可怕的是,干燥剂常以无害之姿出现,与食品共处一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除了可可之外,干燥剂导致的孩童甚至是大人的受伤的案例数不胜数。

其实,生石灰的危害远不止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肤接触很可能会导致灼伤,吸入更会损伤呼吸道。

建筑工人用它砌砖,抹灰时必须全副武装,稍有疏忽就会受伤。

可饶是如此,生石灰的工业用量还是居高不下,各行各业都难以避开它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有人呼吁:干燥剂虽小,杀伤力却不容小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排查,严控使用。

更重要的是,广大家长要时刻警惕,看好孩子的手,莫让危险的好奇心酿苦果。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新奇,家长再苦口婆心的叮嘱“不能吃”,在他们眼里却可能变成了“那东西好玩”的信号。

如果不慎吞食了硅胶干燥剂,可能只会肚子不舒服,及时让孩子排出然后送医;可一旦进了眼睛,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可可、可可的遭遇中,我们必须汲取教训:孩子的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

再普通不过的日用品,也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杀机。

作为成年人,我们更要未雨绸缪,不能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追悔莫及。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万无”。

保护孩子,就是保护未来。愿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都能永远明亮;愿每一个家庭,都能远离伤害,幸福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社会,我们必须正视干燥剂频发的安全事故,采取有力举措,避免悲剧重演。

这种种事故反映出多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小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小孩子那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危险的无知,让他成了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作为儿童的安全教育,我们还有太多需要加强。

其二,监护人防范意识的不足。太多家长疏于注意,把危险品随手放置,给孩子机会接触。这种大意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其三,干燥剂的易获得性及高危性。作为一种广泛流通的化学品,它的危害性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以及普及。

事故一再发生,问题一再曝光,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第一,从娃娃抓起,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儿童安全教育。让保护自己成为孩子的本能,也成为每一个父母的责任。

第二,完善监管,减少高危物质的普及。

最后,呼吁社会上下重视儿童安全。每个人都应在各自位置上发挥作用,为孩子们营造无忧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守护孩子的笑容。

参考资料

人民资讯《短短20分钟!8岁男孩整个眼球被溶解,终生失明》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