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毛主席的保健护士孟锦云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凌晨,周总理因癌症,抢救无效,病逝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毛主席紧闭双眼,眉头紧缩,孟锦云清晰的看到,毛主席的眼角流下了几滴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克松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评价毛主席和周总理:“假如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的这把火就不可能烧起来。如果没有周,这把火很快就会烧光,只剩下灰烬。”

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外媒都称毛主席与周总理是珠联璧合,正所谓“谋事在毛,成事在周”。毛主席能够成为人民的领袖,离不开周总理的辅佐。

周总理曾多次说道:“如果我多做点工作,那么就能将毛主席解放出来,让他去考虑更多重要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毛主席是千年一遇的天才,那么周总理就是千年一遇的伯乐。长久以来,周总理多次力排众议,坚定的支持毛主席的主张,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选择的正确性。

初次见面,惺惺相惜

早在五四运动之前,毛主席与周恩来便双双投入了革命活动。1918年,毛主席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在湖南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周恩来在天津创立了觉悟社,两人都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从蔡和森口中,周恩来了解到了毛主席的为人,虽从未与其见面,但却对他仰慕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巴黎回国后,周恩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广东革命军对军阀陈炯明进行了两次征讨,周恩来先后担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务,参与了两次东征。

当时毛主席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致力于宣传东征的意义,也算是间接支援了周恩来的政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一手炮制了“中山舰事件”,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由于是共产党党员,被蒋介石扣上了“阴谋暴动”的帽子。

李之龙被逮捕后,蒋介石在革命军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清共”活动,虽未发生流血事件,但周恩来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突然想起了两个月前毛主席的预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之前,毛主席就已经预感到蒋介石具有独裁的野心,于是建议陈独秀在大会上提出“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方针。

只可惜陈独秀没有认清国内的形势,没有采纳毛主席的意见,最终导致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占据了国民党内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舰事件”当天晚上,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李富春邀请毛主席和周恩来来到自己家中商讨对策,这是周恩来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

毛主席言辞激烈,主张反击蒋介石的“清共”政策,“我们不能一味的向蒋介石妥协,这迟早会害了我们自己。”

周恩来内心比较赞同毛主席的观点,于是第二天就把毛主席的想法告诉了国民政府军事顾问季山嘉,季山嘉与陈独秀都认为目前以共产党的力量不足以对抗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当下应该避免激化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虽说支持毛主席的观点,但当时党内大权握在陈独秀的手中,一向性格温和的他也并未过多的向陈独秀表明立场。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观点是对的,一年之后,蒋介石便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处境十分被动,陈延年、李大钊、邓培等革命骨干倒在了国民党的屠刀之下。

面对血淋淋的教训,周恩来想起了那天晚上毛主席说过的话:“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我党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从上海离开后,周恩来辗转武汉,开始着手准备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