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修真有风险,修炼需谨慎!本文主要帮助一些想了解《太乙金华宗旨》,但看不懂原文的朋友;所以请大家不要随意修炼,若要修炼,最起码也要对修炼有一定了解,或看完后续完整文章后考虑;同时翻译会有误差,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我会及时改正,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分原文与译文,要看译文请直接往下滑;

原文:

诸子工夫,渐渐纯熟。然枯木岩前错落多,正要细细开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则可以言矣。吾宗与禅学不同,有一步一步证验。请先言其差别处,然后再言证验。宗旨将行之际,预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泼泼地,令气和心适,然后入静。

静时正要得机得窍,不可坐在无事甲里(所谓无记空也)。万缘放下之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着意承当。凡太认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认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间,以有意无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又不可堕于蕴界。

所谓蕴界者,乃五阴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槁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阳春之意少。此则落于阴界,其气冷,其息沉,且有许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堕木石。又不可随于万缘,如一入静,而无端众绪忽至,欲却之不能,随之反觉顺适,此名主为奴役,久之落于色欲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风月花果,琪树瑶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数千岁,然报尽还生诸趣中。

此数者,皆差路也。差路既知,然后可求证验。

译文:

各位的修行工夫逐渐纯熟,然而在修行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仔细地指导。修行的真谛,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现在我可以向你们阐述这些道理。我们的修行方法与禅宗不同,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验证。让我先说说两者之间的区别,然后再谈论这些验证。

在开始修行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但不要让心思过于繁重,要保持心境的活泼,使气息和谐、心情舒适,然后才能进入静心状态。在静修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掌握诀窍,不能无所事事地坐着(即陷入无记空的状态)。在放下万缘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自如,但又不能过于刻意。凡是太过认真的人,都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并不是说认真不好,而是真正的修行境界在于若有若无之间,可以通过有意无意的方式达到。在保持清醒不昧的同时,要自然地放下,但又不能陷入五蕴的界限中。

所谓的五蕴,是指五阴魔的作用。就像一般人入定时,往往感到枯木死灰的意味较多,而大地回春的意境较少。这样就会陷入阴界,其气冷、其息沉,并伴随着许多寒冷衰败的景象,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和木石一样无情无感。同时,也不能随着万缘流转。例如一进入静心状态,却突然有许多杂念袭来,想要拒绝却又不能,反而觉得随之流转更加顺适,这就是被杂念所奴役,长此以往就会堕入色欲界。往上的话会升天,往下则可能投生为狸奴等动物,如狐仙之类。它们在名山中也能享受风月花果、奇树瑶草。享受三五百年甚至数千年后,仍然会受报应轮回于六道之中。

这些都是修行的误区。了解了这些误区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求证修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