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用货币时代,新增的每一张钞票,就是一个信用创造的过程。它靠什么来创造信用?靠未来收益来创造。未来收益可以是无限的,因此,货币发行量就失去了物理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3日,央行将把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国债常态化,有人解读说:货币的生成逻辑将发生重大变化,货币将货币锚定国债。假如这一解读是对的,那么,国债的背后,是以国家的未来收益作为支撑,当国债成为货币生成的主要信用来源之后,国家的未来收益有多少估值,就可以生成多少货币。

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了国债之后,商业银行手中的长钱就会增加,最终会引导利率下行,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刺激企业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循环。

个人的财富,离不开个人的背景、能力和努力,但主要取决于分配。无可否认,我们都活在分配里。靠近分配路径的,得到会多一点,占据分配链条上游的,得到的会多很多。

货币发行方式的改变,不要说跟自己完全无关,这意味着新的蛋糕周期开始了,蛋糕的分配路径也出现了变化。每一轮做蛋糕周期,那些离蛋糕近的人,一定会分配到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以前,做蛋糕的方式是出口赚取外汇,央行有多少美元发行多少人民币,做出口贸易的赚得比别人多很多。2009年之后,外汇无法赚取更多美元,货币投放受到了限制。城市资本化开启,地产成为了货币投放主渠道,做地产和持有优质房产的都富起来了。

由此可见,货币投放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配路径。在货币投放方式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原有路径还具备很大的惯性。

关于货币投放,大家可以看一组数据:2014年,M2为100万亿,2020年,M2为200万亿,2024年3月,M2突破300万亿,成为了第一个M2突破300万亿的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货币规模在加速扩张。个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务之急是为自己的“过去积累”找到锚。至少什么是最好的锚,各有各的最优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