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女儿不仅性格乖巧懂事,而且一直是班里妥妥的“学霸”,学习无需辅导,作业从不用催,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这些年里,我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晒女儿”,晒她专心致志写作业的照片,晒她让我骄傲的成绩单......

然而,就在我以为永远都不会出现教育问题时,在女儿升入初三以后,全都变了!

01

“都十一点了,闺女怎么还没写完作业?这么熬,可别把孩子给累坏了!”深夜时分,老公看到女儿屋里依旧亮着灯,满眼心疼的问我。

“就你知道心疼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她今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面对丈夫的询问,我又一次地情绪失了控。

尽管我知道,他只是单纯心疼孩子,可是,看着孩子那么晚不能睡觉我不心疼吗?

女儿成绩一天天的下降,谁又能明白我有多焦虑呢?

万一女儿考不上高中,那可怎么办啊?

只从女儿进入四年级,把她从乡下奶奶家接回来以后,我就放下了工作,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培养女儿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最近,我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女儿不但成绩下滑得及其严重,就连性格也变得极其乖张。

就在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女儿在电话中和同学抱怨说:“下周的秋游,我真不想去,搞不明白一群人组团去公园有什么意思,不仅要应付一群叽叽喳喳的同学,还要应付老师的‘关心’,想想就累。”

就在女儿想继续吐槽时,回头正好看到卧室门口“偷听”的我,竟然立马挂断电话,愤怒的看着我说:

你怎么偷听我打电话?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难道一点隐私都不能有吗?

我被女儿怼得有些尴尬,为了掩饰难堪,我用更大声的语气反驳道:

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你成绩下滑得这么厉害,还有心思去秋游?再说了,我是你妈,关心你的学习和生活难道不应该吗?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

女儿听了我的话,脸色变得及其难看,紧咬着嘴唇,“咣当”一声摔上了门。

我被吓了一跳,但也不敢反驳什么,我知道女儿现在是青春期,不好惹,只要是不耽误学习,她凶我几下就凶我几下吧,谁让我是她娘呢。

谁能想到,女儿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又一次冲破了下限,竟然考了全班第二十五名。

我实在不能接受这个成绩,就拿着她的卷子对她一顿大骂。

可是,女儿面对我的狂风暴雨,竟然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想上学了。”

我听到女儿的话,简直犹如五雷轰顶,头嗡嗡地作响!

老公看我们形势不对,赶忙冲进女儿房间,把我拉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消了气,我决定给女儿道歉,毕竟青春期的女孩子是需要哄的,必要时,我这个老母亲也能为五斗米折断腰。

只是,女儿面对我低三下四的道歉,竟然只讪讪地说了句:“你跟我道歉,我也不去上学”。

气得我牙根痒痒。

但让我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竟然真的不去上学了。

我好说歹说,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女儿也不愿意去上学。

无奈,我只好暂时先帮她请了长假。

可是,不管怎样,也得参加中考啊。

当我劝女儿参加考试时,没想到她竟然跟我们谈起了条件,说要想让她去参加考试,必须得给她买个手机。

我被气得头昏脑涨,只觉得这辈子的心思全白费了!

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老公却在这时演起了好爸爸,竟然夸下海口说:“只要我的小公主愿意去参加中考,就算是天上的星星,爸爸也愿意给你摘”

女儿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还用挑衅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然后转向老公,甜甜地说:“谢谢爸爸,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

可见,我又一次成了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答应了去参加中考,可没答应学习啊。

我望着天天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女儿,问那位愿意上天的爸爸:“去给你女儿摘天上的星星啊?女儿最爱你了,你那么有本事,让你女儿去学习啊!”

老公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他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看着我。

然后,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女儿说:“小公主啊,你看,爸爸应你的要求给你买来手机了,但是学习这件事,你可不可以给爸爸一个面子呀。你知道吗,学习就像是在挖宝,你挖得越深,找到的宝贝就越多。现在,你就把手机放下,拿起书本,咱们一起去挖宝,好不好?”

女儿听了后,翻了个身,继续专注于手机屏幕,压根就不搭理他。

有奶就是娘,没奶就骂娘,这句话的精髓可让我女儿玩明白了。

毫无意外,女儿中考只考了三百多分,不复读的话只能去上职高了。

我不甘心,也不能接受这么多年的付出全都打了水漂。

于是就给她办理了复读。

可是初四开学后,女儿也没有认真学习。

整日拖拖拉拉,写作业时也要玩手机,很多时候到后半夜也写不完作业。

因为每天都睡得太晚,第二天早上她又会赖床不起,只能由我再三催促,她才会起床洗漱,卡点上学。

最近的两次考试,她也只口不提自己的成绩,我主动去问,她却让我放轻松。

放轻松!她都初四了!我能放轻松吗!

我也是看出来了,她不打算气死我,就不算完。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年之内,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为了改变现状,我决定主动出击。

我主动找到女儿谈话,从考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到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希望以此提升孩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进而帮她找回曾经的学习状态。

可惜,我的苦口婆心并未换来女儿的理解和接纳,女儿依旧“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我只能寻找“外援”。

02

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她的指导,我学到了“空心病”这个概念,也知道了女儿突然厌学,不去上学,就是典型的青少年“空心病”表现!

空心病,顾名思义,孩子的心是空的,感受不到人生的意义了。

还会伴随疲惫、孤独、情绪低落的状态。

心理咨询师说,他见过很多得了空心病的孩子。

这些孩子表面上看,躺平摆烂,没有生命力。

在内心,他们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和极端行为。

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外界的目光所审视,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高期待被自己「内化」了。

父母的高要求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高要求。

我才明白,女儿一直缺乏内在动力,好好学习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而不是自己有目标,有方向。

她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知识点简单,能比较轻松的获得好成绩。

到了初中学科难度增加,很难做到科科优秀。

逐渐丧失了自信,真实的自我被压抑,时间久了,陷入了一种强烈的无意义感。

女儿也曾抱怨过:

我都是为了你的期待而活。

我考得不好,你好像比我还难受。

我考不上大学,你会失望吗?

我的回应每次都很不走心:“大家都这样,社会生活更是如此,要增加你自己的抗压力。”

现在想想,女儿的空心,早就有迹可循。

事已至此,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女儿走出困境呢?

心理咨询师说,接下来我只需要帮孩子做好一件事:带她触碰真实的世界,拿到生命的自主权。

03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我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导女儿。

1不再过多干涉,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当学霸妈妈这些年,我其实已经分不清,渴望女儿的优秀,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一直以来,为了别人羡慕的眼光,我都在安排女儿的人生,希望她能用尽全力,保持卓越。

用“为她好之名”,干涉她的喜好和日程。

现在想想,一个连喜欢什么、不想做什么都说了不算的孩子,又怎么能对人生有热情?

又怎么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找到自己想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心理咨询师说:只有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才是唤醒她内在动力的开始。

我仔细回想女儿过去成长路上,那些有关爱好的蛛丝马迹。

她喜欢的汉服,马面裙,簪花,还有历史书籍,我就打开淘宝,让她自己挑选。

女儿很是吃惊,但很快高兴起来。

网上没有想要的,我就带她去实体店买。在一起选购的过程中,女儿的话也多了起来。

她告诉我为什么自己喜欢传统服饰,是因为喜欢华夏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所以她的语文不用费力,就能学得很好。

我告诉她,以后喜欢什么,就跟妈妈说,你做什么妈妈都尊重你。

女儿听后狠狠地报了我一下。

我发现,当我把自主权还给女儿,她好像被唤醒了灵气,一点点焕发生命的活力。

过去那种只有学习的生活,是虚浮的,人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一点一滴构建真实感、参与感。

有了目标,有了爱好,有了方向,孩子才能从中激发内在的动力,知道为何努力。

2放下焦虑,允许孩子找到舒服的成长节奏

在这个内卷噩时代,不优秀,好像是一种原罪。

作为家长,我们唯一的任务仿佛成了用力逼迫孩子向前奔跑。

当孩子想松懈时,我们总会在后面催促:考不上高中你就完了。

日积月累,孩子就成了永远拉不完磨的驴,再怎么疲惫不堪也不能休息。

女儿就是如此,一方面,她接受了“只有学习好,自己才有价值”的认知。

但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心智的增长,她又不甘心只用学习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内在冲突严重,我的高期待,提前透支了她的生命能量。

最后,连上学都无力之撑。

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我学着放下焦虑,也纠正自己的认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的优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追求,而不是我的面子工程。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

而这种松弛的状态,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女儿,女儿慢慢地也向我打开了心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开始跟我探讨自己的困惑:“从小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辛苦打工吗?这么累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躺平不也很好吗?”

我真诚的告诉女儿,其实,我也在探索答案。

我们一起向心理咨询师提问,一起探讨,一起寻找答案。

直到有一天,女儿突然对我说: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的过程,能把握只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我喜欢cosplay,可以自己攒钱买衣服、装饰,在此之前,还是得努力找个工作,往前倒推,得好好学习建立物质基础。

而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拥有丰厚的物质基础

看着女儿日渐成熟,我知道,女儿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慢慢地,女儿的学习状态改变了很多,早上不用我催,晚上也不需要我哄,还把手机交给了我保管。

看着女儿的学习和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她眼神中再次有了自信和光彩,我感到十分欣慰。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前几天,摸以考试,女儿又考进了全班前五。

而这次,我并没有发朋友圈炫耀。

走过这段路,我想告诉各位父母,真正的教育并非只是分数的追逐,更不是无尽的压迫与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更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

我们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并非是用力将他们推向某个预定的方向,而是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尝试、失败、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