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立夏时节,雨水丰沛,深藏在土壤中的蚯蚓苏醒了过来,池塘中的青蛙也发出了鸣叫。

“梅子未黄先著雨,樱桃欲熟正防莺”,“绿槐门巷南薰细,又听新蝉第一声”,

青翠的麦苗在田野的风中飘摇,浅紫的楝花带来了独属于此刻的浪漫。

五首经典立夏诗词,展开了穿越千年的夏日序言,一起来读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预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仲吕,即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而在古乐十二律中,“仲吕”(中吕)是第六律,又称小吕,正好对应四月。

朱明,即为火神祝融,传说中夏天的神明,也被后人用来代指夏季。

古人写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元稹的节气诗便是以三候为脉络写作。

夏日既至,蝼蛄、蝈蝈的啼鸣声开始热闹了起来,雨后的大地上,蚯蚓也开始钻出了土壤。

草木茂盛,庄稼与蔬菜都茁壮地生长着,王瓜翠绿的藤蔓开始快速地向上攀爬。

春天养下的小蚕苗,一天天长大,渐渐结成了茧,林间的鸟儿也开始孵育幼鸟,发出幼嫩的啼鸣。

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风光正好,雨水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披风戴雨的闲人,在山林间缓步而行,也有十分的意趣。

明·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初夏时分,繁花大多已经落幕,天地间是一片翠绿欲滴的清新。

绿阴遍野,微风和暖,白昼一天天地变长,烂漫的春光化作了和暖的夏意。

池塘里新生的小荷还没挺出水面,而是轻轻贴在水面上,在风中荡漾浮动。

小巧繁密的蔷薇花丛中,翩然飞舞的蝴蝶,就像在晒着翅膀上沾满的花粉。

仰看雏燕惜花,双衔归梁,恍惚间觉得万物有情,万物可爱,令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赵友直《立夏》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季节轮转,时序相催,寒来暑往二十四节争相交替。

每当季节变幻时,是最容易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进而引发忧思愁绪的。

然而立夏之时却不同,残春已尽、气候宜人,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日渐漫长的阳光,蒸黄了田野里绿色的麦禾;急骤的阵雨,浇黄了果园中原本青涩的梅子。

黄莺儿啼鸣,仿佛因为春天的离去而向人们倾吐满怀愁绪;蝴蝶留恋地在衰败的花间徘徊,仿佛充满了遗憾。

然而这些变化无非自然规律而已,不以任何人的想法为转移,更不会为任何人而离开或停留。

不如趁着清闲,睡个香甜的午觉,看看槐树的绿荫洒满亭台,怡然自得地享受懒洋洋的初夏时光。

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何为“愠”?怨也,怒也,恼也,恨也。

在文天祥的笔下,立夏日的清风,是解除“愠”色的一味良药。

与友人相聚山中,静坐溪边,日月相伴,听清泉在石缝间叮咚,恍如梦幻之境。

静看夏日的气息从深幽的谷底升起,曾经斑斓的烂漫春光散入了天地万象之中。

拈着胡须吟诗到天黑时分,兴致来时共饮几杯清酒,醉颜酡红比那舞女的裙子还要鲜艳。

突然,一阵清凉的风温柔地吹拂在脸庞上,送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这一切都如此美好,仿佛能消除一切的烦恼,忘却凡尘种种,醉入无忧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 查慎行《立夏日吴山寓楼偕竹垞朱先生及郑息庐马衎斋素村家德尹为樱笋之会竹垞有诗和荅一首》

夏木阴中夏日长,小楼西面吸湖光。

帘栊昨夜犹春雨,花事今年偶故乡。

佳节重逢知几度,白头一笑抵千场。

朱樱紫笋家园味,容易山厨得饱尝。

农历三月有一个极美的别称,叫做“樱笋时”,因樱桃与春笋上市而得名。

立夏时节正是三月末,诗人与好友们在吴山下的小楼中相聚,享受此时朱红艳丽的樱桃和鲜美脆嫩的竹笋。

昨夜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今日却已经进入了林荫森森的初夏,湖光山色、佳节嘉友,重逢的喜悦萦绕在每一个人心头。

彼此都已经是白头老翁,不知道余生还能有多少次重聚的机会,然而好好珍惜每一次相会,便抵得过相见千百场了。

更何况樱桃红艳艳、笋壳紫汪汪,都带着故乡的气息,无需复杂的料理,便足以大快朵颐。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