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莹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炎炎夏日,正值市民们穿着清凉、肌肤暴露增多的季节。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皮肤上看似无害的小痣,其实隐藏着皮肤癌变的风险。为提高市民对此的重视程度,滨医附院皮肤科专家王静博士特别提醒,要格外关注几类容易恶变的痣,包括较大的色素痣、非典型痣、数量较多的痣以及长在特殊部位的痣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先天性色素痣若直径超过20厘米,恶性黑素瘤的发病风险高达2.5-5%,而婴儿的痣直径超5厘米即视为警讯。非典型痣(也称发育不良痣),直径大于6毫米,通常不对称、边界不规则,并伴有颜色改变。以及数量超过50颗的多发性痣患者,都是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此外,指甲、手掌、脚底、颈部、腰背部,以及像女性内衣易摩擦处等特殊部位的痣,同样值得提防。

王静介绍,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色素痣可分为先天性痣和后天性痣两大类。先天性痣是指在出生时就已存在的痣,其中一些巨大的色素痣常见于这一时期。后天性色素痣则主要出现在出生后。按照黑素细胞累及的深度来划分,色素痣主要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三种类型。交界痣的表面与周围皮肤几乎平齐,混合痣略微隆起于皮肤表面,而皮内痣则完全高出皮肤表面。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类型的色素痣,如甲母痣、晕痣、蓝痣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鉴别痣的良恶性时,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点:如果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形状变得不规则,颜色出现多样化改变,或者出现疼痛、瘙痒感,以及病变部位反复出现红肿、破溃、结痂等情况,都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险信号。尽管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痣一定是恶性的,但它们也提示我们必须积极处理,及时就医。

目前临床上对于痣的治疗,主要采取激光祛除或手术切除,具体方案需遵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很多市民发现皮肤长了痣,喜欢用一些偏方,殊不知这样做非但无益,还可能加重病情。”王静表示,市民切忌盲目刺激痣部位,尤其要慎用药水点痣、冷冻等民间疗法。日常还应做好防晒,避免长时间暴晒诱发皮肤癌变。对于可疑痣,建议定期到正规皮肤科就诊,必要时需做皮肤镜检查,甚至组织病理检查。那么,对于已经恶变的痣,是否还有治疗的希望呢?王静说:“虽然黑素瘤的预后较差,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此,面对可疑的痣,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皮肤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而延误病情。”防患于未然,才是维护健康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