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两口子就别吵了,都把注意力放在小明身上吧。"张伯伯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弟弟张小刚和儿媳妇李淑芬,语重心长地说道。他是一个退休的老师,一身正直善良的品行,深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

张伯伯心里暗自庆幸,当初让侄子小明来自己家住读是个正确的决定。小明的父母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在那种家庭环境下,小明很难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学习。

张小刚和李淑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直不太和谐。张小刚脾气暴躁,做事草率;李淑芬则较为精明,有时也会斤斤计较。他们经常为了家里的大小事情争吵不休,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看到父母总是吵吵嚷嚷的,内心十分烦恼。他希望父母能和睦相处,但无奈双方性格实在太过于格格不入。小明只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用功读书成为了他逃避家庭矛盾的出口。

有一天,张伯伯无意中看到小明的期中考试成绩,分数虽然还不错,但已经连续几次下滑了。张伯伯深知这与小明家庭环境每况愈下有很大关系。于是,他毅然决定让小明搬来和自己住,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小刚啊,你们就让小明来我这里住吧,我这里环境好,他可以专心读书。"张伯伯诚恳地说。张小刚和李淑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被张伯伯的善意所打动,最终同意了这个安排。

"小明啊,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张伯伯热情地说,"我给你准备了书桌、书架,如果不够用再告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连连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个良机,刻苦读书,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起初的一段时间,小明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张伯伯家的生活作息和小明以前在家里形成的习惯有些出入。比如张伯伯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做早操、晨读,而小明过去都是睡到自然醒。

"小明,快起床了,太阳已经晒屁股了!"张伯伯有时会故意拿捧着的书本在小明的鼻子底下晃来晃去,逗弄他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被晨光和书香味包围,总算是慢慢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他开始学会自律,合理安排作息,把更多时间留给学习。

除了生活作息,小明有时也会对张伯伯严格的生活准则感到不太习惯。比如张伯伯坚持要小明每天洗漱整理有序、房间整洁干净,不许邋里邋遢。

"小明啊,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张伯伯语重心长地说。

小明慢慢体会到了张伯伯话里的道理。在张伯伯严格要求的约束下,他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地,小明完全适应了在张伯伯家的生活。他开始努力钻研功课,张伯伯也会在一旁耐心指导。有时小明遇到了难题,张伯伯总是能给出中肯的建议;有时小明写不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张伯伯也会细心修改,帮助他改正错误。

在张伯伯的悉心栽培下,小明的学习成绩节节攀升。他变得越发刻苦勤奋,对知识的渴望似一头永不满足的猛兽。小明暗下决心,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张伯伯的一番苦心。

"小明啊,你做这道题的思路很好,但是这一步的推理还是有些疏漏。"有一次,张伯伯看着小明的习题解答说道。他拿起笔,在小明的草稿纸上写下一行行修正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虚心接受张伯伯的指导,认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渐渐地,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思维也变得越发缜密严谨。

看着小明日益刻苦的学习态度,张伯伯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曾经的老师,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样子。

"小明啊,你要继续保持下去,学习的路还很长呢。"张伯伯说,"只要你足够努力,将来一定能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

张伯伯对小明的期望很高,因为他看到了小明身上那种勤勉好学、永不满足的品质。这种品质正是成才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必需的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伯伯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为小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哪怕是自己精力有限的时候,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小明解答疑惑、指点迷津。

张伯伯对小明的期望,也是对自己曾经教书育人事业的一种延续。他希望通过小明,将自己对知识的执着和对教育的热忱代代相传。

与张伯伯对小明的殷切期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小刚一家对小明的冷淡态度。自从小明搬到张伯伯家后,他们就很少主动联系小明,好像已经将他当成了"无亲无故"的人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就把小明一个人丢在那里,也不常打个电话问候,真是太不够意思了。"有一次,张伯伯无意中对张小刚说了一句话。

张小刚有些无所谓地摆摆手,"反正他在你那里很安全,我们也省心了。你这不是自己要把他接过去的吗?"

这番话令张伯伯很是失望。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和儿媳竟然如此漠视亲子之情,对小明这样一个好孩子如此冷淡。

而李淑芬的态度就更加露骨了。有一次,小明打电话回家,李淑芬接起电话就直接冷冷地说:"你要是在张伯伯家住得不开心,就赶紧回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被李淑芬这番话深深地伤害了。他觉得自己好像只是一个被父母冷落的可怜孩子,连一点温暖都得不到。小明暗下决心,他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将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转眼间,小明就读完了高三。在张伯伯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他的各科成绩都十分出色。高考成绩一经公布,整个家里就沸腾了。

"小明啊,你考了656分,名列我们市状元!太棒了!"张伯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拥抱着小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自己也难掩内心的喜悦。他想到了这几年来的辛勤付出,想到了张伯伯对自己的悉心培育,眼眶不禁湿润了。是啊,这份汗水终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张伯伯立即打电话通知了张小刚一家。谁知,电话一通,张小刚的反应就出乎意料地冷淡。

"嗯,666分啊,还可以吧。"张小刚敷衍地说,"不过要是考了700多就更好了。"

张伯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对小明这么好的成绩,自己的亲弟弟竟然如此冷淡,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只好把电话里的消息转告给小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关系的,伯伯。"小明看出张伯伯有些生气,连忙安慰道,"父亲他们或许是高兴过头了,所以表现得有些反常吧。"

就在小明和张伯伯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张小刚一家却像是在酝酿着什么阴谋似的。

张伯伯被张小刚这番话说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弟弟竟然会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说什么呢?小明是我的侄子啊,我把他接来照顾是应该的。"张伯伯皱起眉头,语气有些生硬。

"是啊,你把小明接来照顾,那可是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啊。"李淑芬插嘴说道,"而且这几年你也没有为小明支付任何生活费用,我们理应得到一些补偿。"

"你们要我赔偿多少?"张伯伯愤怒地问。

"至少60万吧,不过最好能更多一些。"张小刚理所当然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伯伯的脑袋"嗡"的一声,几乎要炸开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对小明的悉心照料,竟然会被亲弟弟这样理解。一种被伤透了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明看到这一幕,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他简直无法相信,父亲竟然会对自己的亲叔叔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

面对弟弟无理的索赔要求,张伯伯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弟弟会如此斤斤计较,对自己的一片好心视而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刚啊,我真是没想到你会这样说话。"张伯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怒火,"小明是我的侄子,我把他接来照顾是应该的,哪里还需要你们赔偿?你们真是太肤浅了!"

张小刚显然没有料到张伯伯会如此坚决地拒绝,脸上露出一丝狐疑的神色。李淑芬则像是打定主意般,开始唠唠叨叨地数落起来。

"够了!"张伯伯脸色铁青,终于爆发出来,"我是出于一片好心才把小明接来的,你们竟然会这样斤斤计较,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就算你们确实为小明省下了一些费用,那也是应该的,因为他是你们的儿子啊!"

李淑芬被张伯伯的怒吼镇住了,噤若寒蝉。小明则低下了头,眼泪啪嗒啪嗒地落在地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弟弟的无理要求和儿媳的唠唠叨叨,张伯伯的怒火越烧越旺。他开始痛恨起自己的亲弟弟来,觉得他们的做法实在太令人作呕了。

"你们就是这样看待亲情的吗?就是这样对待我的一片好心的吗?"张伯伯质问道,"我真是瞎了眼,才会把小明接到家里来!"

"哥,你别冲动啊。"张小刚见形势不对,开始讲和,"我们只是提出一个合理的要求而已,你何必这么生气呢?"

"合理?你们简直就是在狮子开口要钱!"张伯伯怒喝道,"要是我真的给了你们60万,你们以后是不是还要无休止地索要下去?"

"够了,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们了!"张伯伯说着,便猛地推开张小刚,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狠狠地关上了门。

房间外,张小刚和李淑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小明则跪坐在地上,泪水涟涟。他深深地为自己的父母感到羞愧,也为伤害了张伯伯的心而感到自责万分。

就这样,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家庭矛盾,愈演愈烈,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极点。小明深知,如果不及时疏导和化解,这个家庭恐怕就要支离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