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北方一个分外寒冷的深夜里,许多人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在这片神州大地的黄土高原之上,陕西西安,一众东北军队悄悄包围了华清池。

寂静流转在这座华美的行宫四周,然而更多的是暗流涌动,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

果不其然,到了凌晨时刻,这队训练精良的东北军部众突然暴起,直向华清宫冲去。守卫们反应迅速,也立刻掏出手枪,与来犯者交战起来,同时向华清宫内发出了警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火药爆炸的声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子弹出膛的刺眼光亮让破晓仿佛提前到来。

这令人神经紧绷的西安事变正式爆发,而策划这一切的,正是东北军首领张学良,还有我们的主角——爱国将领杨虎城

才华盖世

杨虎城1893年的时候出生于陕西蒲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只读过两年的私塾。他12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去了一家饭馆当杂工,只为了填饱肚子。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能做得来什么体力活?因此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拉风箱烧火。

杨虎城是个打骨子里就非常孝顺的人。1908年,他的父亲因为杀人罪而被清政府惩办,在西安被绞死。当时年仅14岁的杨虎城,向会馆借了一辆手推车,还是独轮的那种,就那么不分昼夜、披星戴月地独自步行了200余里,将父亲的遗体这么一步一步地推回了家乡——甘北村。

即使带回了父亲遗体,以他当时的家境,加上父亲有罪在身,也没有办法风风光光的大办葬礼。后来还是乡民们看不过去,互相凑了凑钱给他,才将他的父亲草草安葬。

以此为契机,他的家乡组织成立了一个以丧葬互助为目的的“孝义会”,在当年中秋节的时候扩大成为了以打富济贫为核心宗旨的“中秋会”。

这样清苦又平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杨虎城率领他的中秋会部众参加了陕西民军向自营,投身与清军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后来窃取了革命果实,坐在那把权力的交椅上的袁世凯倍感心虚,害怕如此庞大的革命力量会威胁到之后自己的统治,于是当即决定大肆裁减民军,杨虎城就恰好身在被裁减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伍之后一时间也无处可去,杨虎城便想着先回家乡再做打算。谁知,刚刚回到家乡,他便遇上了当地的恶霸秀才李桢,这个人仗着自己有点学识,便到处打压乡民,更是用强行放高利贷的方式压榨他人,为自己谋取财富,整个人嚣张的分不清东南西北。

可李桢横行霸道了这么久,万万没想到这次会撞到枪口上。

有一次,在李桢像往常一样威胁乡民偿还巨额钱财,不然就要给点颜色瞧瞧的时候。被杨虎城撞了个正着。

杨虎城气愤不过,一时间血冲脑门,仗义出手。两年多的军旅生活将他的体魄锻炼的分外强健,哪里是李桢这么个平常只会动动嘴皮子的文弱秀才抵挡的过的。于是这么一来一回,杨虎城竟把李桢给杀了。

虽然铲除了一方恶霸,乡亲们私下里都直呼“大快人心!”可是杀人毕竟是犯罪,道德上也有“杀人偿命”的说法。杨虎城在村子里无论如何是待不下去了,他不得已带着几十上百号人和几杆枪,上山落草讨生活,一来二去,成了当地有名的刀客。

在这之后的几年间里,也时不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他的队伍渐渐壮大。就这么一边过着草莽生活,一边等待着,转机不多时便悄悄来临。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开称帝,妄图推翻共和,复辟帝制。这一举动掀起了举国上下的反袁护国浪潮。杨虎城觉得时机已到,该是出山的时候了,于是便率领部众参与其中。

事实证明,杨虎城就是天生的军事奇才。

有一次,北洋政府的首脑段祺瑞,一次性调集了8省的军队入陕西,人数多达数万人,只为反扑靖国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靖国军是1917年12月至1922年5月期间,位于北方地域的唯一一支响应孙中山,为护法运动发挥作用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由此规模可见,北洋政府尤其视这支军队为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面前万余军队压城,杨虎城依旧临危不乱,展现出了极其卓越的心理素质。

他果断地率领只有6000余人的己方部众,灵活布排,对敌军进行阻击。不是人海战术,而是精准锁定敌人弱点进行打击,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将敌人耍得团团转。

虽然战术可以弥补一定的人数差距,但是对于杨虎城的部队来说,这依旧是一场牺牲无数,残酷的血战。但是好在坚持是有成果的,六天六夜之后,杨虎城成功击退了敌军,守住了阵地。

经此一事,不得不感叹杨虎城心性沉稳,用兵如神。然而这只是一次小小的阶段性的胜利,北洋政府对于孙中山麾下的力量打击远远没有结束。

1920年,曹锟接了段祺瑞的班,成为了北洋政府新一任的首脑。他回看此前与靖国军的战争记录,不断地总结,从中吸取了教训,因而改变了对付靖国军的策略。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由以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来自北洋政府的糖衣炮弹无孔不入地来到靖国军的军士们之间。

许多革命党人看到摆在面前唾手可得的利益,被蒙蔽了双眼,纷纷倒戈。只有杨虎城只一眼便视这些名利如粪土,坚守自己鲜明的革命本色,矢志不渝地与北洋军阀斗争到底。

不论外界如何利欲熏心,都始终内心清明的杨虎城,以超群的军事才能为利剑,行走至了他人生最为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