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局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款鱼雷巡洋舰,同时也是第一款穹甲巡洋舰的“广乙”级巡洋舰,其动力系统是两座双气缸复合蒸汽机配合三座圆形燃煤锅炉组成,设计功率2400马力,最大航速16.5节。

这个航速本来就不算快,更为悲催的是,1890年11月30日,“广乙”级的首舰“广乙”号进行航试的时候。实际最快航速只达到了15节,比预计最大航速还慢了1.5节。对此船政局在上报清廷时,解释说是轮机舱的官兵对系统还不熟悉,操作“未尽得法”所致,认为航试还是成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南北会操时的“广乙”级首舰广乙号

可惜的是,等到1891年11月19日“广乙”级巡洋舰的二号舰“广丙”号进行航试时,跑出的最大航速依然只有15节,和“广乙”号相比没有丝毫进步。

显然,“广乙”级巡洋舰没有达到设计航速的主要原因并非水兵“升火不得法”,而是动力系统先天不足。综合各方面资料来看,很可能是船政局第一次设计穹甲巡洋舰经验不足,锅炉与蒸汽机不匹配,加上穹甲甲板高度限制了锅炉的大小,导致影响了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乙”级的二号舰,“广丙”号巡洋舰

“广乙”级巡洋舰作为一款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军舰,作战时主要任务一是驱逐对方的鱼雷军舰,二是向敌舰实施鱼雷攻击。

那会的鱼雷有效射程不过2、300米,要想击中目标必须顶着对方炮火冲击到距离敌舰300米内再发起鱼雷攻击,所以航速越快越好,以便减少暴露在对方炮火下的时间,这也导致了各国的鱼雷军舰大多以航速见长。比如说“广乙”级巡洋舰建造期间,日本海军在法国订购的“千岛”号鱼雷舰最大航速就达到了22节。

显然,“广乙”的这个航速驱逐敌方鱼雷军舰时难以追上,而向敌方军舰发起攻击,冲击到鱼雷有效射程之内再发起攻击耗费的时间也太多,增加了攻击难度,实际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乙”级的二号舰,“广丙”号巡洋舰

当然,考虑到这是福建船政局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这类军舰,有所不足在所难免,也是累积经验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