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广袤的中国大陆上,下沉在万千普通民众中的日常出行,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大陆居民的日常出行,如今主要是以电动车和公交车为主,辅之步行、出租以及驾驶。

其实在十几二十年前,在众多二三线四五线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开着摩的。

也就是三轮摩托车,这种车的使用成本远低于出租车,方便性高于公交车,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随着禁摩令出现,摩的一夜之间消失,民众购买的摩托车,除了在越野游玩,就只能在一些不禁摩托的四五线城市使用。

不少人总觉得骑车不够痛快,其实可以去这座城市,在这里有着全中国最大的摩托大军。

一、台湾摩托怎么这么多

每逢上下班路上,摩托车大军就像是一道绵长的洪流席卷在台湾的街道上,天桥远眺。

机车犹如一匹匹骏马,在红绿灯转绿的一刹那,抢在汽车前疾驰。

台湾有一句经典语句,叫做你很机车唉。

摩托车在台湾中已经渗透到了全民,由数据统计,整个台湾省拥有超过1,500万辆摩托车登记。

然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整个台湾一共有2,340万人口。

平均下来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机车,所以在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中,机车和台湾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台湾与机车的姻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大多不应人们的喜好,而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台湾在美国的帮助下,经济发展的比较迅猛,然而来自他国的汽车,冲击了台湾本土交通行业。

要知道在台湾城市的规划当中,许多城市由于没有预先进行科学规划,实际上导致公共交通的渗透率并没有很大。

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与城市发展方向不匹配,这也就导致民众上班的路和公共交通的路,南辕北辙。

在当时民众从家里赶到公共交通站的时间,甚至要长于坐公共交通去上班的时间,回家的最后1公里,问题并没有完美解决。

如今的人都知道回家的最后1公里代表着怎样的巨大商机,前些年的共享单车,如今的新能源车,很大程度上都是因此而出现的。

国外的品牌来势汹汹,台湾当局为了防止自己的交通行业被外国产品霸占。

于是就对进口汽车施以重税,国外的品牌买不起,台湾自己的汽车行业产能低,而且价格又高。

权衡之下,骑摩托车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这时候许多台湾民众惊讶的发现,骑摩托车直接去上班,成本竟然比坐公共交通还低,最重要的是方便。

二、岛内为什么不禁摩

如今大陆有许多青少年骑着改装后的摩托车,在清晨和傍晚在街上炸街,噪音十分刺耳,而且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行人出行和安全。

往往这种摩托车十分灵活,警察的执法过程中,无法对这些人实施有效控制。

而且即便控制住,也只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从根本上无法解决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台湾是如何解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