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忍不住写了一篇农家小曲酒的文章,发表之后心有不安,总担心有些酒会不会降质。于是我买了一些酒,果不其然,有的真有降质。

降质最为明显的是赵士华酒,主要是高粱酒,苦荞酒变化不大。新批次高粱酒主要是风味变淡了,糟味变重了,口味有点杂,收口偏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月坊酒因为是今年买的,所以没跟。牛屎哥因为跟他熟,也就没有跟着买,毕竟人家知道我是干啥的,如果他真做了降质的事,发给我也不会发降质的酒。当然牛屎哥的酒涨价了,如果降质,那就太不地道了。对于牛屎哥的酒,我估计要拜托关系好的酒友帮我分酒样了。

衢酿酒我也跟着买了,有意思的是买的还是18年那一批次的酒。上一次买是两年前,显然这酒压根就没卖出去。打开喝了,品质跟之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一次复评,我也买了一些其他的农家小曲酒。比方说恩施的野三关酒和何小禾酒,野三关酒在恩施比较有名,主酿玉米酒,品质不错,性价比不错。

何小禾买的是其高端小曲瓶装酒,这款酒150多,标注的灌装日期是2015年,但成色看得很新。从数据上,这款酒卖得一般。对于这种酒,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就是散酒,他们能接受的价位就是20元一斤,加个瓶子卖100多,品质再好也没多少人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也是一些农家酒做不好的原因。虽然小曲酒酿造成本4-8元一斤,这个成本不算固定资产投入。但白酒生产尤其是优质酒生产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很高,比方说酿优质固态酒需要设备、厂房、酒库、土地,获得这些都需要投入。

把酒卖给消费者,除了这些费用以外,还有包装、物流、平台、渠道、服务费用,有些正规地方还要算税费,而白酒又是一个重税产业。一斤酒20块钱包邮卖出,如果是纯粮酿造酒,酒厂和渠道确实赚不了几个钱,而且酒厂还要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风险。

相比之下,外购或买酒精勾兑风险则小很多,这可以降低很多固定资产投入。这种操作虽然伤害消费者,但至少短期能活下去,适合没实力的玩家操作。由于小曲作坊酒多为没实力的玩家,于是这个市场鱼龙混杂。

最近我买了几家十几块钱的农家小曲酒,选的都是有四年以上经营时间,且口碑不错的店。

将这些产品对比赵士华酒,没降质的赵士华酒品质比他们好,降质之后比他们差。从某一方面,这些老店已经把网销价位及所对应的品质给玩透了。除此之外,他们在产品标识上也做得很正规,该有的标识全都有,不像有些新做的农家酒,标识不齐全,这种酒销售起来还是有一些风险。

从某一方面,十几块钱的作坊小曲酒,能喝出是小曲酿造味道就不错了,真的没法要求太高。一般来说,品质好的小曲粮食酒网上斤价都过了50元。能在50元以内买到高品质酒,只能说明你运气好。这种情况要么是新店开业,要么是酒厂可能要完成一些认证(比方说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所以便宜价格出了一批好酒。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农家酒,我们不能要求太高。虽然人家生产成本低,但还是有门槛。相比之下,品牌瓶装酒在这个价位根本做不了好酒。品牌30元以内瓶装酒,多数不仅加食用酒精,还加有机酸酯。因为酒精加多了,导致酸酯数据指标低,满足不了优级酒标准。于是酒厂加有机酸酯满足指标。但这样调出来的酒,酸酯不协调,并有一股怪味。

相比之下,农家酒这点好些。虽然加酒精普遍,但加化学酸酯不多,主要这科技他们真玩不来。

从我的角度,我更希望这些酒坊能够长久走下去,毕竟不同区域的小曲酒,运用不同的粮食、酒曲原料,执行不同的操作,展现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大曲酒的是,小曲酒更有风土气息,不跟地方绑定太深,更能展现一方水土、一方人,滋养一类酒坊。

互联网是一些作坊酒走出当地的窗口,随着互联网这些年的发展,白酒流量红利已经结束。对于小作坊,没有太多的资金在互联网上投流曝光自己,做性价比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渐渐地,互联网电商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运营之道。

某宝蒋家酒坊稻谷酒是一款很标准的农家作坊酒,电商也运作了很长时间,经营老道。他家的稻谷酒不到30元一斤,从性价比角度不好也不坑。品鉴此酒,我们能感受到固态稻谷酒的特点。

说到他家的稻谷酒(批次都是20240502,即我购买就灌装的批次,很多农家散酒就是这样,现买线装现标日期),分50°、55°和65°三款。个人觉得55° 最好喝。65°的酒前香比较大,入口强劲,但收口较快。其运用头段酒较多,酒体更侧重香的呈现。同时此酒是新酒,基酒没有老熟好,微带一点新酒的硫磺臭和米馊味,这种味道很像新烤出来的五粮浓香酒,口感较爆,下口不是很顺,将其陈放一年香气和口感展现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的酒偏尾段,酒体显柔和一些,香气较闷,尾味不够长,收口微带一丝苦感。55°兼有高低两个度数特点,且口感更饱满连绵一些。

对于这款55°的酒,属于这一价位农家酒中该有的品质。当然网上也有50元一桶,折合不到10元一斤的农家酒,这种酒基本都有酒精味。

对于高端散酒,也就是50元一斤甚至更贵的散酒,我们还是要调查一下背后的企业实力。其实网上不少农家酒,属于个体或小微生产,对于这种类型的酒厂,试下50元以内的酒就可以了,贵的不建议尝试。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不少散酒是贴牌商卖的,这种酒性价比差些,不过一样要看背后酒厂的资质。

对于注册资本是100万以上的小作坊,这类作坊多少有点实力,这个时候可以看一下他店铺的产品结构。如果各个价位都有布局,这种酒可以尝试。如果布局的价位基本都是20元一斤以内的散酒,这个时候需要谨慎,品质基本都是坑。原因很简单,如果酒厂把纯粮好酒这样卖,他赚不了多少钱。即便如此,酒厂都会做一款价位更高的产品提升价位、拉开空间,毕竟有些消费者有消费力,想要品鉴品质更好的酒。

对于只卖低端价位酒的店铺,有的是经销商店铺,借着酒厂的名号卖低端酒,根本没有长期主义的想法。有的是酒厂空有注册资金,没有酿酒,直接针对市场需求出低端酒。

当然这一情况也只针对非原酒产区的作坊酒,在四川贵州安徽江苏原酒产区,这里有很多挂资质的酒作坊,人家不酿酒,靠外购,打着产区名号,以情怀的方式卖散酒。因此原酒产区的作坊酒,不能按普通农家酒的逻辑来评估。

总的来说,寻找农家好酒的路任重而道远,我更希望一家小作坊能长期酿好品质酒。对于小曲酒的品鉴探索,我也有了新的思路,我计划走动一些小曲酒作坊,深入了解一些作坊的状态。其实,只有你了解够深,你才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做出选择。文章的最后,对于这一期的内容,作为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