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48)》(以姓氏拼音为序)。

孙曼霁院士(1991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曼霁(1931年8月3日—202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南开封,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54年孙曼霁从第五军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3年至197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7年至1988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做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23年2月22日逝世。

孙曼霁长期从事化学战剂中毒及防治的生化机理研究。

孙儒泳院士(1993年当选)

孙儒泳(1927年6月12日—2020年2月14日),浙江宁波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儒泳于195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保送到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学习;1958年获得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系副主任、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把工作重心迁至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2月14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孙儒泳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啮齿类动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和动物生态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成绩。

孙枢院士(1991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枢(1933年7月23日~2018年2月11日),江苏金坛人,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伦敦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1933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1年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2月11日8点52分,孙枢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孙枢长期主持或参与中国地球科学及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为中国地质学领域的规划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云铸(1955年当选)

孙云铸(1895年10月1日—1979年1月6日),江苏高邮人,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孙云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从哈勒大学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29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1937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孙云铸从事古生物和地层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在三叶虫古生物学和寒武纪地层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理论、地质学史等方面。

孙钟秀(1991年当选)

孙钟秀(1936年12月22日—2013年5月18日),生于江苏南京,原籍浙江余杭(今杭州),计算机科学家。曾任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江苏省科技协会主席。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6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ICL公司进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钟秀主持研制了多个分布式系统软件,如在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方面提出和实现了CSM等3种语言。在分布式操作系统方面,设计和实现了ZCZOS和ZGL等操作系统。

谈镐生院士(1980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镐生(1916年12月1日—2005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江苏武进,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谈镐生于1939年从交通大学 [2]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 [2];1940年毕业后到中国航空研究院当副研究员;1946年赴美留学,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同年转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194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数学、力学和航空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研究员;1954年在美国诺脱顿大学任工程力学副教授;1956年任美国底特律大学航空工程教授;1957年在美国创办高等热工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和科学顾问;1963年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1965年10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受邀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

谈镐生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他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20世纪70年代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并指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首先提出在中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 。

谈家桢院士(1980年当选)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发现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 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

谭其骧院士(1980年当选)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谭其骧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建树颇多。主要著作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