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行一看见狂逸纵横、龙飞凤舞的书法,便抨击它是“丑书”、“鬼画符”,在普通大众的眼中,“中国字”需要方正匀和,极尽刚健博大之象,若形态龙飞凤舞,就不算“优质法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一味追求匀称规整的势态,只具备写字功能,丧失艺术之美,早在东汉末年,书法家们就开始以各自的独特审美,创造意态多变的点画形态,以此渲泄心中情感,激发更浓厚的艺术气韵。

可是当时奔放、杂乱的形态,没有总结成系统性的书写方式,无法脱离汉字基本的工具性,以及语言符号作用,直到唐朝一位“书法大神”,独创疾风骤雨般的狂草,才使得书法进入纯艺术领域。

这位“大神”就是张旭,他跟虞世南、陆柬之具有亲缘关系,自幼继承“二王”笔法,幼时临摹大量楷书,精通“楷法”,所以他控笔十分稳健、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张旭的创作思想,没有被前辈束缚,秉承“观天地事物之变”,“有动于心,一寓于书”的原则,将万物自然之变,融合毛笔的轻重缓急、笔锋翻转提按,以及结字开合收放等层面你。

据文献记载,他曾观赏公孙大娘舞剑,通过舞姿变换,通悟笔法精髓,以此独创左驰右骛、千变万化的狂草风尚,如龙蛇飞舞,每一笔极具自然意态,把艺术性发挥至“巅峰之境”。

例如张旭醉酒后,为了赞颂“诗仙”李白,撰写的《李青莲序》,达到“人笔合一”之境,足以超越王羲之,书法界难逢敌手,张旭将情感、用笔、词句三重结合,卷中笔画飞动如瀑。

时常浓墨粗笔,极尽雄健磅礴之象,时而细瘦轻盈,犹如飘渺云雾,朦胧而空灵,行笔连转之下、回环往复,将疏密、方圆等多重矛盾体,和谐巧妙结合一体,具有天马行空的烂漫气息,艺术境界极为深远。

无愧于蔡襄称赞:“长史笔势,其妙入神,岂俗物可近。怀素处其侧,直有奴仆之态,况他人所可拟议”,毫不夸张的说,《李青莲序》精悍、丰富的形态变化,当代只有书法博士能看懂,1300年来无人并肩。

时常临摹此作,大家可以通过狂草“鼻祖”的墨本真迹,掌握正宗的狂草用笔体系,保证书写飞而不燥、狂而不乱,每一笔法度完备、力道浑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兼得艺术性的趣味性、多样性,开拓眼界和艺术思维,不被单一风格束缚,进入坚守古法,又融古出新的更高境界,若能将此作学会,对日后临摹其他草书、个人创作等,都大有裨益。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张旭《李青莲序》,进行1:1超高清复刻,见此品如见原作,将原文全部的内容、题跋,加以详细注释,这种完整度、清晰度市面罕见,仅此一家,非常适合临摹、欣赏,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