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我也年轻过”这句话出现频率极高。父母长辈教育你时,为了凸显自己作为“过来人”的身份,就会用这句话打头阵,证明自己后面的话都是经验的累积。

这句话其实有很大问题,一代代人面对的人生是不同的,尤其是这几十年的中国社会,变化之大完全撕扯开了代际之间的认知距离。强调“经历”的老一辈,恰恰忽视了一点:年轻人经历过的东西,反而是他们从未经历的,年轻人的情绪和认知,也很有可能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很多东西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所以更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我也年轻过”之类的说法,除了让人反感之外,别无他用。

当然,在中国社会,不管是哪个代际,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将“年轻”和“青春”混淆在一起。生理年龄上的“年轻”,不等于拥有“青春”,因为“青春”背后的意涵太多了。

前几天国内某顶尖高校的仪仗队引发热议,人们纷纷惊诧,能考上顶尖高校的孩子,智力上肯定是最拔尖的,但整齐划一的服装和队列、死气沉沉的状态,都看不出任何年轻人应有的阳光和朝气。有人说,他们当然很难有笑容,因为在考入大学前的十二年里,他们一直被一根指挥棒所指挥,被标准答案所束缚,也一直处于“服从性压力测试之下”。

这当然不会是每个学子的状态。相反,我认为在顶尖高校里,有活力的年轻人占比会比一般高校更多些。因为高考固然残酷,但学习方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懂得学习方法的高智商孩子,给自己找乐子、找休息空间的几率也相对大一些。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能够经过小学中学十二年捶打,始终保持阳光乐观心态的孩子确实不会太多,“没有笑容”“未老先衰”的模样,在无数年轻人身上呈现。

阳光、锐气、想象力、好奇心、冒险精神,这一切对于许多中国孩子和年轻人来说,确实有些奢侈了。

中国老一辈特别强调孩子的“早熟”,对着一个七八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说出“不够成熟”的评价,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搞笑行为,但在中国社会简直是常态。

许多人认为,孩子最好的状态就是思想早熟,最好五六岁就是“小大人”,生活则按部就班,从小在既定轨道里生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无缝衔接状态完成最好。中间如果出现空白,时常被视为走了弯路甚至歪路。我就见过有人夸耀自己的孩子,“中学一直读重点,高考考了个好大学,一毕业就考了公务员,这辈子就没让人操过心”,我心里嘟囔一句:“您这话说的,就像您家孩子考完公务员就去世了一样。”当然,离去世还早,最好能25岁结婚生孩子,那才叫“完成任务”。

这种老一辈眼中“最好的生活”,没有任何缝隙,也就没有任何喘息空间。因为始终没有离开既定轨道,也习惯了轨道内的奖惩,所以许多人并没有自我生活意识,反而在高压状态下一步步走向透支。

强调“成熟”的人,也会特别强调“正能量”。一旦年轻人发牢骚,就会被他们批评为“不成熟”“负能量”。但去年去年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了一句很不错的话:“一个年轻人觉得工作没价值,是正能量,因为他心有不甘。”

现代社会以城市化带动,城市化意味着生活的宽广乃至无限可能,但工作时间越长,生活时间就越短,这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冲突。一个人在这样的冲突中,仍然保留着对生活的憧憬与“不甘”,是很值得赞美的一件事。这种憧憬与不甘,实际上就是青春的一部分。

从中国社会历史来看,大多数人是没有青春的。古代人强调服从,“小大人”才是被标榜的对象,甚至连“童年”的概念都没有。步入现代社会之后,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变。老一辈动不动就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为那就是青春,也纯属扯淡。因为青春还有一个重要标准,即自主性,一群被时代裹挟、被权力指挥的人,哪来的自主?又何来青春?

这四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孩子,运气好的跟“青春”算是沾了点边,但大多数人其实也没拥有过。当你在小学里站队形,中午没睡着也能被揪起来罚站时,就已经走在了服从性压力测试的路上。从备战中考到备战高考,对大学的憧憬也迅速转化为就业压力,继而备战考公考编,一心求上岸,有几个人顾得上“青春”二字?更何况,工作之后哪怕稍有个人想法,也会迅速被“过来人”扣上“年轻人难管”“年轻人自私”之类的帽子。逼婚逼生孩子的压力,使得无数人迅速步入中年,从未来得及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主。

这几年经常有人提世界上很流行的“间隔年”概念,即毕业后工作前的长期旅行,或是旅行打工,或是成为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或是留在家里潜心于自己的爱好……让年轻人在毕业后,不急于踏入社会,而是用一段时间来体验与自己原有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长期旅行?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考公考编难度要大多少?

间隔年的最大意义,是提示年轻人“生活应该有多种选择,而且选择应该出自内心”,因为正常的人生,从来都不是“被规定”的模式,也不是“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的状态,而应该是多元化状态下的自我选择与自我认同。

这当然是青春应有之义,但我敢保证,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嗤之以鼻,来一句“不现实”。这当然“不现实”,因为中国社会的容错率非常低,但将这种“不现实”合理化,那就意味着恶性循环。

我在旅行中曾见过许多年轻人的笑容,都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可惜这种笑容很少出现在我身处的社会。

当年看《蓝色大门》,是笑着看完的。克柔对士豪说:“对不起,如果你17岁时想的只是能不能保送上大学,是不是处男,尿尿会开岔,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在最后的独白里,克柔说:“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的善良开朗,你应该更帅吧,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三年,五年,或是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呢?虽然我闭着眼睛看不见自己,但我却可以看见你。”

这才是青春真正的“成熟”,不是世故的老气横秋,而是对世界的憧憬。

除了憧憬,还需要勇气。记得多年前,我去台湾时,专门抽时间去了趟牯岭街。清静的街上,偶有老榕树静立。老书店仅余几家,访客不多。当年,这里一度繁盛,五六十年代时,仅旧书摊和书店便达两百余家。早年欧美各地的东亚图书馆,都曾专门来此搜购文史书籍。那些没落的喧嚣,尽是逝去的时光。

多年前,杨德昌拍摄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角色不是那些少年,而是小四的父亲。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曾经勇敢坚持,抵御世俗,身上同样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如果联想历史背景,更会对他的性格了然——一个广东人,在上海读大学,那是民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和余韵,礼义廉耻和理想比生存更为重要。

所以,在片子开头,面对小四不及格的国文试卷,父亲选择了抗争,认为老师评判有误。后来,小四的试卷被滑头抄袭,结果连带受罚,父亲觉得不公,在教务处怒斥老师,说“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你们怎么这样对待他?”这样的强硬当然会“吃亏”,小四被记过了。但平日里沉默的父亲却十分兴奋,因为他坚守了内心,他还对小四说起了广东话:“冇春袋的男人,好麻烦嘅。”正如他对妻子所说的,越是这种事,越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对错是非比什么都重要。

再后来,小四的父亲因“匪特”嫌疑被隔离审查,后被革职。当小四被校方开除时,父亲苦苦哀求学校再给一次机会,那是他仅存的希望,寄望于小四能考上大学,改变全家的地位。当然可以说父亲“成熟”了,每个人都是这样“成熟”起来的,但你可知道,每有一个理想主义者向现实低头,就意味着这世界的又一步堕落?

如果你只会以卑微的方式面对一切,你凭什么认为庸俗、世故、功利和无知比理想和坚持更高明?就凭着你能混下去吗?

一个父亲的老去和妥协,并不保证会有一个儿子接过理想的枪,但起码,小四是这样的。就在父亲苦苦哀求校方时,他拿起球棒,击碎了学校办公室的灯泡。心中偶像的坍塌,反而激起了他与世界为敌的勇气。

在那个孤岛,在60年代的纷杂时势下,在大多数人在绝望气氛中选择卑微生活时,唯有少年尚未来得及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青春本就是一剂伤身的春药,如果你像小四一样在乎它,你就会在绝望中爆发,以毫不隐忍绝不“成熟”的方式,来一场玉石俱焚。然后,被这个世界指指点点,说你太不懂事。成年人就是这样,他们鄙视少年的莽撞、却从不想想他们给了少年们一个怎样的世界,他们又如何无视少年的孤独。

但在当下社会,青春的勇气才是被摒弃的东西。在中国家庭教育中,“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词,甚至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适应”往往没有是非上的区分。或者可以说,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适应社会”,其实是强调要适应社会不太理想、不太好、不太合理的那部分。

我能理解这一点,因为不管是阅读历史,还是长辈的人生经验,抑或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亲身经历,都在强调“适应”,也在不断展示“不适应”的教训。这种适应有许多表现方式,“沉默”就是其中一种。就像许多人小时候在公交车上见到小偷,家长会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声张那样。

我们身处的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很有趣的悖论: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时常冲突。为什么见到小偷不能声张?因为它可能会给自家带来危险,会被小偷与同伙报复。在这一刻,社会责任感就与家庭责任感出现了冲突。这种小事尚且如此,其他事情就更不用说了,“想要自家过得好,出门就别乱说话”是相当普遍的心理。

所以,每当自己碰上不合理的事情,就盼着有人站出来说话。如果说话的人最后吃了亏,就会一边享受着别人争取来的权利,一边转头跟自家孩子来一句“看,枪打出头鸟了吧!”

这种依赖确实该被鄙视,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个无解难题——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安稳一点吗?当然希望,那你又能接受他成为“出头鸟”吗?显然不能。在这种氛围之下,家庭教育必然走向功利性的一面,这是一种合乎利益的选择。

从历史来看,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老气”的社会。它很强调人的成熟,但将成熟等同于与社会的妥协。比如一个年轻人,通过父母包办婚姻,娶了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人,然后按部就班生活,就意味着成熟。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满,那就是忤逆,是离经叛道。个人的喜好和需求,在这种“模板式生活”里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你的性格、爱好、特长、心理需求是怎样,你都必须走入那个“成熟”的套路里。

这种“老气”当然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它最稳妥最安全,风险系数最低,能让一个人不成为异类。当然,它的不合理也很明显,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基于趋利原则,它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选择。

说实话,我一直挺同情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要“适应社会”,难度比上一代人大得多,需要面对的难题也多得多。但没办法,正如我一直所说,问题从不在年轻人身上。因为一代人越是强调“适应社会”,就越意味着将积压着的问题留给了下一代人。

所以,这又是一个无解的悖论:希望孩子安稳,所以强调“适应社会”,但正因为过分强调“适应社会”,又使得孩子面临更多难题。而那些“除了适应社会,其他什么也不会”的孩子,因为顺从惯了,又没有能力解决难题……

所以,一个年轻人除了“适应社会”,总应该会点别的,这样才可能配得上“青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