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唯一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解读常常偏向于其城府很深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敦邦绘宝钗

但是,这样的解读又往往无法深入解剖其心灵深处的奥秘,甚而至于,还会将读者的眼光引向“虚伪”“奸诈”的认识层面,因而影响了人们对薛宝钗形象的准确解读,更损害了这一文学形象的整体美感。

根据曹雪芹在书中对薛宝钗的种种刻画,我们对其复杂性格的成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印象,这些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急剧衰败的家境,草包纨绔的家兄,与她高高在上的贵族血统、完美自律的个人修养之间的不可调和;对金玉良缘的一心企盼,欲封侯拜相的择偶标准,与贾宝玉对木石前盟的坚定追求、对科举入仕途的坚决抵制的水火不容;“藏愚”“守拙”的道学外表,对女子无才的道德推崇,与热衷功名利禄的内在“热毒”,以及无书不读的文学通才形象的真假对立。

这三个方面,都以矛盾对立的方式贯穿于全书始终。因为矛盾对立,使人们对形象的解读产生歧见或者困难,所以我们在读薛宝钗的故事时,常常觉得在她言行举动的背后,还活着另外一个真实的“宝姐姐”,而且这个真的“宝姐姐”,在精神生活上活得很不愉快。

我曾经在《红楼梦故事精讲》里面为十二钗各写过四句话,关于薛宝钗是这样写的:“皇商巨贾富甲门,藏愚守拙端静身。孙子心肠老子面,天香国中冷香人。”

我用这四句话概括了薛宝钗的大半个人生,尤其是后两句,着重突出了她在思想方法、做人做事方面高度的不统一,极度的矛盾对立。“孙子心肠”是说她多计的内心,“老子面”是说她道学家的外表,正所谓双面金钗人难识。

在薛宝钗出场之前,曹雪芹在第四回书中,着意安排了几段文字,介绍她岌岌可危的家境,以及全乎渣男的家兄,为其出场描绘了一幅灰色背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画薛宝钗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是,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薛蟠草包无知,是薛宝钗的第一块心病。在后来的故事当中,薛宝钗一直主张读书识字吟诗作赋都是男人的事业,因为他们要奔向封侯拜相治国理政的大好前程。

可是在他们薛家,唯一的男丁——她的亲哥哥薛蟠,却是“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的纨绔草包,而自己“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的“读书识字”能力,反而成了她一块抹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薛宝钗心中无法去除的第二块病痛,则是父亲死后,乃兄薛蟠无能无德继承家业,致使家道迅速颓败的景象:

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等人,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宝钗》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有令薛宝钗更加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则是薛蟠的人命官司:

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她,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干不了的。

尽管是这样糟糕透顶的家庭政治背景,但是她还竟然参与“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的“选秀”活动。

这件事往小处说,是隐瞒家庭的政治污点,往大处说则是犯了欺君之罪。薛家母子三人的投亲之举,其实走的就是一条逃亡之路。

接下来的第七回,是薛宝钗第一次正式出场,曹雪芹的笔意却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他写了这样一种似药非药的“冷香丸”:

宝钗听了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

后来还亏了一位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

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上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旦宅绘薛宝钗

这是专治薛宝钗“无名之症”的奇药,功效是专门祛除她体内从娘胎中带来的一股“热毒”。所谓从娘胎中带来的,就是说这“无名之症”是存在于基因成分里头的。“热毒”是什么东西呢?根据后面薛宝钗的故事,应该指的是她人品性格里面的一些负能量,是她令人诟病的另一面。

这是薛宝钗出场之前和首次出场时的形象展示。接下来是金玉良缘的首次亮相,它紧接在冷香丸故事后面,这个情节写得非常精彩婉曲。贾宝玉听见丫鬟黄金莺说,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与他通灵宝玉上的话是一对儿,于是缠着宝钗要看。下面是曹雪芹的正文和脂砚斋的部分评点: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蒙侧批:“也是个”等字,移换得巧妙。其雅量尊重,在不言之表。】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个,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甲戍侧批:合前读之,岂非一对?】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是一对。”【甲眉: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文字是也。】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蒙侧:“嗔”字一截,截得妙。】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甲侧: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娶妻当如薛宝钗》

小小年纪的薛宝钗,在最初面对金玉良缘的时刻,内心世界里渴望之情令人显而易见。虽然她总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掩饰得毫无破绽,然而越是包裹严实,却越容易向外泄露。

脂砚斋的评点,又将曹雪芹的笔意所指加以剖析点明,使薛宝钗极深的城府被揭示无遗。一个少女,又是初来乍到,当然不能也不应该在属意的男人面前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只好纵容自己的贴身丫环代为表白。

然而贾宝玉顽劣乖张的秉性,却使薛宝钗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对金玉良缘产生了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一部《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数度表露出对宝玉的蔑视,除了为他起绰号“无事忙”、“富贵闲人”这些以外,还有更突出的一件事,就是她曾经在有贾母等一干人众在场的公开场合,直接将贾宝玉比为不学无术祸国殃民的国舅杨国忠。

薛蟠过生日那天,家中摆酒喝戏,宝黛二人因为发生口角心中不快而未曾前往。薛宝钗素来对人多吵闹的地方很少参与,去了一会便中途回来。贾母听说宝黛怄气不曾去自己也就不去了,于是大家都一起聚到贾母这边来。

这时,宝玉见宝钗也没去看戏,便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了这话便搭讪笑说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信笺》薛宝钗

宝钗一听这话,气愤得便要发作,但回思一下后,便红了脸冷笑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薛宝钗这是明显地把宝玉比成杨国忠,她的这一举动,从根本上暴露了内心深处对贾宝玉的真实感觉。贾宝玉在她的眼中,从来就是一个很少真才实学,只是爱红玩耍的纨绔。薛宝钗对贾宝玉的贬抑,竟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再回想之前元妃省亲时,宝玉奉元妃的旨意作诗,一时搜肠刮肚,竟至于连“绿蜡”的典故都想不起来,宝钗提醒他时讥讽说:“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若想到了她曾经这样的蔑视过宝玉,再看她今天异乎寻常的举动,也就不怎么感觉意外了。

薛宝钗的精神世界始终被矛盾和痛苦笼罩着。贾宝玉遭其父重打,薛宝钗前去探望时,第一句话是:“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她就是要告诉宝玉,你这顿打是自找的,该打;你受了这顿皮肉之苦,我的难受程度和你的亲人一样。在此前不久,她竟然骂过宝玉是杨国忠,今天却又是这般的温情,可见她的内心是多么矛盾、痛苦。

薛宝钗对于金玉良缘,就是这样一面在矛盾痛苦中纠结,一面又仍然为之辛苦经营。她除了让黄金莺在宝玉面前直接挑明己意之外,还有更显心计的做法就是暗中厚结袭人。

袭人不满宝玉整天和黛玉、湘云一处厮混,在宝钗跟前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袭人的话着实让宝钗另眼相看,觉得她有见识,若能同自己站到一边来,则对改造宝玉是大有作为的。薛宝钗要与袭人结为同道,不仅因为对袭人“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而且更有她早闻消息的袭人未来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钗黛之辨》

王夫人暗中内定袭人为宝二姨娘,薛家母女应当早已知晓,这样的关系,宝钗能不极其重视吗?在宝玉被打以后,卧床调养那会儿,王夫人让人多送两个菜过来,并且指名是给袭人的。袭人很奇怪,觉得不好意思。

其时宝钗在旁,抿嘴笑说:“这就不好意思?明儿比这个更教你不好意思的还有呢。”可见薛宝钗已经知道了这桩秘密——眼前这个丫头将来是要和自己共侍一夫的。

袭人没有辜负宝钗的这份厚谊之心,完全领会并且积极配合,希望有朝一日能比较彻底地消除宝玉身边的其它隐患。

贾宝玉被打了,袭人对王夫人说:“论理二爷也得要老爷管管了”。王夫人听了这话便说,你和我想到一处去了,可是我已经快五十的年纪,通共就这么一个儿子,倘或打坏了,叫我将来依靠谁呢?袭人听了,自觉必须得把话挑明了才行。于是壮着胆子说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了一大惊,拉着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不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旦宅绘袭人告密

袭人觉得该是说正话的时候了,连忙回答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偶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都是两姨姑表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袭人说到这里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更进一步,继续说道:“二爷的性格太太是知道的,最喜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被人说出了一个不字,二爷一生的声名不就完了。再说太太也难见老爷了。”

王夫人听到这里,觉得袭人虑事竟这么周到深远,不仅想到宝玉的名声,而且还想到了我在老爷面前的交待,于是便向袭人说了一句兜底的话:“只是还有一句话: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从此以后,王夫人便从自己的二十两月例银中,拨出二两给袭人,与周、赵二姨娘的月例银两同等。

事情到了这一步,袭人、宝钗同王夫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同命运关系已经结成了。袭人刚才献计时候说到的两姨姊妹的宝姑娘,不必挑明完全是一个陪衬的说法,林姑娘才是她要说的唯一对象,王夫人心里自然明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宝钗与袭人的这一命运共同体,其利害便休戚相关了。

虽然薛宝钗对金玉良缘一直苦心经营,但却也一直遭受贾宝玉的坚决抵制。在“绣怨鸯梦兆绛云轩”一回中,宝玉在宝钗面前,明白宣告了自己对木石前盟的坚定意志。睡梦中的贾宝玉突然间呓语大发:“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薛宝钗一下子完全怔住了,这让她怎么接受得了呢?宝钗明白,梦中的话就是梦中人的心里话。然而,薛宝钗毕竟不是他人,一怔之后随即便镇定下来,因为她知道,和尚道士的话自然是不可信的,可是老爷太太的话,难道也容得你信不信的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家图说薛宝钗》

要说薛宝钗对宝玉毫无真爱,那也未必。在宝玉养伤期间,黄金莺受袭人之托,来怡红院为宝玉的各种配饰结丝线络子。

丫鬟的手艺其实是很精致的,但是宝钗仍不放心,还是自己跑过来,亲自动手配制丝线,要为通灵宝玉结一条极为高端大气的络子。宝钗说:“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凭心而论,此时此刻的薛宝钗,对贾宝玉不能不说是怀有一份真感情的,这不明明在扮着百般为夫君的贤妻形象么?

薛宝钗性格中的矛盾对立,有时候竟至于达到人格分裂的地步。她为了金玉良缘的圆满达成,居然甘受冒名代嫁的人格侮辱与贾宝玉完婚,这与她一贯的端静守拙的淑女形象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宝钗藏书票

薛姨妈自在王夫人面前应了宝玉的亲事以后,回来便将此事对宝钗说了。薛姨妈说:“虽是你姨妈说了,我还没有应准,说等你哥哥回来再定。你愿意不愿意?”薛宝钗听了这话便一脸严肃地对她母亲说:“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了?”

她对母亲从未有过这样的态度说话,即使以前在薛蟠许多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她和母亲说话也总是商量的口吻。薛宝钗心里非常清楚,金玉良缘是贾薛两家人唯一的共同选择,不是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尽管夫君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但这桩婚姻却是自己人生的最佳前程。

薛宝钗城府深,并且少言寡语,这是她在荣国府内的公众形象。但有的时候她却又很能讲话,而且是或者连篇累牍,或者冷酷至极。

王夫人的婢女金钏儿因与宝玉调情,被王夫人斥骂撵逐,求情无果而跳井自尽。消息一传出,全府的人都为之惊讶,活泼泼的一个生命,瞬间就没了,大家都报以同情。

但是,薛宝钗知道后,却在王夫人面前这样安慰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者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仍是叹惜,宝钗又安慰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我们会对薛宝钗的冷酷感到寒心,觉得她对生命的轻视实在令人难以容忍。可是我们还得想一想,薛宝钗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十二钗:薛宝钗品评》

其实,薛宝钗对金钏儿投井的原因已经看出了八九分。她知道姨娘告诉她的金钏儿投井的缘故,是遮盖真相的说词,但她只能装着信以为真,并且还顺着姨娘的谎话一路说下去。

薛宝钗这是为谁呢?很明显,她这样做明面上是为了姨娘,实际上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只能把对宝玉行为的蔑视,严密地埋藏在心底。

薛宝钗受王夫人差遣,协助探春、李纨二人,代凤姐暂时管理荣府内务。说是协理,实际上她是作为王夫人的心腹,在监督探、纨二人是否奉公守法而已。

王夫人赋予她三项权力:“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那些人不好了,你只管说”;“他们不听,你来回我。别弄出大事来才好”。这三项权力合在一起看,薛宝钗就是王夫人实实在在的的代理人,是直接对荣府内务最高长官王夫人负责的第一执行人,连探、纨二人也在她的监督之内。

再看薛宝钗是如何运用手中这项权力的。第五十六回书回目之一是:“识宝钗小惠全大体。”回目点明两点:一是“识宝钗”,就是有见识、识时务、有眼光;二是“小惠全大体”,就是施一点小恩小惠,达到收买大多数人心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年历片《薛宝钗》

她的小恩小惠,就是从大观园承包经营的利润里拿出一点点来,分给那些没有承包的佣人。她认为这样既赢得人心,又能管束住这些人不在暗中搞破坏,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

当她宣布了这项惠及全体的政策之后,下人婆子们个个感恩戴德,纷纷表示不能“稳住吃三注”。

这时,薛宝钗瞅准时机,借助王夫人的威权,说道:

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博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你们奶奶又多病多痛,家务也忙。

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何况是亲姨娘托我。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小分沽名钓誉,那时醉酒赌博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你们那时后悔也迟了,就连你们素日的老脸也丢了。

这些姑娘小姐们,这么一所大花园子,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蹈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你们反纵放别人吃酒赌博,姨娘听见了,教训一场犹可,倘或被那个管家娘子听见了,他们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导你们一番。

你们这年老的反受了年小的教训,虽是他们是管家,管得着你们,何如自己存些体统,他们如何得来作践。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服。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话红楼十二钗·薛宝钗》

薛宝钗的这一段训词,我初步估算一下,大概在四百五十字上下,其中提到“姨娘”二字的就有六处。这样做的意图起码有两点:

一是让下人明白,我的话就是太太的话,是最高指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你们若是违背我,就是违背了太太;二是让在场的人(包括探春、李纨在内)都明白,这次大观园内部改革的临时总管是我薛宝钗,我是一把手,其他人只是具体执行者。

除了这两点之外,我想大概还有一点,就是未来的宝二奶奶,先体验一下这总裁的位置到底是何滋味,也让上下老少们识察一下我的实际管理能力。

这样的揣测并不离谱。曹雪芹写薛宝钗这么长一段发言,目的就是要展现她不同凡响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才是薛宝钗真真实实的内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种红楼梦 两个薛宝钗》

第三十八回,史湘云做东回请大家,并且和薛宝钗拟定了以咏菊为题的十二首诗题,由诗社成员各自认题吟咏。宝钗选了两题,分别是《忆菊》和《画菊》,现在就看第一首《忆菊》吧。诗云: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一部《红楼梦》中,写诗最多且尤具赋诗天才的就是薛宝钗和林黛玉,而两人诗的格调却有很大区别。通常情况下,薛诗以明朗沉郁为主,林诗则以阴郁悲怆为主。

但是,这首《忆菊》则一反常态,写得异常的悲凉阴郁,大有借物遣愁的情态,这不是薛宝钗该有的,她从来不肯轻易将自己的情感世界示人。“抱闷思”、“断肠时”,到底是“闷思”何事,又是为谁“断肠”呢?

不可否认其中必定有金玉良缘的成分在内,而能令其断肠的,也必定是她心中的另一半。可是绛云轩的梦兆言犹在耳!

眼前的现实恰是“空篱”无菊,“旧圃”无花,仅有天上一弯“瘦月”和地上一圃清霜,一切仍为空境,怎不使人“闷思”而断肠呢?一颗愁肠万断的心只能随归雁远去,四野寂寥只好枯坐听砧。“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诗人的心此时此刻已寂寞到何等的地步!然而,诗的结尾忽然以希望给人:尽管无人同情我因盼菊而成病,但是,我依然对她的到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旦宅绘宝钗扑蝶

薛宝钗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里:她坚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功!她想起那年端午节,娘娘给她与宝玉一样的赐物,特别是那副红麝串,她带在手臂上,早已在大观园中示现过了,底气是足够满满的了。

还有一首诗,同样展现了她要攀登人生高峰的不屈意志。就是第七十回中《临江仙•咏柳絮》的词。那一首词既表现了她超人的才华,也表露了她真实的内心世界。

写到第七十回,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已经从高潮向尾声过渡。这首词是薛宝钗诗才与思想的空前展露,诗情鼎盛,胸藏毕现。“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赢得湘云激赏,好就好在“卷得均匀”四字,描写的画面动态美妙逼真,耳之所闻若目之所及,意之所到。“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是最直接的高洁心态的炫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编《红楼梦》故事剧《薛宝钗》

薛宝钗确实是从不随波逐流,更不可能自弃丽质而委身他人。“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从杨柳随风摆动的自然形态,联想到虽千般摆动却不改变其本性的特征,这可以看成是诗人的自况之语。末尾两句,直抒胸臆,把自己攀龙附凤的政治理念毫无遮饰地表达出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的青云之志,就是要嫁得一个能封侯拜相治国安邦的伟丈夫,可是号称金玉良缘中的贾宝玉是这样的理想人才吗?

薛宝钗从来不曾抱过这样的希望!

薛宝钗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一直坚持两个观点,一是读书只读四书五经一类的正书,其它的不要读,特别是有关男欢女爱之类的书决不能读。二是读书是男人的事,女人不要读,什么诗词歌赋一类的书,不仅女子没有丝毫阅读的必要,而且连男人也没有学习的价值。

但是,薛宝钗本人到底是什么情形呢?我们且看她和林黛玉的一次谈话:

我们家也算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竸绘滴翠亭宝钗戏粉蝶

薛宝钗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了,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文学通才,但是她却训教林黛玉千万不要读那些邪书,因为担心读了以后会“移了性情”,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此时的薛宝钗心理复杂近乎诡秘。她自从那天在宝玉生日宴会上听了黛玉说的《西厢记》唱词以后,总觉得很是不妥,有失女孩儿的品行修为,便在心中打算寻找时机和黛玉谈上一回。

宝钗想到黛玉总把她当成靶子而肆意地攻击,自己也总是处处让着她而隐忍不发。现在有了这个由头,料她也无从着口还击。于是以修女德为依据,对黛玉进行一番严辞训教。尽管是大篇说教,但黛玉竟无一字还口,只是一连几遍地答应“是”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宝林制粉彩宝钗戏蝶瓷板

宝钗严厉的训教中,还浸透着深情的关怀,字字句句都是为黛玉的修为着想,这是薛宝钗最用心机的地方。

宝钗想,怎么样才能镇住林黛玉平素锐利又张狂的锋芒呢?在贾府这块暂栖之地,我和你林黛玉比较起来,虽然都是在别人的屋檐底下,但这里毕竟是你母亲的娘家,你还有活着的老祖宗罩着,而我“必定是外人”,当然得让过你了。然而今天我训你的这番话,你不但要好好地听下去,而且你还得要好好地感谢我。

果然未出宝钗的预料,经过这次“兰言解疑”之后,林黛玉真的对薛宝钗渐渐放弃成见,又经过“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以及宝钗送燕窝给她之后,她就真真实实地把薛宝钗当成自己的亲姐姐了。

薛宝钗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对立中一天天地打发着时光,经受着极端痛苦的精神煎熬。她真正的理想追求总是被现实打得粉碎,无法改变的糟糕现实,又逼迫自己不得不尽力圆成那残缺不堪的破碎梦想。

梦想与现实的残酷对立,使她在勉力圆梦的过程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成人格分裂的双面人。这被梦想逼成的双面人格,反过来又成了薛宝钗整个精神世界的畸形支撑,支配着她在假性光明的人生道路上踽踽独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故事精讲》,王坚编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如果薛宝钗的家道依然殷盛,或者说她没有背负胞兄命案的沉重包袱,那么,她全家就不可能逃亡般投亲;如果她不投靠贾府,她也就不一定会为金玉良缘去拼尽全力;如果她不违心地选择被自己讥为“无事忙”的“富贵闲人”贾宝玉,那么,她治国理政之才的择偶目标未必不能实现,也不会落得“可叹停机德”的无奈结局。

当我们看到了这一层,再去审视她一面君子一面小人的二重面目的时候,就能比较准确深刻地认识薛宝钗这一文学典型的价值意义了。

2023年9月11日夜11:42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