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明是个八九岁的男孩,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住在小县城里。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彼此很亲密无间。

小明颤抖着下了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妈妈的房门口,里面的哀嚎声愈发撕心裂肺,仿佛是一个人在濒死的呼救。小明提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门。

"妈,你怎么了?爸爸欺负你吗?"小明哭着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时,爸爸匆匆赶了进来,一把将小明拉到身后,用力拥抱了妈妈。

"老婆,没事了,没事了,都过去了。"爸爸轻声安慰道,"是我,你看清楚了吗?"

爸爸拭去她脸上的冷汗,语气无比温柔:"没关系,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早点带你去看医生的。"

这件事在小明的心里种下了一个扎根很深的疑惑。从那以后,妈妈的行为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反常了。有时候她会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神情恍惚;有时候又会对着小明和爸爸大吼大叫,动辄就发脾气。一家人曾无数次想要开导她、安慰她,但她总是对他们视而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爸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本就拮据。现在妻子的病情加重,他不得不东拼西凑,想方设法为她治疗。他四处借钱,几乎是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可是不论看什么大夫、吃什么药,妻子的病情都未见丝毫好转。看着妻子日渐憔悴,爸爸常常噙着泪水,小明的心里很难过。

小明开始厌恶上学,逃课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放学后,他也不愿意回家,因为看到父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他会感到无比的痛苦。他整日游荡在外,像个小流浪儿一样,无家可归。

就在小明以为生活再也不会有转机的时候,一个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晚上,他刚刚躲在外面游荡回来,就看见妈妈手持菜刀,狠狠地朝着爸爸刺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吓坏了,大叫着想要阻止妈妈,却被爸爸拼尽全力挡在了身后。

"老婆,你清醒一点!是我啊,你看清楚了吗?"爸爸一边躲避着妈妈的攻击,一边哀求道。

可是妈妈似乎完全失去了理智,她的眼睛里只有疯狂和杀意,根本没有听进爸爸的话。她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你是谁?你是谁?你为什么要伤害我?滚开!滚开!"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路人听见了动静后赶来,及时将妈妈制服。警车和救护车也很快赶到。小明瞬间就明白过来,原来一切都是因为妈妈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导致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被带走后,小明和爸爸再也没有见过她。在精神病院里,她一直拒绝吃药,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疯,是小明和爸爸在迫害她。最后,她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小明和爸爸来到医院的时候,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小明看着她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眼泪在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妈妈轻轻睁开眼睛,无比费力地对他们说:"对不起,我太爱你们了,所以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爸爸痛哭流涕,紧紧地握着妈妈的手,说:"没关系,没关系,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早就应该送你来医院治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微微一笑,似乎释然了。她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彻底停止。就这样,她离开了小明和爸爸。

妈妈的离世让小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如果当初他没有逃课,如果他能更好地照顾妈妈,如果他没有总是躲在外面游荡,是不是就能早点发现妈妈的异常,从而及时将她送去治疗?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妈妈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小明整日郁郁寡欢,爸爸拿他没有办法。有一天,爸爸无奈地对他说:"儿子,妈妈已经走了,她不会希望看到你这个样子的。你要坚强点,为了她,也为了我们自己。"

小明点点头,却还是无法摆脱内心的阴霾。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在妈妈的旧物中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段文字,小明终于释然了。他明白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即使最后因为病魔而失去了理智。从此以后,小明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他决心要为妈妈而活,过上她希望看到的美好生活。

妈妈生前的所有积蓄都用来治疗她的病了,家里仅存的那点钱很快就所剩无几。爸爸作为一个普通工人,工资微薄,根本无法支撑一家人的开支。小明不得不辍学打工,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一天,小明在一家小作坊打工时,不小心被机器割伤了手。虽然伤口不重,但他还是被老板狠狠训斥了一顿。小明低着头,眼泪夺眶而出。他知道老板说的没错,他的技术太差劲了,根本配不上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小明愁眉苦脸地返回家中时,爸爸正坐在桌前翻看着妈妈的日记。看到小明回来,他连忙将日记合上,擦干眼角的泪水,迎了上去。

"怎么了儿子?受伤了吗?"爸爸关切地问。

小明点点头,把手上的伤口展示给爸爸看。爸爸叹了口气,说:"看来是时候改改生活了。你还太小,不应该这么辛苦。"

"那我们以后怎么办?钱从哪里来?"小明问道,语气里满是无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爸沉默了片刻,郑重地说:"妈妈在日记里写到,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她,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振作起来。"

"可是怎么办呢?"小明问。

爸爸拍拍小明的肩膀,目光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了,我们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到大城市去发展。在那里,机会多得多,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被爸爸的话鼓舞了,点点头,眼神重新充满了希望。

就这样,一个月后,父子二人收拾行装,离开了这个出生入死的小县城,来到了大城市。

刚到城里,父子俩确实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一无所有,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幸好爸爸很快找到了一份工地的临时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也勉强够温饱。

小明也没有辍学,而是坚持上学。虽然他的成绩一开始很差,但他从未放弃过。他告诉自己,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渐渐发现爸爸的脸上又重新绽放出了从前的笑容。有一天,爸爸高兴地对他说:"儿子,你看,我们已经在这里扎根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

小明点点头,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妈妈一定在天之灵看着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勇敢地重新出发,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从那以后,小明更加刻苦用功。白天上学,晚上做家教赚钱。他的成绩节节攀升,很快就成为了年级的佼佼者。到了高中时,他已经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了,深受老师和同学的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那年,小明考出了令所有人都惊讶的高分,获得了免费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足无措,连忙跑回家告诉爸爸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爸,我考上大学了!是免费的!你看,我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小明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发抖。

爸爸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接着,他激动地拥抱住小明,热泪盈眶地说:"太好了儿子!你妈妈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你们父子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从那一刻起,小明深深体会到了坚持、奋斗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就一定能战胜命运,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发誓,他一定要更加努力,将来报效社会,也让爸爸和妈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没有绝境,只要我们有梦想,就一定能重新出发,迎接更加灿烂的未来。

大学生活给了小明全新的体验。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汇聚在这里,大家共同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小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新知识,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有一次,小明和几个好友在课余时光热烈讨论着社会问题。其中一个同学说:"我看到很多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让每个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同学却不以为然:"那是他们自己的命,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自己过得好就行了。"

小明听了,脸上露出了难过的神情。他想起了妈妈生前那段艰难的日子,想起了爸爸为了治疗妈妈而背上的沉重债务。是啊,如果当时有人伸出援手,他们一家人就不会那么苦了。

于是,小明坚定地说:"不行,我们不能这样自私自利。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否则,我们追求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小明的话言辞恳切,说服力十足,几个同学都被他的话打动了。从那以后,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并付诸行动。比如在假期里组织义工活动,为山区贫困儿童提供教育资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明深知,只有扎根于民众之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福社会,才是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毕业后,小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著名的研究所,开始了学者生涯。然而,仅仅满足于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他并不觉得足够。他希望能亲身投身于改善民生的伟大事业之中。

就在小明踌躇满志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在政府工作的长者。这位长者对小明很有好感,也欣赏他的理想抱负。于是,在一次闲谈中,长者对小明说:"你有为民造福的远大志向,若是真心诚意,不如来我们这里工作,直接为民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小明思考再三,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安逸的学者生涯,投身于政府工作。起初,他只是一名基层的普通公务员。但他兢兢业业,从不推卸责任,时刻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渐渐地,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过人的智慧,获得了上级的赏识。

不久,小明就被提拔为一个市的副市长。从此,他有了更大的权力和资源,可以为民办更多好事。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刀阔斧地改革当地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让广大百姓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有一次,小明到一所贫困小学视察时,看到孩子们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书籍也陈旧不堪。他暗自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孩子们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于是,他回到办公室,立即拿出钱财,资助了这所小学的重建工程。

不久,小学校园焕然一新,孩子们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当他们簇拥着小明,热情地喊着"小明叔叔"时,小明的眼睛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如果当时有人能这样资助他,他的生活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从那以后,小明将教育扶贫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在全市推行了一系列惠及穷人的政策。他还组织各界力量,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很快,小明就因此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教育英雄"。

一次,小明在视察工作时遇到了曾经的同窗好友。朋友看着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赞叹不已,连声说他是"人中龙凤"。

小明笑着摇摇头,说:"我哪里配得上'人中龙凤'这等高论?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民造福而已。你看,我们当年一起做过那么多义工,现在有了更大的权力和资源,岂不是更应该多做一些事情?"

朋友被小明的谦逊和襟怀所折服,深有感触。从那以后,他也开始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利他、造福众生。小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