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普洱市凤山镇政府联合组织在钉耙山举行“钉耙山普洱茶基因物种库和保护基地”授牌仪式。在肯定钉耙山在普洱茶物种方面重要性的同时,也想通过更多专家、学者的介入,让这个云茶“秘境”的更多故事和特性得以展现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五一假期,开屏记者带你探秘云茶“秘境”钉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种丰富,被誉为普洱茶基因库

钉耙山位于普洱市景谷县凤山镇文折村,因山体连绵起伏,好似《西游记》里猪八戒的钉耙,故此得名。

近年来,云南普洱茶微小产区崛起:易武有高杆,倚邦有猫耳朵,曼松有紫红土,困鹿山有细叶茶,黄草坝有紫红茶,景迈山有生态,昔归有藤条茶。钉耙山则同时拥有众多普洱茶微小产区的特征。

在钉耙山古茶园,每走一段距离,就会发现一种不同的茶叶品种——这里有云南茶的大部分品种:红梗细叶、白梗细叶、绿梗细叶、黄金芽细叶、柳条形细叶、“鸡嘴壳”细叶、红梗小叶、绿梗小叶、“猫耳朵”小叶等,还有4个未知名(待考证)的细、小叶种古茶树品种。

茶文化研究者周重林曾评价钉耙山:“曼松的紫红土,它有,遍布整个茶区。困鹿山的细叶茶,它有。倚邦的猫耳朵,它有。昔归的藤条茶,它有。景迈山的生态,它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正荣把钉耙山称为“秘境”。他说,这里物种多样,茶叶资源丰富,有细叶种,乔木大叶种,还有小叶种,红秆红叶等,被誉为“红梗红叶古树茶的存活地”。

生态恢复,12户村民回来了

此时的钉耙山上,茶树上的茶叶叶片已不多,这里刚完成春茶采摘,晾晒大棚里的茶叶散发着茶香。虽然茶叶已经下树,但这里并不像有的名茶山一样,吸引着鲜叶采购商。

55岁的钉耙山村民小组长刘显兵拥有近2亩的茶园。虽然1969年,他就出生在钉耙山,但他却是2006年才回到山上定居的。

1969年,钉耙山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当地政府考虑到村民安全,动员大家搬到距钉耙山50多公里外的平寨村去居住。刚出生的刘显兵被带离了钉耙山。

“后来,老人又把我们带回了钉耙山。当时一起回来的有20多户人家。”刘显兵说。但到了1989年,刘显兵又离开了钉耙山。

尽管外出打工在经济上有了更多收获,但刘显兵的父亲却叮嘱他一定要回到钉耙山,去照看那些连他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种下的茶树。

2006年,刘显兵按照父亲的嘱咐回到钉耙山,此时政府修通了这里连接外界的道路。而且次年,村里还通了电,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刘显兵指着当年泥石流发生的地方说,以前那些地方都是光秃秃的。钉耙山上最多时有几百人,到处开荒,破坏生态。在大家搬离几十年后,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

“以前山上有两个寨子:刘家寨和朱家寨,有100多户人家。经历数次搬迁后,目前钉耙山上的村民共有12户。他们又回到了过去祖辈生活的地方。”凤山镇文折村党总支书记普春华说,对当地茶树究竟是何时种下的并无相关资料记载。但在明朝时,这里就有人居住。距此20多公里山路外就有茶马古道上的盐井。当时就用茶叶以物易物,换取盐巴。

普春华说,以前为了种青稞、苦荞,村民把周围的山头都开发了。现在退耕还林,生态好了, 山上满是树木,除了茶树外,还有核桃树、西南桦、思茅松等。曾经发生泥石流的地方现在也满是树木。

凤山镇镇长王成骜说,在原村民长时间离开后,当地植被越来越茂盛,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控制。目前,凤山镇还有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钉耙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被移除很长时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钉耙山茶园面积有300多亩,茶树树龄呈阶梯状分布,有的树龄四五十年,有的超过800年。随着钉耙山茶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以前去外面打工的村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

“去年,景迈山申遗成功,今年景谷县获得中国大叶白茶县称号。这里有丰富的茶马古道、盐道等人文历史资源。政府已将钉耙山列入凤山镇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将借助钉耙山知名度,不断挖掘‘茶文旅’资源,争取打造钉耙山田园综合体。”王成骜说。

分红将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发展

除了12户村民,现在钉耙山茶山上定居的还有茶农许云恩。许云恩是普洱人,老家离钉耙山很近。“我第一次走进钉耙山,是2021年4月30日。当时路不通,车进不来,把车停在了山外后,就让当地村民用摩托车带着我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进到钉耙山。当我看到这里的古茶树后,非常震惊,非常惊喜。这里可以说是普洱茶的最后一块秘境之地。”许云恩说,因为条件限制,不可能把当地的茶采出去加工。当时就在古茶树上采了几片叶子送入口中,吃了以后,更是喜欢这里古茶的味道。

许云恩说,钉耙山上的古树茶生长在高山坡地密林之中,常年不干旱,不积水。钉耙山上基本都是紫红色风化石,水浸成泥,日晒成石,这正是“好茶生乱石,紫红为上”之地。钉耙山普洱古树茶自然生长的海拔高度为2160米至2600米。这里气候多变,早晚云雾缭绕,正午阳光强烈,这就是“高山云雾出好茶之地”。

许云恩是茶农,也是钉耙山古茶园主理人。他希望通过不出售鲜叶和散茶,全部茶叶统一采制、统一包装、统一价格销售,来规范这种产量本就不高的普洱茶销售,帮助钉耙山的村民更好地改善生活。这也正是最近春茶下树后,看不到鲜叶采购商的主要原因。 “这里没有公司,也没有合作社,实际上就是茶农自己在运作。我们一共有13个成员,大家都达成了共识。”许云恩说。

许云恩介绍,目前,村民的收入共分为3块:茶园租金、日常休整管理及采摘费用、分红。去年,钉耙山出产茶叶900多公斤,销售过半。有村民在日常茶树的管理及采摘费用上拿到了20万元。等今后销量再好一些时,还将有更多经费用于分红给村里的老人以及上学的孩子,支持村里公益事业发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