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社会保障讨论中,一个不断被提出的问题是:“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否应该同步调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隐藏了多层次的复杂性和公平性的考量。

今天,我们就深入分析一下,2024养老金调涨,哪些人不能参与调整。

第一,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

养老金制度在设计上就是基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由于他们在职期间定期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因此享有每年养老金调整增加的权益。

然而,对于那些未曾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当然不能参与调整。

第二,没有正式退休的人。

这些人虽然也在缴纳养老保险,但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自然就不能享受这次养老金的调整了。

第三,缴费低于15年的人

领取养老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社保累计缴费达到15年。

缴费年限不够,除了满足相关条件能一次性补缴,其他情况只能继续缴纳,直至满15年。

第四,内部退休人员

内部退休其实不是真正的退休,这部分人享受原单位所发放的生活费,但是还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所以不能享受到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当然也是不能享受养老金的调整.

第五,城乡居民退休人员

每年进行的养老金调整,针对的是退休前参与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

而且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调整,由各地自主决策,与职工养老金的调整并不同步。

第六,2024年的新退休人员。

参与养老金调整的人群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已经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所以,今年退休的人员,只能开始领取养老金,但不在参加调整的范围,如果明年养老金保持连续上涨,才会参加调整。

第七,退休手续办理不及时的人员。

退休后想领取养老金,首先是要交够最少15年的养老保险,其次要满足退休年龄的规定,最后,要办理合规的退休手续。

如果你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满足退休年龄,但是在2024年1月1日后才去办理退休手续,那么你会被划分为2024年的退休人员,不能参与今年的养老金上调。

第八,服刑中的退休人员

服刑中的退休人员,暂停发放的养老金,不会在服刑后补发,

期满后,最初发放标准还是按照服刑前的水平,直到下次调整时,才能参与调整。

比如,今年服刑期满,明年才能和参加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失踪超过半年时间的人员

退休人员失踪后,由于不能确定本人是否还在世,对于失踪时间过长的人,无法一直发放下去。

按照国家规定,失踪6个月内,养老金会继续发放,从第七个月开始,养老金将会暂停发放。

直到退休人员本人被找到,并确定身份后,可以补发之前的待遇。

第十,没有按时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的人员

根据我国的养老保险法规规定,养老金只能是参保人本人领取,之所以每年要进行养老资格认证,是为了确定参保的退休人员是否还在世,避免养老金被其子女冒领的情况。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养老资格认证,那么社保部门将会暂停该参保人的养老金发放及每年的调整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一,投机挂靠社保的人员

国家严厉打击违规参保领取养老金的行为,对于伪造、变造证件等方式参保领取养老金的行为,一经被举报,确定违规行为后,将面临停发养老金,和退还领取待遇的处罚。

养老金被停发后,也九无法参加调整。

总之,养老金的调整并非一件“一刀切”的事,它涉及到各种条件的考量,确保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预测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加剧,养老金制度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在确保可持续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养老金的公平性和覆盖范围,将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