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和晴雯是宝玉身边的两个丫头,一个倍受宝玉器重,一个倍受宝玉宠爱。她们都不是贾府的家生子,都是小小年纪被卖到贾府的,境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她们的结局却完全不同,晴雯“抱屈夭风流”,人生终止在十六岁,袭人则与真正的玉质少年蒋玉菡在“武陵胜景”开启了“桃红又是一年春”,在经历了贾府的山重水复之后,迎来了属于她的柳暗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差别这么大,除了性格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袭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而晴雯却把全部的人生都押在了宝玉身上,把后路给断了。

袭人被父母所卖,依然回头帮助父母,无形中给自己留了退路。

生在和平盛世,却被父母卖身为奴,袭人的命运不可谓不悲惨。书中说当初花家到了没饭吃的地步,才把女儿卖了度难关。在奴仆制度合法存在的社会,穷到极致卖儿卖女的行为很普遍,但无论如何,被卖的人总难免心痛,因为是被父母亲手所卖,等同于被父母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盛世却沦落到没饭吃的地步,花家要么是投资失败要么是有人得了重病。危急时刻,父母想到的是卖女儿来救急。要知道,袭人是家里的妹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卖大的卖小的,说明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

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花家就像一家四口坐在同一条船上,遇到风浪,船要沉了,必须减负才能让船继续前行。减负该减谁?父母把女儿推下了船。

注意,花家卖女儿卖的是死契,代表把女儿永远送走了,与花家再无关联。

被父母抛弃来到贾府,袭人受到了厚待。当然,厚待不是只对她一人,而是贾府的“诗礼”之风原本就厚待下人。虽然身份上从平民变成了奴仆,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日子好过了。不但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尊重。论功行赏,她因勤勉和忠于职守成为贾母身边的一等丫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着这样的际遇,最容易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贾府而抗拒花家。你们不要我,我为什么还要顾念你们?

但是,对于一个心存善念的人来说,亲情是无论如何也隔不断的。而且,袭人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当初父母卖她,她能体谅父母的难处,并没有因此而对父母心生怨恨。所以,被卖进贾府之后,她没有和花家断了联系。花家后来恢复了元气,这中间应该有袭人的功劳。她拿到了丫头中最高级别的工资,没有像晴雯一样独自留存,而是帮助家人度难关。

正因为如此,当花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呈现的是温暖与祥和。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宝玉,来到花家,没有任何的不适。在袭人的安排下,他坐了花家的炕,喝了花家的茶,吃了花家的点心。

这个不同于贾府的花家,无形中成为了袭人的退路:当贾府呆不下去时,她还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可去。

正是因为有退路,袭人在宝玉面前显得很硬气:只要我想走,你留不住我。如果你要去做贼当强盗,那我一定会离你而去。总之,袭人没有把自己的人生和宝玉捆绑到一起。她时刻保持着清醒,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善良、勤勉、遵纪守法

这条无形中铺就的退路,让袭人能够在贾府这条大船沉没时独自上岸,回到花家,重新恢复平民身份,开启新的人生。

晴雯把表哥引进贾府,其实是断了自己的退路。

晴雯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就是把表哥引进贾府做奴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兄妹俩一起在贾府这个安乐窝里丧失了独立人格,是毁灭的开始

流离失所时卖身为奴,不失为权宜之计,但也只可当成权宜之计,不应就此当成人生的终点。贾府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连贾府的千金小姐都无法自主掌控人生,随时要为家族牺牲,何况是奴仆?

被贾母看重的晴雯在贾府尝到了甜头,便以为这样安逸的生活可以长长久久,于是把表哥也引进了贾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他们就彻底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家,再也没有离开贾府的退路。

晴雯念旧情,自己日子好过了就想帮助表哥,想法是好的,但方法用错了。

表哥“专能庖宰”,这是个在太平盛世很吃香的技能。能掌握这门技能,说明曾经也下过苦功夫认真学习,这就和晴雯能掌握精湛的针线技能一样。学技术的人,靠技术养身,注定了要勤于技能实践。所以,晴雯和表哥都不应该进入安逸的环境。

因此,晴雯卖身只应当作权宜之计,像花家一样,只为了度过当下的生活难关。当晴雯的生活稳定了,有了不错的收入,她应该帮助表哥把技能发挥出来,开一个肉店或摆一个肉档。这样一来,不但表哥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不再流浪,而且晴雯也有了退路。

有退路的好处是什么?比如病了,可以回表哥的家养病,而不必死癞在怡红院。当宝玉生气要赶她出去时,她也不必“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完全可以收拾衣物潇洒地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雯为什么“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因为她实在无处可去。表哥那个猪窝似的家别说养病了,坐一下就难受。茶壶不像茶壶,茶碗不像茶碗,表哥表嫂各玩各的,哪有个家的样子?

但是,想不出去就可以不出去吗?宝玉赶晴雯,晴雯可以“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王夫人赶她时,她还可以死都不走吗?最终不还是要回到表哥那个又脏又乱的家吗?

是的,晴雯的主要问题就是没弄清楚哪里才是她的家。在贾府,她只是奴仆,不是主人,是去还是留,不由她作主。所以,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能说了算的家,就需要在贾府外经营出一个家来,就像袭人经营的花家。

想留在贾府时,袭人可以对花家说“不”;想回到花家时,袭人可以对贾府说“不”。这份底气,来自于袭人自身。她可以凭能力留在贾府,也可以凭对花家的贡献而回到花家。

这一切,晴雯都没有。

晴雯像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的财物,几百金的巨款留着有什么用呢?最终也没命享受。如果早早拿出来和表哥一起经营出一个家来,兄妹俩的境况将是另一番天地。

梦里不知身是客,晴雯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外人,最终才落得无处可去。其实,偌大的世界,真没有她的安身之所。贾府不属于她,表哥的家也不属于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晴雯不懂得给自己留退路的后果。上天给她留了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表哥,其实就是给她留了一个自主开启人生的机会。如果她帮助表哥在贾府外安了家,那么,生病时她可以安心出去养病,贾府容不下她时,她可以依托表哥的家,用她无与伦比的技能开辟一番新天地,何至于在病床上被拖出去?

这就是袭人与晴雯的本质区别:袭人知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自己经营出来的家,才是真正的家,所以她在历经变故之的还能拥有“武陵胜景”。晴雯则正好相反,贪图安逸,把做奴仆当成人生的终点,最终落得无家可归的地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进可退的人生,才是开阔的人生。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就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