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张朝阳讲物理,后有周鸿祎当网红,怎么,早已功成名就的大佬们已经开始要“与民争利”了?

大佬们当然看不上短视频的“三瓜俩枣”,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卓越的诅咒

周鸿祎曾说雷军的成功能为小米节省高达十亿元的营销费用,何小鹏也在近日谦虚地表示“不如雷总会营销”。但以雷军的资源和能力,完全打造一个品牌“顶流”并非难事,从逻辑上并不是必须亲自上场不可。

雷军“不得不红”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商业社会中存在一类企业,这类企业所有资源与人脉的聚合点,都高度集中在同一个身上。正如比尔盖斯于微软、乔布斯于苹果、马斯克于特斯拉……小米,也正是此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肯定在商业史中见过很多“创始人”早已老态龙钟,却依然奋斗在生产一线。这并非他们恋权,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舍不得退休,而是背后的各方力量,不希望他们这么早退休。

为什么?因为企业一旦做大之后,就会引入各方不同立场与诉求的力量加入,而这些力量在企业的年轻阶段还没能充足的被消化为有机的整体,所以就需要这位“德高望重”的创始人继续坐镇,此时任何一方的接棒就会令其他方不安或不信任。

这么说可能有点费解,举个通俗的历史故事。比如朱元璋当年打江山,待坐稳南京后,麾下既有军功集团也有智囊集团,不仅有根深蒂固的“老乡派”,也有期间投诚的“归顺派”,各方在之前的厮杀中广结仇怨,还没那么快一笑泯仇。而这些出身各异、目标迥异的势力团体之所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做事,只因为对朱元璋本人的信任与仰视。

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朱元璋自然也深知此理,所以一统江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渐削弱各方力量——这也是古代历朝历代的政治死结,因为这些势力团体如果不能被合理的制度安排予以规范,等老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帝就完全hold不住了;而老皇帝往往又因为时代或技术局限,无法设计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只能采取最简便的做法——一杀了之。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贞观之治”的李世民身上。彼时,诸多草原王国对大唐的俯首称臣,大多都是基于对李世民本人赫赫战功与人格魅力的心悦诚服,于是共奉其为“天可汗”。一旦李世民驾崩,草原王国便不再像之前那般忠心耿耿,这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留下了伏笔。

企业发展其实亦是同理。当年乔布斯愕然离世,全球投资人和用户都在担忧继任者库克是否能稳住局面。尽管在库克的带领下苹果也一路高歌猛进,但多年来也一直饱受“乔布斯之后,再无惊艳产品”的诟病。多年前的“中兴危机”,已经退休的创始人侯为贵也仍被再度请到台前,76岁的他不得不再度拖着行李箱远征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被称为一种“卓越诅咒”,即一个企业由于创始人的过于卓越而迅速跃至巅峰,时间之快,令尚在成长阶段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将创始人的个人威望转化为未来的制度安排。

小米虽然在地位上远不及苹果,但发展速度也的确是中国企业史上的“奇观”——仅“只用8年成为世界五百强”这一条,就足以让雷军成为新一代的中国企业教父。

而如今的局面则更为复杂,不仅小米需要雷军造车来提振市值,北汽乃至北京市政府也需要有人来为当地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有所作为。试想,北汽高管和北京市领导会信任小米其他合伙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只会信任雷军。

雷军因不得不扛,所以“不得不红”。

那这又关周鸿祎什么事呢?

销售的搬砖

360目前的处境跟小米类似,只不过小米如今的任务是必须往上走、必须拿阵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而360则在很大程度上不知往哪儿走,那么作为公司的最大“资产”——创始人周鸿祎,就必须和雷军一样亲自站出来带队。

或者说,此时的360更像几年前迷茫失措了新东方,“老俞”俞敏洪自然要挺身而出带头转型。

那要往哪儿转?周鸿祎难道要带着所有员工当网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

估计周鸿祎大概率也不确定该往哪儿转。他向媒体表示“无意造车”,所以成为“汽车网红”的他应该志不在此;而他在AI领域的各种演讲,也似乎不是360的业务所能及,所以,他此时的翻红,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翻红。

你可能会疑惑,那这有什么卵用?难道真是有钱人太寂寞没事儿干?

倒也不是。

此时这么做两大作用,同样意义非凡。

第一,“稳住人心+提振士气”。当看到其他企业红红火火,作为老牌互联网企业的360不仅员工们会心神不宁,投资人们也会坐立不安。而创始人此时的“信心满满+充满干劲”就能起到最好的定海神针之效。这就好比打仗,如果第一统帅气定神闲、成竹在胸,那么中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就还能重整旗鼓,且他们看着统帅还在亲自冲锋陷阵,那么自己的冲劲也会被重新唤醒。是的,“信心”就是一门玄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充当销售+开拓机会”。像雷军、周鸿祎、俞敏洪等这个级别的大佬,此时的“网红扬名”自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虚荣,而是在企业的必要阶段,以“第一销售”的身份,来主动为公司拉客户、拉用户。

先以雷军为例,小米造车最害怕的就是头炮不响,那么雷军当然就要毫无保留地去吆喝、去宣传。因为造车新势力还有重来的机会,而早已背上历史包袱的小米则是第一仗必须胜、不许输,雷军必须堵上一切毕其功于一役。

同理,当时处在死亡边缘的新东方,俞敏洪也是主动担任第一销售,做起了“电商主播”来力挽狂澜。试想,当新东方许多老师还在碍于“文化人的面子”而百般纠结时,看到创始人已经率先放下身段来“三二一上链接”了,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再爱惜羽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的360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不缺能力,但缺的是“机会”。而缺机会的本质,则是缺乏被人看见。于是,周鸿祎不断地抛头露面,看似干的都是与360主业无关的事儿,但却因为连带效应,重新将360从公众的注意力边缘拉回到了视野中心。

罗振宇、罗永浩这两个罗胖子当年就是因为持续抛头露面才被其他机会主动找上门来,周鸿祎如今的网红路线势必只会吸引更多的机会叩门。

所以,与其说“大佬当网红”能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倒不如真正降低的是企业的“机会成本”。虽然网红是把双刃剑,大佬们会在流量中遭受搬砖无数,但也你哪个从中捡到许多敲门砖。

世上本无路,但敲的门多了,也便有了路。

近期

账号介绍

孔二老师:咨询公司创始人,资深科技营销人【专注科技、营销等领域】。前奥美创意总监,熟谙重大事件策划,虎 嗅 、钛媒体、网易等 多家内容平 台热门作者,推出营销专业理论“营销七象”。爆文《贾跃亭怒沉百宝箱》 《刘 强东的开 学第一课》等多篇科技点评获得500万+阅读, 被全网推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