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贵州史上最大工业投资项目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户毕节。

作者|之筠

排版|小锂

当前,锂电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供需变动下,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过剩带来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速,落后产能和企业正面临淘汰出局风险。

据起点锂电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已有超10笔锂电项目宣告终止、暂缓。但与此同时,也有巨头不惧产能过剩挑战,逆势扩张。

近日,贵州史上最大工业投资项目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户毕节。

据悉,该项目由青山控股、华友控股和华峰集团三大巨头联合打造,总投资金额为730亿元,项目拟分三期建设。拟投资建设年产150万吨磷酸铁和8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配套建设磷化工综合开发项目及装置;拟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DMC(碳酸二甲酯)、500万吨焦化、5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8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双氧水等项目及装置。

其中,项目一期拟投资243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25万吨磷酸铁锂、200万吨焦化、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双氧水。

一体化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超14000人。

三巨头联手

730亿元大项目落地贵州背后,在于贵州丰富的矿资源,尤其是磷矿。

贵州是我国磷富矿最多的省份,磷化工已成为其重要的工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推动煤、磷、铝、锰、重晶石、石英砂等资源型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当前,贵州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特色和优势,坚持“富矿精开”,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在保障磷肥生产供给基础上,将磷系新能源材料作为突破点,开拓磷化工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新赛道。

此次项目投资的三大巨头皆为各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镍王”的青山控股,于2017年进军新能源产业,通过投资、设立等方式,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力图从矿产资源开采向锂电池应用进行全产业链的延伸。

旗下锂电池业务的主体瑞浦兰钧已为行业所熟知,2023年动储能电池出货量均位居全球新能源企业前列。

在磷酸铁锂产业链的布局上,就在去年10月,消息称,青山控股将在智利投资超2.33亿美元,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建设最大年产能12万吨的磷酸铁锂工厂。该厂预计2025年5月投运。

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旗下瑞浦兰钧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发展提供极大助力。

华友控股方面,作为一家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的大型实业集团,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和磷酸铁锂)、锂电铜箔、前驱体、钴镍锂能源金属及矿产资源的开发。拥有华友钴业、华创新材、友山科技等核心子公司。

2022年9月29日,云天化宣布与华友控股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双方拟通过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合作,推动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5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此次730亿元项目也将进一步扩大自身磷酸铁锂材料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落地消息一出后,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如此规模投资感到担忧,尤其是在当前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项目能否如期完成会是个大考验。

目前来看磷酸铁锂行情上行较难,2024年磷酸铁锂或将继续承压运行。产能方面,2022年底磷酸铁锂的产能为212万吨,2023年底产能达到427万吨。

各地磷酸铁锂产能过剩态势尽显,开工率不高,主要开工率集中在头部企业。此前,已有云天化、百合花、万里股份等跨界者终止了磷酸铁投资。譬如磷酸铁锂生产商安达科技上市首年业绩就“大变脸”,面临巨额亏损。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士和企业保持乐观态度。从长远来看,一旦储能市场完全打开,对磷酸铁锂的需求量至少是现在的10倍以上,以及电动工具、船舶、两轮车等其他应用,2030年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的年需求量或将达1000万吨级。

起点锂电也认为,在这轮周期波动存活下来的企业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落户贵州

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贵州正积极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引进了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深圳盛屯等头部企业入黔发展,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本土企业迅速成长并成功上市。

2022年弗迪电池与贵安新区签约,总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2022年10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2023年,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41.95亿元。

去年10月,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本次投产的贵州基地项目一期,按“灯塔+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总投资约70亿元,设计年产能为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创造税收10亿元,为本地创造3000余个就业岗位。

在优质服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贵州抓住产业发展机遇,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加速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核心,上游材料企业有中伟股份、振华新材料等,下游整车制造及零部件有贵州吉利、奇瑞万达、忠辉重工等,后市场服务也有新能电桩科技、玖行电桩、满帮等。

目前,贵州已形成动力电池产能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磷酸铁产能9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钴酸锂产能0.3万吨,锰酸锂产能1.7万吨,负极材料产能37.4万吨,电解液产能5.3万吨的供给能力,较2020年实现了大幅倍增,有效支撑了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根据规划,到2027年,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据此,本次三巨头联手730亿元投资的锂电大项目后续走向,也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昨日看点: